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公視紀實第三季《勳章》、《獨弦之歌》:透過癌症與南管,看見女性的堅韌與柔情

公視紀實今(2023)年走入第三季,公視管而在這一季將推出四部紀錄短片、紀實見女堅韌一部長片紀實新作,第季獨弦首發作品《當飛機飛過》以及《Maro’ay to ko kerah何處是勳章性我家》已於上週播映。

而本週接續的透過兩部作品則是《勳章》、《獨弦之歌》,癌症前者紀錄女性癌友直面衰敗病痛的與南與柔過程,後者則是公視管聚焦南管音樂家王心心的自我困境與突破,兩部作品不約而同的紀實見女堅韌,皆將敘事主軸置放於女性,第季獨弦除了試圖建立其主體性之外,勳章性也窺見女性時而堅韌、透過時而柔情的癌症樣態。

公視紀實3《勳章》四位癌友與女攝影家李毓琪Photo Credit: 公視提供
《勳章》四位癌友與女攝影家李毓琪
公視紀實3《獨弦之歌》南管音樂家王心心Photo Credit: 公視提供
《獨弦之歌》南管音樂家王心心

《勳章》

何如瑄,45歲,公視管卵巢癌;林佳臻,50歲,腮腺癌、乳癌;李宜錡,25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方瑞萱,60歲,子宮頸癌、舌癌。

在《勳章》的開場,就將人名、年齡以及罹患的疾病做出介紹,但與其說是介紹,倒不如說是一種連結,將人的肉身與破敗的疾病緊扣,於是,影像畫面轉為僅有黑與白的色塊,彷彿是在說,在這樣的純粹世界之中,僅剩下個體與疾病的對抗與拉扯,甚至更精準點說,是共存。

《勳章》是關於傷疤、疾病、自我的女性故事,雙導演齊怡、劉佩怡紀錄了女性攝影師李毓琪啟動的拍攝計畫,換句話說,在《勳章》之下的影像,等於有著兩道鏡頭,其一是齊怡、劉佩怡的紀錄鏡頭,其二是女性攝影師的攝影鏡頭,而這兩顆鏡頭,雙雙指向著上述四名癌友,並藉此或深入、或探究、或理解人與疾病的關係,以及接近幽微死亡的心靈角落。

「癌症」籠罩的死亡陰影,是全片顯而易見的巨大主旨,而在肉身迎向癌症,所逐漸攀附的死亡迴繞,透過四位癌友與攝影機的互動與傾訴之後,便萃取出彼此禁錮的死亡意象,再現於銀幕,環顧敘事。

但事實上,罹癌的恐懼並未吞噬《勳章》,此紀錄短片反而在四位癌友從容大度的背後,透出一道光,這道光輻射出人面對死亡時的無懼與無畏,「活著重要,肉體的樣子,真的不重要」,片中被攝者所講述的這句詞,便為觀眾拉出一道可理解的生命(肉身)之詩。

進一步的,四位女性癌友重新妝點容貌,在攝影師李毓琪主導的攝影計劃下,重新粉墨登場,坦率地走進攝影鏡頭,(被)拍攝抗癌傷疤,而在此,必須注意的是,化妝的動作是需要的,這個動作重新雕塑了肉體與身驅,也就再次進行了身份、角色的重新再造,而透過這場攝影展,進一步成功提煉出疤痕的意義。

筆走至此,觀眾或能發現,《勳章》是一部記錄死亡/生命彼此互文的電影,而片中的黑白攝影,試圖歸結出生命的靜謐,全片透過與癌友的直接訪談,再度面對了疾病、正視了肉體,而在不斷對談的過程之中,就迸發出某種可視性。

這種可視性,是透過鏡頭凝視每張人臉、每個肉體、每道傷疤,刪減任何表演,僅僅是述說過往,這樣的過往包含了病痛、疾苦、哀愁等等,而在一張張臉與一段段陳舊往事之中,就此浮出了人類的複雜情感,在黑白世界之中得以靜心,這些就是死亡,或是生命。

換句話說,在鏡頭下的凝視是必須的,它讓觀眾理解,生命真真實實地涵蓋了所有悲傷以及死亡,透過影像以及黑白色調,任何事情都變得直接,無法閃躲;任何記憶都將在這這些傷疤之中浮現,真實、虛幻、時間、肉體、疾病,不斷閃現與交錯、解構與再造,最終透出生命之美。

於是,對抗癌症之後在肉身烙印下的傷疤,終於在生命之美的淨化下,成功轉化成「勳章」,透過景匡讓觀眾得以辨認,而在此,癌症傷疤蛻變為「勳章」的符號,也就成了此紀錄短片不可忽視的可理解的隱喻。

總結而言,在《勳章》之中,抗癌的疤痕,終會轉化成「勳章」,而這是延續生命的勳章,蛻變成祝福,如同其中一位癌友所言:「罹癌是禮物,不能寫成悲劇,得了癌症一定有意義,這個意義是告訴你,你值得好好活下去。」

所以,走過黑白的影像,雙導演齊怡、劉佩怡將《勳章》片尾轉化成彩色,從黑色的擺渡之後,勇於面對傷疤(癌症)就進而賦予色彩的全新意義——這道疤痕就是勳章,而它充滿勇氣、努力、愛,以及生命。

《獨弦之歌》

南管藝術家,王心心,福建泉州,成長於晉江附近的農村橫山村。《獨弦之歌》一開始就將影片主角的背景核心點出,從台灣反身回望王心心的成長背景,這件事情是重要的,因為點出了地域上的距離,才有辦法真正的拉開距離,或也因此,才得以看見王心心在台灣的「孤」與「獨」。

「孤」、「獨」實際上就是《獨弦之歌》的真正核心,王心心於1992年離開家鄉泉州,形單影隻地在傳統婚嫁中來台,除了這樣離鄉背井的孤單之外,傳統至少要四人才能合奏的南管音樂,王心心甚至一人就要演奏,找不到固定合作的夥伴,時常三缺一,甚至是一缺三,於是,南管在王心心的手中,成了一個人的樂器、成了一個人的劇場、成了一個人的戰鬥,所以,於此在文字上轉換,「獨」、「奏」就是王心心的藝術生活。

南管、劇場、舞台、獨奏,導演張皓然將這些元素拉在了一起,於是,時序走至2021年,王心心為了演出由編舞家林懷民擔任藝術總監的《長恨歌》,就在這樣的孤獨之中,拋開既有的南管技法與曲牌,這是突破自我框架的戰鬥,自小學習傳統南管的王心心,要獨身碰上劇場,以及傳統音樂的再造與變形。

而除此之外,身體跟琵琶的關係也是《獨弦之歌》所點出的,都說了是獨奏,自己與樂器間如何相伴、如何相輔、又如何進化,則是飄然於樂音的課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