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警惕AI换脸等新型网络侵权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日前从北京互联网法院获悉,北京随着图像处理技术、互联I换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网法网络侵害肖像权方式呈现出与新技术、新型新场景相结合趋势。侵权 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庭长赵长新表示,北京肖像权是互联I换自然人人格权的基本内容,民法典对人格权独立成编,网法网络体现了对人格尊严的新型庄严确认与严格保护。网络技术的侵权发展使肖像获取更加容易,传播更加迅速,北京同时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的互联I换案件近年来也急速攀升。 据介绍,网法网络北京互联网法院自2018年9月9日成立以来,新型集中审理北京市辖区内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案件。侵权数据显示,自2018年9月9日至2020年8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利用网络侵害人格权纠纷6284件,其中涉网侵害肖像权纠纷4109件,占比约65.4%。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多侵害肖像权行为更为隐蔽。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侵害肖像权纠纷中,约50.8%的侵权行为方式以软文广告形式出现,其中微信公众号中的“软广”宣传占比最多,软文广告和在网络店铺中售卖明星同款商品现象尤为突出。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统计,在涉网侵害肖像权案件判决中,每案原告诉请损害赔偿金额均值近30万元,但是每案实际判决支持损害赔偿金额均值不足5万元。导致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有:权利人对其知名度举证不足;权利人对其实际损失和侵权行为人获得利益举证不足。 赵长新建议,肖像权利人可主动采取技术手段检索肖像被使用情况,及时保全侵权证据,注重收集、保存有助于证明自己社会知名度的证据,一旦涉诉,积极提交损失证明的证据或与侵权损害后果相关证据,如商品交易量、文章阅读量、侵权持续时间等,为法官酌情认定财产损害赔偿金额提供参考。同时,各类网络平台要增强法治观念,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智能防控、识别、制止侵权行为的有效机制,预防和减少平台中侵权现象发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五一小长假临近 今天起铁路12306开售4月30日的车票
- 假贊助真綁樁! 彰化議員施嘉華涉賄選 續押禁見
- 小型卫星革命正触发太空新竞赛
- 股市接下來怎麼走 4位傳奇投資人這樣說|天下雜誌
- 新会陈皮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超13%
- 特斯拉電動車毛利率糟糕 馬斯克:這是正確策略|天下雜誌
- 这件1.2亿年前真兽类新物种化石 揭秘哺乳动物听觉器官关键演化—新闻—科学网
- 确保棚改三年计划顺利完成
- 浙江天台:“三发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 姚桥新区灾后重建SYB第三期创业培训班开班
- 佛里曼錯了,我們不曾全球化 跨國經濟其實是區域連結|天下雜誌
- 科学家揭示基因转录终止机制—新闻—科学网
- 磷酸盐缓冲液:保障实验环境pH值稳定
- 韓國「橋村炸雞」要來台灣了! 第一間店落腳這裡
- 天下財經週報:拜登做不到,習近平將勸普丁停戰?|天下雜誌
- 地下700米的孤勇者—新闻—科学网
- 日本東京一大學發生傷人事件 8人受傷
- 我国重型车辆液氢储供关键技术获突破
- 市城管局联合景园社区学安全抓安全
- 經濟要陷入衰退了嗎?貝佐斯:該是時候嚴陣以待|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