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 新北報導
今年大甲媽祖遶境4月21日起駕,綠色綠色和平今(14日)與氣象專家彭啟明、和平三重先嗇宮共同舉辦記者會,報告不減並發布報告指出,大甲自1988年每十年升溫0.35°C,媽遶今年體感溫度將達32至36°C,境至今2050年更上看45°C,年升難保熱傷害風險將達第三級。再祖也彭啟明指出,碳媽台灣過去每十年發生一次百年大旱,風調現在發生頻率變成兩三年。雨順減碳不應只靠祈禱,綠色更需要行動支持。和平
2050體感溫度上看45°C,報告不減熱傷害風險將升至第三級
大甲媽祖遶境是大甲國際宗教活動盛事,每年吸引百萬人參與,綠色和平在起駕前夕發布《氣候變遷對大甲媽祖遶境的衝擊:熱傷害危機四伏》報告表示,氣候變遷加劇高溫及乾旱,參與遶境需在高溫下徒步行走,威脅參與者健康風險。
報告指出,自1988年開始遶境至今,每十年升溫0.35°C,高於全台平均0.18°C,在不積極減碳的情境下,從1988年25至26°C、2023年27至29°C,至2050年將高達29至32°C。

台灣為海島型氣候,相對濕度集中在70至90%,相較乾燥氣候更易發生熱傷害。以相對濕度80%計算,體感溫度上看45°C,熱傷害風險從1988年第一級、2023年第二級、2050年將達到第三級。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表示,台灣相對濕度高,不易排汗、散熱,更易發生熱傷害,長時間參與遶境民眾有很高的熱傷害風險,特別是遶境隊伍中負責扛旗幟的「繡旗隊」成員年齡偏高,是最容易出現熱傷害的族群。


三重先嗇宮為大甲媽祖分靈姊妹廟。董事長李乾龍表示,全球暖化下要隨時準備面對乾旱,特別是今年籤詩指出,入夏後乾旱問題會更嚴重。下週將有數十萬信眾跟媽祖出巡,務必做好措施預防中暑。
「再不減碳,連媽祖也難保台灣風調雨順」
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風調雨順得來不易,台灣2020年至今面臨兩次百年大旱,過去每十年發生一次,現在發生頻率變成兩三年,今年南部到5月底前都沒有解渴跡象,只能期待梅雨。祈禱時都會希望風調雨順,但除了祈禱,更應以氣候行動支持減碳。
「再不減碳,連媽祖也難保台灣風調雨順。」張皪心強調,下十年將是決定氣候未來的黃金時間,呼籲2024年總統候選人除了拜媽祖,也要有具體氣候政見。他提出三大建議:保護自然碳匯、生物多樣性;發展多元綠能;並透過交通、建築與大型活動建立示範,落實至民眾日常。
為了讓信眾看見再生能源可行性,綠色和平將出動兩台淨零遶境三輪車,透過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以100%再生能源電力支援LED燈、提供每日200台手機充電服務,讓更多人看見氣候議題。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與媽祖徒步15小時後我一度懷疑人生,直到想起「為何而走」
- 專訪基隆聖安宮主委:大甲鎮瀾宮第一座媽祖分靈地,為何落腳基隆?
- 媽祖遶境:民間信仰「Be Water」,進香就像是神明的靈力充電站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