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宵節過後,徒步台灣特文信徒們無不期盼著跟隨媽祖遶境隨香日子的遶境到來,說是媽祖媽祖信徒專屬的期盼也行,更廣泛地說是信仰多數台灣人的期盼也並非誇張。每年參與媽祖遶境的化為何其華人人次已是逐年攀升,不論是社會上苗栗白沙屯拱天宮或台中大甲鎮瀾宮的媽祖遶境,因為好奇而想要體驗活動的難複人次也不斷增多,這已經可以說是製貼台灣人這段期間的必要儀式感,但若是徒步台灣特文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來看,遶境就未必是媽祖如此了。
跟隨廟宇進香的信仰年齡層,這在以往幾乎是化為何其華人阿公阿媽們的專屬活動,雖然偶有中年人參與,社會上但幾乎很難看到年輕人的難複熱衷投入。回想十一年前,我第一次跟隨大甲媽祖徒步進香時,當時固定參加的徒步團隊才二三十人,時至今日的徒步團隊動輒上百人,就更別說其他團體或零散隨香客的增加了,中世代和年輕人的急速增加更是當中最明顯的現象。
活動規模和參與人次的暴增,最主要的推動力當然是網路和媒體的宣傳報導,所以Discovery頻道也將大甲媽祖遶境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或是任賢齊還曾親自參與徒步隨香拍攝電影紀錄片。如同我自己十一年前會想參與的契機,亦是看到電視專題報導後的好奇心驅使,單純為了活動體驗而無關信仰。但是隔年後開始的年年參與,信仰卻反而成為內在最大的驅動力,這樣的信仰驅動可能涉及了靈感經驗的有無,更重要的是活動參與者形塑的集體經驗與記憶。
從學者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的「集體記憶」觀點便能清楚解析這個現象,因為媽祖遶境已成為台灣社會特有專屬的宗教活動,整個社會都在持續強化形塑這個共有記憶,透過文化現象、符碼標誌、共同回憶的不斷創造,逐漸形成一種難以取代的儀節特色。就算不談遶境而僅聚焦「媽祖」本身,祂在台灣被形塑的集體記憶,也有別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特色,甚至掌握強而有力的話語詮釋權。
例如全世界的媽祖廟當中,台灣的分布數量最多,而從台灣再分靈到全世界的媽祖信仰更是不計其數。加上中國的宗教信仰曾遭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殘,許多文物及信仰儀節都是從台灣再復刻回中國祖廟,所以台灣不僅是媽祖信仰的發揚重鎮之外,更是掌握全球媽祖信仰的話語權。
簡單說,媽祖信仰源自於中國福建的莆田湄洲島,但為何中國社會對於媽祖信仰的共感不似台灣狂熱?撇除官方刻意透過媽祖的政治操作,中國百姓對於媽祖的信仰力和熱情投入,他們相較於台灣社會來說也稍偏溫和些,使得媽祖逐漸成為台灣的專屬代名詞。另外,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幾乎多數有媽祖廟的存在,尤其東南亞的遍布更是明顯,然而相對於媽祖來說,東南亞華人更明顯的是眾多女神信仰的並駕齊驅,然而媽祖在台灣的存在卻是特別突出,這亦是集體記憶不斷形塑的現象。
媽祖之於台灣的獨特,徒步遶境的隨香現象是其中的關鍵,因為這個「苦行過後的內心昇華」是其中的必要儀式感,甚至透過不同參與者的體驗分享,集體記憶又不斷被強化,若是其中又摻雜體驗者的靈感經驗,又為活動增添了神話性,而「神話」正是聯繫共同體的重要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