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问鼎2024好坏参半,港媒:韩国瑜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
导读 新北市长侯友宜接受媒体专访表态,侯友坏参对2024会“勇于承担责任、宜问全力以赴”。鼎好对此,半港摆眼中国国民党新北市议员陈伟杰向香港中评社表示,媒韩2024不是国瑜... 新北市长侯友宜接受媒体专访表态,对2024会“勇于承担责任、血淋全力以赴”。教训对此,侯友坏参中国国民党新北市议员陈伟杰向香港中评社表示,宜问2024不是鼎好侯友宜的主要选项,大家过度解读了,半港摆眼一个最简单的媒韩指标是新北谁接?目前看不出来侯有安排新北市长接班人,这同样也是国瑜2026市长换届时的隐忧。 《中国时报》7日刊登侯友宜专访内容,针对未来是否愿意扛下2024年重担?侯友宜没有回避,语气坚定地说,“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接受挑战、全力以赴、不计成败”。 不过,侯友宜7日主持市政会议后接受媒体联访,再被问到愿扛2024年重担问题,是否代表若获国民党中央2024提名就会出来选的意思?侯友宜表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好好做事,这才是他应扮的角色。 对此,陈伟杰指出,每个人解读不同,自己不觉得侯友宜是在说要为2024勇于承担,以自己对侯友宜的瞭解,侯的基调很简单,第一个是把握当下,扮演好该有的角色,所以侯友宜现在一定还是以市政为优先,至于所谓的“勇于承担”,侯友宜应该也不是在指2024,而是指说在每个时期如果需要侯做些什么,例如说疫情再起,侯一定勇于承担,而不是说侯友宜明显剑指2024。 陈伟杰表示,侯友宜常常讲说以市政为主、市政优先,自己会把握当下等等,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把这些寓意解读的比较深远,以为侯对2024也不排除。虽然台湾选举的氛围瞬息万变,但是依照侯的谨慎度,应该不至于明白表达对2024有想法,这不是侯友宜的主要选项,大家可能都过度解读了。 侯友宜罕见表露取“大位”之心,香港中评社今天发表分析文章指出,侯友宜选2024挑战很大,同时这可能也是他攻大位最好的机会。 侯友宜问鼎2024的挑战很大,因为除非出现重大的环境变化,否则2022侯友宜连任新北市长的机率很高,而占着新北市长的职务攻2024,自然会引来得陇望蜀、吃碗内看碗外的质疑。虽然国民党朱立伦2016年在新北市任内也曾经请假角逐“大选”,可是朱当时本来就不想选,是国民党换掉了洪秀柱后朱立伦不得不上。 侯友宜当时就是新北市副市长,朱立伦“笑骂由人”是何等委屈,想必侯友宜看得很清楚。 再加上2020年前高雄市长韩国瑜还没把市长椅子坐热就转战“大位”,人生剧本太快翻页令选民错愕,最后不仅“大选”惨败,高雄市长职务更被罢免,让国民党痛失得来不易的高雄市执政权,损失非常惨痛。 朱立伦、韩国瑜在任上转战大位会多么不利,历史教训血淋淋都摆在侯友宜面前。 可是与此同时,若从侯友宜的角度来看,2024可能也是侯友宜迈向“大位”的最好时机,会这么说的原因是,侯虽然是最大诸侯,但他对党务并没有特别热衷,一向不处于国民党的权力核心,不像朱立伦长期就是国民党权力牌桌上的常客,在党内有权力基础,就算2018年卸任新北市长后身无党政职务,2021年仍能一举夺回党魁宝座。 换言之,侯友宜一旦2026卸任新北市长,没有了新北市的资源与政绩当靠山,对于2028年的“大选”,侯手上很可能将无牌参与国民党权力运作,不利党内竞争。 所以除非国民党内未来能凝聚出一股挺侯势力,或是握有党机器的朱立伦愿意“让”,刻意为侯友宜开绿灯,否则坐稳新北市后再向国民党内叫牌争取大位入场券,对侯友宜来说,很可能才是相对有利的局面。 不过总体而言,侯友宜若有意2024,挑战与机遇固然同时存在,就看侯友宜如何取舍。加上2022都还没选完,民进党2018惨败,2020却能大翻身,可见整个政治演变的过程变数还很多,或许侯友宜对2024模棱两可的态度,其实也反映着台湾政治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只能步步为营,小心为上。(薛洋/编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通州:确保贵金属计量器具精准
- 餐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陽明交大團隊在線蟲身上找到答案,有助研發抗老化藥物
- 第三勢力的未來(下):汲取新黨、親民黨失敗經驗,給民眾黨與時力五點建議
- 大器晚成的「控球魔術師」林韋翰:第一位在SBL、CBA、T1都繳出大三元的球員
- 韓國「世越」號救援不力案 9人被判無罪
- 泰國入境政策急轉彎,中國與全球旅客免出示疫苗接種證明
- 「忘卻歷史者,歷史必會重臨」——33年後仍在紀念天鵝絨革命的捷克人
- 寶島鄉土小說名家「洪醒夫斯基」,殞落的文壇流星
- 歐盟大幅上調俄羅斯經濟增長預期
- 0050除息前封關在即,究竟是早買早享受,還是逢低加碼比較好?
- 台達電進軍東南亞3年包辦峇里島8成電動車充電樁,成為印尼「智慧城市」領導業者
- 「肝膽排石法」被炎上的愛莉莎莎,為什麼有破萬人買單她的線上課程?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45期|120家公司暴露ESG风险,盘江股份旗下多家公司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被重罚
- 寶島鄉土小說名家「洪醒夫斯基」,殞落的文壇流星
- 日本首都圈企業連續兩年「出超」,高房租與遠距辦公讓公司越搬越遠
- 台北馬拉松跑者分析:女性全馬參賽者漸增,3.5小時內完賽比例增加一成
- 山西:持续强化春节安全保障
-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首訪非洲,是否意味著「戰狼外交」將要改變?
-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從「本真」到「原真」,最引人入勝的無疑是「合頌」發生的時刻
- 俄羅斯入侵近一年,烏稱已收復40%失土;赴烏官兵大批遇襲陣亡,俄羅斯國內怒氣加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