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TIDF專訪】《恍惚與凝視的練習》導演陳芯宜:揉合自身夢境與家族故事的魔幻短篇

採訪:務璿、專訪黃怡玲、恍惚合自幻短阮淑容
撰文:務璿、與凝宜揉趙元

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台灣競賽入圍作品《恍惚與凝視的視的身夢練習》,源自公視和國家影視聽中心的練習合作企劃「時光台灣2018:翻檔案」,陳芯宜與其他13位導演受邀,導演的魔自由運用典藏的陳芯檔案影像進行短片創作。

面對上千支檔案影像的境與家族茫茫片海,陳芯宜先設定好數個感興趣的故事主題、框出範圍看片,專訪再查資料、恍惚合自幻短從田野調查中聚焦,與凝宜揉勾勒出片子的視的身夢雛形。她形容創作過程就像在捏雕塑,練習先拉出粗胚,導演的魔再刻出細節、慢慢組織,一邊剪一邊弄音樂,「回到純創作、手工的手感,比較不像一般制式做影片的方式,所以才叫做『練習』。」

茫茫片海中的定錨:家族軌跡、規訓與凝視

陳芯宜說自己是個多夢的人,過去每部作品都放入了她的夢。《恍惚與凝視的練習》擷取與「家族中的死亡」相關的夢境為軸,瀏覽資料片時,也有意識地翻找家族軌跡。從小在香火鼎盛的大稻埕長大,她一直對廟會既熟悉又感興趣,就去找民俗儀式和宗教的畫面,挑出「艋舺大拜拜」的歷史紀錄;而放入礦坑影像,則是因為爺爺曾經是礦工。

「很多資料片現在看來都是有點諷刺的,譬如美齒小姐選拔、教導婦女儀態、推廣別吐痰等等⋯⋯」,戒嚴時期的政宣片,教條式的督促人民遵守衛生與道德觀念,大聲疾呼「不要迷信、不要鋪張浪費」,而她竟在這些如今已不太合時宜的影像中,漸漸找到了「定錨」的方向。

她說,以前不會知道社會結構和人們價值觀的來源,然而回看歷史,才突然感受到台灣社會是如何被建構,在規訓之下一步步邁向現代化。

她特別在意的是,人們身處規範之中應保有的能動性。挑選檔案影像時,刻意選擇人物直視鏡頭的畫面,挑戰拍片常要求被攝者「別看鏡頭」的習慣。當被攝者直直看向鏡頭,原為凝視者的拍攝者與觀看者,也同時被反向凝視著,「我看到那些人直視鏡頭,會有種被穿越的感覺。」這些瞬間被一一揀選出來,並以定格呈現。對她而言,那種純粹感受性、難以言表的感覺帶來了極大觸動,認為那就是「藝術產生的地方」。

艋舺青山祭的傳統之美與神性

《恍惚與凝視的練習》放入了大量艋舺「青山祭」的畫面與歷史素材並置。陳芯宜說,之所以選擇青山祭,除看中其悠久歷史外,更因王爺夜間遶行巷弄的傳統,能拍攝到陣頭與信徒間真誠的互動。她特別注重宗教儀式中人和人之間的情感,認為那是信仰儀式中「非常純粹且美好的部分」,卻有可能在規訓的過程中慢慢消失。

為了呈現祭典的傳統美學,她特別挑選當地著名的老字號軒社——艋舺青山宮義安社。相較許多已現代化、脫離傳統的軒社,義安社大仙尪仔的雕刻、衣服跟動作皆承繼傳統,「片中大仙尪仔的姿態很像舞蹈,有韻律、有腳步。」或許老師傅們從沒想過,但她認為那樣仔細的傳承也是在「做藝術」。

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或許是青山王在夜色下巡經巷弄,少了嘈雜鞭炮聲,於一片肅靜之中展現的莊嚴神性。回想當時後製扛轎神明的場景,她在播放畫面時突然聽見「嗡——」的神秘聲響,也不知道從何傳出,可能是因為慢格拍攝所造成的特定音頻,竟也和這段畫面意外相配。

02夜巡Photo Credit: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恍惚與凝視的練習》劇照

多層聲音堆疊出夢般恍惚質地

有些日常習慣的聲音與影像,放慢後就會有不同質感出現,「給人的觀感、時間感都會不一樣,更像是在夢裡。」細緻的聲音設計是本片營造氛圍的重要元素,除了現場收到的原始聲響外,陳芯宜還使用了大量的音樂和音效,層層堆疊出想要的質感。

片中選用英國實驗樂團Zoviet France的氛圍音樂(ambient music)作背景,其恍惚、出神似的樂聲,與慢格收錄的音畫一拍即合,更加強了整體的儀式與宗教感。

令人豎耳傾聽的,還有引人入勝的旁白。楊明勳以渾厚台語,娓娓道出一個個揉合自身夢境與家族故事的魔幻短篇;黃大旺則以國語竊竊私語,細數神明名諱、特徵及護佑人民的傳說。

因為家裡溝通都用台語,陳芯宜一開始就決定以台語講述關於自己家族的夢境,另外創造一層耳邊低語,則是為了營造對話與呼應的感覺,讓影片如人的意識般多層,私密的家族夢境遂與信仰和神明的母題曖昧相連。

03夜巡Photo Credit: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恍惚與凝視的練習》劇照

「也是當面對這些死亡、災難,人才會需要這些神。」黃大旺以氣音碎念的種種神力,其實都是人心的投射:順遂平安、生子、財富⋯⋯百種欲求想望化為百種神像,由木塊斧鑿雕刻降生於世,最後被丟棄路邊、焚毀、被撿拾而重獲新生,或華麗轉世成為藝術品。她說,「希望大家像是看了一場夢。」

訪談過程中,陳芯宜不斷表示《恍惚與凝視的練習》沒有特定目的或邏輯,無法以一句話說明作品涵意,她也不打算給觀眾答案。期待大家都能保持開放的心態,從片中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最好打開感官,純粹以感受欣賞這部作品,畢竟「夢有夢的邏輯,不一定是理性的。」

  • 2021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欲知詳情請點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