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聽見孩子的聲音》:離婚後,如何與一個不想再有交集的人共同育兒?

文:王儷穎、聽見林欣儀、孩的後何張嘉紋、聲音黃春偉、離婚謝嘉玲、與個育兒蘇淑貞

離婚後,不想父母如何共同育兒

夫妻離婚後,交集彼此在法律上已無任何的共同關係,但因為同是聽見孩子的父母,對孩子仍有照顧的孩的後何責任與義務;即便雙方在離婚前對孩子的照顧分工已有明確的共識,但生活中總是聲音會有突發狀況,因此很難完全不與對方聯絡、離婚溝通。與個育兒

為了讓孩子不受到波及,不想能穩定、交集健康地成長,父母該如何與一位自己不想再有交集的育兒夥伴共同育兒呢?

一、討論孩子的事務時,父母要暫時放下彼此的恩怨

離婚後,很難的一件事就是把「父母」與「夫妻」角色分開來看,很容易因著關係中夾雜的恩怨,對對方做出極端而絕對的評價,如:對方對婚姻不忠就等於不愛孩子,因此認為對方沒資格探視或照顧孩子。

此時,需要先暫時放下對方在夫妻角色時的所作所為,思考要怎麼做才可以減少孩子因父母衝突而產生的情緒壓力,不被忠誠議題困擾,也不會中斷與父母任何一方的關係維繫。父母需要提醒自己把焦點放在孩子的生理、心理需求上,才有辦法把恩怨擺在一旁。這時可以試著想一想:「在孩子的眼中,對方是個什麼樣子的父母?他們有過什麼好的相處經驗?」以及「孩子可以愛著我也愛著對方,同時也被我們愛著,孩子才是幸福的,而我可以怎麼做呢?」

二、彼此之間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友善

「當不成夫妻,還可以是朋友」,這句話說得容易,實際上要做到是要下功夫的。畢竟最後必須走到分離,過程一定受了不少的傷、流了不少的眼淚。要放下傷痛不是嘴巴說說就可以,尤其是被離婚的一方,要走過這些傷痛的日子,確實需要時間。

只是孩子的事沒辦法等大人的傷好了才溝通、處理;在這樣療傷的過渡期,與對方接觸前是需要幫自己找到可以接受的方式,如:設定好自己可以和對方接觸或聯繫的時間與方式(當然並不適合完全不聯繫)、找合適的親友陪同、文字訊息請信任的親友幫忙過目再傳等,以穩定自己的情緒、做好理性溝通。這是為了不讓孩子夾在中間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與負擔。因此,對彼此的友善行為,是值得練習的功課。

三、請接納孩子在過程中的情緒

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有情緒,尤其是在會面前後,孩子常會變得較煩躁不安。會面前,同住方可以給孩子鼓勵和保證,讓孩子不用擔心去了之後自己會生氣;會面後也不要主動問會面的細節,讓孩子自在分享,或給孩子一點獨處的時間和隱私。會面的過程中,探視方需要包容對待,不要責難孩子的情緒或態度,重點是要讓會面過程有品質、有趣,給孩子有轉換心情的空間。

去哪裡找資源?

面對關係問題,要靠自己找出解套方式確實有難度,當事人常會陷在情境中而難有其他的視角、思維,此時需要和他人討論、諮詢,藉由第三者不同的視角,給予不同思維與看法。在本章的最後,提供了目前現有的資源。

一、婚姻中的諮商資源

當發現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在溝通、互動上有些阻礙時,可以透過個別諮商、夫妻諮商、親子諮商或家族諮商等方式,讓心理師運用專業的智能來協助處理關係上的議題。可洽詢各縣市的心理衛生中心,詢問當地心理諮商資源,或是上網搜尋「各縣市心理師執行通訊心理諮商業務核准機構」,於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下載核准的心理機構列表,從列表中找尋適切的心理治療所/諮商所。

每位心理師都有不同的專長,也會因心理師資歷不同、諮商類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去電時需確認、核對清楚,較能夠找到合適的心理師。

二、有意離婚或已離婚的資源

若夫妻有意離婚或已離婚,然而在離婚事宜或孩子會面、生活安排有相關困擾需他人協助時,亦可尋求資源協助。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於二○二○年開始推動「社區式家事商談服務實施計畫」,針對有意離婚、離婚中、已離婚或分居中之父母提供家事商談、心理諮商、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親職講座等相關服務。各縣市辦理的詳細資訊,可去電各縣市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洽詢。除此之外,心理治療所/諮商所也可以提供雙方或孩子相關的調適諮商。

三、其他資源

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網站的「家庭支持」裡,也有許多家庭可使用的資源,如:全台托育中心、親子館名冊、育兒資訊等,在該網站的「育兒親職網」裡,有許多育兒的相關知識課程可供社會大眾線上觀看,讓父母知道如何照顧孩子,以及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此外,也有家庭成員可以使用的電話專線(如下表)。期盼透過這些資源,讓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能有被照顧的機會。

1Photo Credit: 啟示出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聽見孩子的聲音:程序監理人的看見與實務》,啟示出版

作者:王儷穎、林欣儀、張嘉紋、黃春偉、謝嘉玲、蘇淑貞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我可不可以愛爸爸,也愛媽媽?
——爸爸媽媽吵個不停,他們當中是不是一定有一個是壞人?
——如果我乖一點,爸爸媽媽是不是就不會吵得這麼厲害(或離婚)了?
——既然爸爸媽媽不相愛,為什麼要生下我?

以上這些困惑,以及更多對自我價值、親密關係,乃至生命意義的懷疑,不只是離異家庭孩子心裡反覆出現的聲音,在父母不善溝通導致夫妻衝突不斷的家庭裡,孩子同樣背負著這些沉甸甸的問題。

特別是對於身處父母還在互相拉扯、彼此傷害階段的孩子來說,現實如此殘酷,以至於他們必須偽裝、防衛、封閉自我,才能無視心裡的傷痛。而當傷痛無法避免,能否妥善處理,就成了傷口能不能順利癒合、痛苦是不是日漸淡去,唯一且必要的關鍵。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