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第五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组委会的对话戴思邀请,《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的杰那作者,法国华裔作家、雅安导演戴思杰再次回到雅安。知青借此机会,岁月记者采访了他。对话戴思 自编自导《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植物学家的杰那女儿》等电影的戴思杰,接受专访谈起了他的雅安雅安知青岁月,谈起了他笔下那些荥经县凤凰山上的知青人物、故事。岁月 这已经不是对话戴思戴思杰第一次回到雅安,早在2002年他自编自导的杰那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拍摄前,他就专程回国,雅安准备在荥经县天凤乡拍摄这部电影。知青但阴差阳错,岁月最后这部电影在湖南张家界拍摄了。 近几年,戴思杰还多次回到过雅安,回到荥经县天凤乡凤凰山上的天池边。这一趟又一趟的“回归”,是他对雅安的深深眷念。 在雅安的知青岁月 “刚刚跟我约采访的那个女记者是荥经人?”一见面,戴思杰就说,“她说话的口音好可爱哦,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口音了,让我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年轻岁月。” 荥经方言,在近30年的岁月里已经成为了戴思杰脑海中抹不去的记忆。和荥经方言一样抹不去的还有他对雅安荥经的那份情感。 戴思杰还清晰记得,以前从成都到雅安荥经县天凤乡,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花费一天时间坐车到雅安,然后在雅安呆一个晚上,第二天启程前往荥经县,第三天开始爬山前往插队所在地天凤乡。 戴思杰可以忘记每一个日子,譬如说他哪天考上大学,哪天留学到法国,但唯有首次离开成都前往雅安那天不会忘记,那天是他第一次真正离开家,离开父母,一个人出去闯荡。 “我第一次走这条山路是1971年,我从来没有步行走这么远过。” 解放牌大卡车一路颠簸,戴思杰和杨路——和他一起插队的会拉小提琴的儿时玩伴,就这样走进了雅安。雅安、荥经就像两个节点,开启并连接起了他记忆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在雅安停留的时候,他们就凭着小提琴和诗歌,在雅安“蹭吃蹭喝”。 那是戴思杰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没有酒,也没有其他的娱乐,不管是外地到雅安的知青还是当地的知青,大家都是年轻人,围在一起只谈文学和音乐,而且往往一聊就是一晚上。 在随后的岁月中,每次从雅安中转,文学带来的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都要释放一次。 相对于到雅安而言,当时到荥经就得“爬汽车”了,通过偷偷翻上大货车到达荥经。 “这也是我小说中描绘的小裁缝送别男主角罗明时的情景。”戴思杰常在一个人回顾这部片子时,仿佛穿越回到了那段岁月,“演员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有时候看着看着,周迅就变成了真的‘小裁缝’,而自己就在车上。” 天池边的知青岁月,无疑是戴思杰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天池边听着好友拉小提琴,和乡上的知青天南海北胡侃。” 不得不说的是,天凤乡还有一个人让戴思杰印象深刻——乡上的磨坊老板,当地人称他为冯老嘴。 “他会算命,却不知道中国有北京和天安门。平时老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将一块小石头在盐水中蘸一下,包在嘴里,很美味的样子。”冯老嘴也是戴思杰作品中磨坊老板的原型。从冯老嘴那里,戴思杰听到了当地的山歌,“和荥经话一样,有着一种很古典的味道。” 此后,他还专门将冯老嘴的故事讲给了当时的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听,沈从文听了之后告诉他,“不久的将来,你肯定能把这个形象写出来,他给你的印象太深了。” 这些贯穿在戴思杰知青岁月中不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淳朴得化不开的天凤乡风土人情,成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小说的肥沃养料。 小裁缝不是一个人 “她对我说,巴尔扎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在戴思杰导演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电影中,小裁缝在离开小山村的时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说出这句话的小裁缝形象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很多人都想知道,小裁缝究竟是谁,她如今依旧生活在天凤乡么? 