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hristine Chien
歐洲時間2月14日,歐洲歐洲議會以340票贊成、議會應279票反對、通過21票棄權,年起那效通過了歐委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的禁售《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
也就是燃油說,從2035年開始,車反出現歐盟27國將停售新的對者擔心燃油轎車和小貨車(舊的燃油車可以繼續使用),若按照一般家用車輛平均使用15年來計算,哈瓦這項禁令將確保歐盟到2050年可以實現淨零排放的歐洲目標,與台灣目前規劃「2050淨零排放」的議會應時程一致。
但如果仔細注意歐洲議會的通過「票數」,不難發現其實投票情況並非「一面倒」,年起那效尤其受到最大團體保守派議員大力杯葛。禁售
反對者聲音
- 無論是燃油歐洲汽車工業,還是使用汽車的民眾,都還沒準備好如此猛烈地、如壯士斷腕般的切斷燃油車的一切,最直接的衝擊,就是數以百萬個與燃油車有關的工作(光德國就有60萬人從事燃油車相關製造業 ),你要從事這些工作的人該何去何從?
- 有議員宣稱駕駛電動車成本較低,但這說法已經因為能源價格不斷飆漲而「無效」(倚賴能源進口的歐盟是俄烏大戰下的最大苦主),尤其現在電動車售價普遍都比燃油車來得貴,「電價」也不斷上漲。
- 歐洲未來可能會出現「哈瓦那效應」(Havana effect),也就是若實施燃油新車禁售令,民眾因為買不到或買不起電動車,就繼續駕駛老舊燃油車,或是購買二手燃油車。
而「哈瓦那效應」的起源,就是卡斯楚在1959年掌權後不久,就下令禁止進口車輛和汽車零件,導致古巴到處都是舊車、老車,所以去過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人,看到都市裡好多古董車,彷彿回到過去般,以為哈瓦那充滿「復古情懷」,但其實這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支持者聲音
歐洲汽車工業有了「時間表」,就可以將生產重心轉向電動車,同時帶動相關投資,以協助對抗來自美國與中國的競爭。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對歐洲議會議員發出警告說:「我提醒各位,從去年到今年結束前,中國將在國際市場推出80款全新電動車。」「中國製的電動車已是很好的車,價格也越來越親民,我們不能輸,我們不想把汽車產業拱手讓人。」
法案通過後,福特汽車開出第一槍。歐洲福特汽車宣布裁員3800人,其中的3600人來自德國和英國,被裁掉的原因就是福特汽車公司將要往電動車方向發展,任務調整後一些工作崗位便不再需要人力。
福特汽車其實去年夏天就在美國裁員8000人,這些被裁掉的人力原本幾乎都是從事燃油車組裝工作。種種始料未及的後果,成了電動車發展下的「沈痛代價」。
本文經電車未授權刊登,原文刊登於此
原標題:歐洲議會通過歷史性協議: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福特汽車開第一槍:裁員!
延伸閱讀
- 歐洲去年電動車銷量首次超越柴油車,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年底完工,將進一步搶攻市佔
- 能源轉型迫在眉睫:歐盟投入鋰金屬爭奪戰,鋰電池回收技術可能是彎道超車的關鍵
- 進軍歐洲時遭遇美國晶片禁令,中國電動車的前景如何?
- 疫情下逆勢成長的電動車產業,能否成為下一個台灣的兆元產業?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