说起小裁缝这个人物,戴思杰用了一句很精辟的语言来总结——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情感,他年轻时最纯美的记忆就安放在了雅安。 小裁缝作为作品中最鲜活的形象,在她身上有着戴思杰最纯真的爱情的影子,也承载着他对于文学的热爱。 “听说当年在天凤乡凤凰山上,你和一位女知青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当记者询问时,戴思杰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后他跟旁边一同到来的法国制片人贝尔纳·罗汉用法语一阵沟通,也引得对方发出快乐的笑声。 “贝尔纳说其实小裁缝是谁并不重要,她就是小裁缝,这句话总结得很好。”戴思杰面带微笑翻译着。“事实上,当时的天凤乡并没有裁缝,人们做衣服都要到县城去。小裁缝是一个从很多人身上抽象出来的人物,她身上有当年跟我一起插队的女知青的身影,也有当地农民的身影。” 小裁缝是戴思杰从那段岁月走出来之后抽象出的美好愿景,是荥经知青生活与他一个朋友真实故事的结合。“当时你喜欢一个姑娘,她看上你,可能就会采用借书,在书中间留言,夹信的方式表白。书是爱情的媒介,这一个故事太平常了。”对于小裁缝这个形象,戴思杰是这样解读的,“像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社会生活很单调,喜欢读书是很自然的,文学确实在乡下插队的时候给了我快乐,而且我讲的这个故事在现实中很可能存在。” “我写的时候很自然就把这个故事放在我生活过的那个时代场景和天凤乡中。”戴思杰不假思索地说道。 对话戴思杰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你拍《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之前回过一次荥经,四年前又回过一次,你回来的次数多么? 戴思杰(以下简称戴):回来的次数我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经常自己有些时候想着想着就带一些朋友回到天凤。我知青年代住的老房子还在,回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村里还有一位老公社书记,我们经常回去都要找他聊上一阵。 记:上次电影拍摄,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荥经天凤乡拍,你后来有想过回天凤乡再拍一些片子么? 戴:在国外这部小说除了被拍成电影之外,还被编排成舞剧等形式演出。当时《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虽然获得很多奖,在很多国家都公映了,在中国却没有公映,这是我的一个遗憾。现在拍电影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回到天凤乡拍摄一部跟知青岁月有关的电视连续剧。 记:你最近回国有什么计划么? 戴:因为母亲年纪大了,想回来照料一下老人家。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前峨眉电影集团董事长、峨眉电影制片厂厂长何世平邀请,我和我的投资人贝尔纳·罗汉和峨眉电影厂签约正在筹备拍摄一部叫《夜孔雀》的电影,一部讲述法国留学生和中国老师情感的故事。 剧中女主角由《007:皇家赌场》中饰演“邦女郎”的伊娃·格林出演,三位男主角由国内的一线男演员担任。 这部电影,主要取景地就是成都和巴黎。但这次到雅安我们有意外的惊喜,我们发现了一个叫做望鱼古镇的地方,那个地方太美了。如果可能,我希望能有几场戏在望鱼古镇拍摄。 记:这次受邀回来参加电影周,你的感受如何? 戴:太吃惊了,吃惊有两方面,首先令我吃惊的是参展的电影。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一部法国导演的电影,讲述的是关于秃鹫的。这种被人们认为凶残的鸟儿飞起来真的很美,很神奇,而且拍摄者花费3年时间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拍摄很不简单。再就是一部中国人拍的《月亮熊》,利用偷拍揭露了黑熊取胆的过程,通过剪辑成片。这部片子具有积极意义,批判了不好的社会现象。 再就是没想到雅安这样一个不大的城市,居然能办下来那么大的一个电影周。而且在电影周期间整体协调安排也有条不紊,这是我更没有想到的。 很希望雅安能够继续做下去,把它做好做大,这是国内的一项空白。 记:你对电影周有何建议呢? 戴:我觉得在电影周的评审单元中,可以增加以动物为主的电影故事这样一个单元,这样可以提升电影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这种类型的故事片美国有,中国也不少,如美国的《战马》,就是讲述人与战马之间情感的故事片。还有一部由宁才执导并主演的《季风中的马》,讲述了草原的连年沙化,使牧民不得不退出草场迁往城镇的故事。影片对男主角乌日格的心理描述细腻感人,影片描写出了牧民们面对草原生态恶化问题的痛苦与无奈。该片拍摄于2003年,曾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奖项。 记者 王侃 熊蕊
受第五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组委会的对话戴思邀请,《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的杰那作者,法国华裔作家、雅安导演戴思杰再次回到雅安。知青借此机会,岁月记者采访了他。对话戴思 自编自导《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植物学家的杰那女儿》等电影的戴思杰,接受专访谈起了他的雅安雅安知青岁月,谈起了他笔下那些荥经县凤凰山上的知青人物、故事。岁月 这已经不是对话戴思戴思杰第一次回到雅安,早在2002年他自编自导的杰那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拍摄前,他就专程回国,雅安准备在荥经县天凤乡拍摄这部电影。知青但阴差阳错,岁月最后这部电影在湖南张家界拍摄了。 近几年,戴思杰还多次回到过雅安,回到荥经县天凤乡凤凰山上的天池边。这一趟又一趟的“回归”,是他对雅安的深深眷念。 在雅安的知青岁月 “刚刚跟我约采访的那个女记者是荥经人?”一见面,戴思杰就说,“她说话的口音好可爱哦,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口音了,让我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年轻岁月。” 荥经方言,在近30年的岁月里已经成为了戴思杰脑海中抹不去的记忆。和荥经方言一样抹不去的还有他对雅安荥经的那份情感。 戴思杰还清晰记得,以前从成都到雅安荥经县天凤乡,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花费一天时间坐车到雅安,然后在雅安呆一个晚上,第二天启程前往荥经县,第三天开始爬山前往插队所在地天凤乡。 戴思杰可以忘记每一个日子,譬如说他哪天考上大学,哪天留学到法国,但唯有首次离开成都前往雅安那天不会忘记,那天是他第一次真正离开家,离开父母,一个人出去闯荡。 “我第一次走这条山路是1971年,我从来没有步行走这么远过。” 解放牌大卡车一路颠簸,戴思杰和杨路——和他一起插队的会拉小提琴的儿时玩伴,就这样走进了雅安。雅安、荥经就像两个节点,开启并连接起了他记忆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在雅安停留的时候,他们就凭着小提琴和诗歌,在雅安“蹭吃蹭喝”。 那是戴思杰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没有酒,也没有其他的娱乐,不管是外地到雅安的知青还是当地的知青,大家都是年轻人,围在一起只谈文学和音乐,而且往往一聊就是一晚上。 在随后的岁月中,每次从雅安中转,文学带来的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都要释放一次。 相对于到雅安而言,当时到荥经就得“爬汽车”了,通过偷偷翻上大货车到达荥经。 “这也是我小说中描绘的小裁缝送别男主角罗明时的情景。”戴思杰常在一个人回顾这部片子时,仿佛穿越回到了那段岁月,“演员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有时候看着看着,周迅就变成了真的‘小裁缝’,而自己就在车上。” 天池边的知青岁月,无疑是戴思杰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天池边听着好友拉小提琴,和乡上的知青天南海北胡侃。” 不得不说的是,天凤乡还有一个人让戴思杰印象深刻——乡上的磨坊老板,当地人称他为冯老嘴。 “他会算命,却不知道中国有北京和天安门。平时老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将一块小石头在盐水中蘸一下,包在嘴里,很美味的样子。”冯老嘴也是戴思杰作品中磨坊老板的原型。从冯老嘴那里,戴思杰听到了当地的山歌,“和荥经话一样,有着一种很古典的味道。” 此后,他还专门将冯老嘴的故事讲给了当时的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听,沈从文听了之后告诉他,“不久的将来,你肯定能把这个形象写出来,他给你的印象太深了。” 这些贯穿在戴思杰知青岁月中不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淳朴得化不开的天凤乡风土人情,成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小说的肥沃养料。 小裁缝不是一个人 “她对我说,巴尔扎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在戴思杰导演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电影中,小裁缝在离开小山村的时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说出这句话的小裁缝形象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很多人都想知道,小裁缝究竟是谁,她如今依旧生活在天凤乡么? 说起小裁缝这个人物,戴思杰用了一句很精辟的语言来总结——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情感,他年轻时最纯美的记忆就安放在了雅安。 小裁缝作为作品中最鲜活的形象,在她身上有着戴思杰最纯真的爱情的影子,也承载着他对于文学的热爱。 “听说当年在天凤乡凤凰山上,你和一位女知青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当记者询问时,戴思杰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后他跟旁边一同到来的法国制片人贝尔纳·罗汉用法语一阵沟通,也引得对方发出快乐的笑声。 “贝尔纳说其实小裁缝是谁并不重要,她就是小裁缝,这句话总结得很好。”戴思杰面带微笑翻译着。“事实上,当时的天凤乡并没有裁缝,人们做衣服都要到县城去。小裁缝是一个从很多人身上抽象出来的人物,她身上有当年跟我一起插队的女知青的身影,也有当地农民的身影。” 小裁缝是戴思杰从那段岁月走出来之后抽象出的美好愿景,是荥经知青生活与他一个朋友真实故事的结合。“当时你喜欢一个姑娘,她看上你,可能就会采用借书,在书中间留言,夹信的方式表白。书是爱情的媒介,这一个故事太平常了。”对于小裁缝这个形象,戴思杰是这样解读的,“像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社会生活很单调,喜欢读书是很自然的,文学确实在乡下插队的时候给了我快乐,而且我讲的这个故事在现实中很可能存在。” “我写的时候很自然就把这个故事放在我生活过的那个时代场景和天凤乡中。”戴思杰不假思索地说道。 对话戴思杰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你拍《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之前回过一次荥经,四年前又回过一次,你回来的次数多么? 戴思杰(以下简称戴):回来的次数我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经常自己有些时候想着想着就带一些朋友回到天凤。我知青年代住的老房子还在,回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村里还有一位老公社书记,我们经常回去都要找他聊上一阵。 记:上次电影拍摄,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荥经天凤乡拍,你后来有想过回天凤乡再拍一些片子么? 戴:在国外这部小说除了被拍成电影之外,还被编排成舞剧等形式演出。当时《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虽然获得很多奖,在很多国家都公映了,在中国却没有公映,这是我的一个遗憾。现在拍电影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回到天凤乡拍摄一部跟知青岁月有关的电视连续剧。 记:你最近回国有什么计划么? 戴:因为母亲年纪大了,想回来照料一下老人家。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前峨眉电影集团董事长、峨眉电影制片厂厂长何世平邀请,我和我的投资人贝尔纳·罗汉和峨眉电影厂签约正在筹备拍摄一部叫《夜孔雀》的电影,一部讲述法国留学生和中国老师情感的故事。 剧中女主角由《007:皇家赌场》中饰演“邦女郎”的伊娃·格林出演,三位男主角由国内的一线男演员担任。 这部电影,主要取景地就是成都和巴黎。但这次到雅安我们有意外的惊喜,我们发现了一个叫做望鱼古镇的地方,那个地方太美了。如果可能,我希望能有几场戏在望鱼古镇拍摄。 记:这次受邀回来参加电影周,你的感受如何? 戴:太吃惊了,吃惊有两方面,首先令我吃惊的是参展的电影。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一部法国导演的电影,讲述的是关于秃鹫的。这种被人们认为凶残的鸟儿飞起来真的很美,很神奇,而且拍摄者花费3年时间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拍摄很不简单。再就是一部中国人拍的《月亮熊》,利用偷拍揭露了黑熊取胆的过程,通过剪辑成片。这部片子具有积极意义,批判了不好的社会现象。 再就是没想到雅安这样一个不大的城市,居然能办下来那么大的一个电影周。而且在电影周期间整体协调安排也有条不紊,这是我更没有想到的。 很希望雅安能够继续做下去,把它做好做大,这是国内的一项空白。 记:你对电影周有何建议呢? 戴:我觉得在电影周的评审单元中,可以增加以动物为主的电影故事这样一个单元,这样可以提升电影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这种类型的故事片美国有,中国也不少,如美国的《战马》,就是讲述人与战马之间情感的故事片。还有一部由宁才执导并主演的《季风中的马》,讲述了草原的连年沙化,使牧民不得不退出草场迁往城镇的故事。影片对男主角乌日格的心理描述细腻感人,影片描写出了牧民们面对草原生态恶化问题的痛苦与无奈。该片拍摄于2003年,曾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奖项。
记者 王侃 熊蕊
上一篇
新方法1小时内精准检测鸡支原体
下一篇
伟业计量15周岁啦!喜迎周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