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影評】《沒有煙硝的日子》:開門降服是否就能得到保全?烏克蘭給我們的借鑑

文:海藍

身在台灣,影評煙硝經歷過這次選舉之後,沒有們對戰爭加深了憂慮:強化對抗,開門會不會更激怒對方?開門降服,降服借鑑表明無涉政治,保全是烏克否就能得到保全?

2022年代表烏克蘭角逐第95屆奧斯卡國際影片的電影《沒有煙硝的日子》,為烏克蘭導演瑪麗娜・艾爾・戈巴赫(Maryna Er Gorbach)受2014年頓巴斯戰爭的蘭給真實事件啟發,給了我們一段就近發生的影評煙硝借鑑。

Klondike_by_-_Maryna_Er_Gorbach_foto_RafPhoto Credit: 政駒提供
導演瑪麗娜・艾爾・戈巴赫

不同於一般戰爭電影以男性為中心,導演藉由馬來西亞航空MH17班機,開門在烏克蘭領空遭親俄份子擊落的降服借鑑事件,以一位即將臨盆的保全孕婦伊爾卡為主角,帶出烏俄邊界烏東頓內茨克地區人民生活逐漸遭到戰爭破壞的烏克日常。

電影在日舞影展首映後不久,蘭給烏俄戰爭便即爆發,影評煙硝一如有孕在身的伊爾卡家被砲彈砸出一個大洞,打破戰爭與日常的界線;接著家中的車子被丈夫托里克的朋友桑亞不告而借,可能無法即時去醫院生產。

狀況如此艱困,與伊爾卡同居的兩位男性,卻各有異心:托里克一心希望能投靠俄羅斯,對桑亞推託還車的承諾束手無策,在俄兵經過時,幾乎有求必應;念過大學未婚的弟弟亞力克,堅持想把姐姐帶離邊境,無法容忍姐夫的媚俄行為,卻無意理解身處邊界生活的艱難。

導演將國家戰爭濃縮至家庭上演,便能看見烏克蘭境內兩種民眾意見的分歧與紛爭,自是難以同心向外。伊爾卡則一心想重建家園,好好生下孩子,儘管在戰爭當中,她始終被視為「女人」:屢次被俄軍要求作飯「餵飽我們」,服務丈夫的性連同補償被同性輕視的羞辱,以及孕育生產。

牆壁被砸後,嬰兒車第一個被毀損;俄軍進來要「吃肉」,看中他們家的乳牛瑪雅,托里克便在太陽底下一刀一刀的殺牛切肉,回到家卻只能自己找醃漬食品止飢。當他切開黑白分明,遍地血腥,也從此失去安身之處。慶幸他還在乎妻子的意願,但他的好友桑亞,不只一次把這種在乎嘲弄為「怕老婆」。

Klondike_Stills_002Photo Credit: 政駒提供
《沒有煙硝的日子》劇照

導演自言這部片是對戰爭的發聲,將鏡頭化為戰鬥工具,但不過度強調暴力,因這樣的視覺影像容易消弭反戰的訊息,故而選擇用一種黑色幽默的基調,去凸顯戰爭的荒謬。那荒謬是什麼?因恐懼而放大了敵軍的強大,因逃避而認為只要順服,就能免遭蹂躪。

但在如今的社會,人人享受平等的權利,也須負起保家衛國的義務,無一例外,所謂不涉政治是放棄發聲的權利,助長了姑息。總也有人願意開門作揖,藉此獲得利益與特權,如桑亞;或者為了保全無力反抗的家人,如托里克相信同語言、同血源,表明無辜無涉政治,得到「通關密碼」就能倖免於難。

然而,被擊落喪命的民航機乘客,誰又不是無辜?尋找失蹤女兒的父母,因是外國人還有離開的機會;可能目擊空難的當地居民,除了死,又如何能得到俄軍的信任?隔著肚皮的忠誠,真正的「自己人」光是同種族、同語言如何得證,同一家庭尚且思想分歧,須得穿上同樣的制服才能顯示徹底降服。

既降服如軟土,豈有不掘之理;都躺上了砧板,魚肉怎能不切?於是俄軍輕易侵入,還不必費力對付反抗者──畢竟砲彈不問口號,毋須辨別對象,若能倖免,「誤擊」就足以解釋一切──姑息與助長,加速了自毀家門。

「她如果生女的我就幹她。」

「那如果是男孩就給我幹。」

「你不是分離主義者。你是奴隸。」

波蘭電影《大獲拳勝》裡,被俘虜進集中營的拳王泰迪固然失去自主權與自由之身,成為侵略者觀賞戰鬥的娛樂,卻在求生存的同時,利用一切機會保護己方──奴隸以身服從,仍會隨時伺機掙脫。托里克則是無論現實怎麼擺在眼前,無論伊爾卡和亞力克如何不認同,都麻醉自己相信俄羅斯的承諾與特權,讓自己與別人都安住於這樣的生活。

最無害的服從既是放棄一切武力對抗匍匐在地,對侵略者來說自是不必費心費力巧取豪奪,一句命令,便會盡獻其上:有肉飽腹,有車代步,就能節省體力搜集武器,用來殺戮更多反抗者;性之所至,不分性別年齡,都有洞可用;而利用奴才的忠誠來對付反抗者永遠是省力而有趣的遊戲,面對秉持著「敵人必須都死光,戰爭才會結束」的侵略者,一把槍射殺家人以表忠誠的生存抉擇,都證明了在戰爭裡,沒有人能因為先跪伏而倖免於難,一如邱吉爾(Churchill)曾言:「選擇屈辱,仍得面對戰爭。」──只是喪失尊嚴之後,便會順勢成為侵略者的武器。

Klondike_Stills_005Photo Credit: 政駒提供
《沒有煙硝的日子》劇照

電影自始畫面全黑,只有夫妻對話,苦中作樂地說要把打破的牆改建成一扇大窗戶,然後以緩慢移動的鏡頭帶出屋子遭受的破壞,和屋外無邊無界的荒涼、無處藏身的地獄。

國境的屏障被擊出一個洞,還有人開門揖盜,接著就是家的牆,人的尊嚴;但換個角度思考,難道不是有人先捨棄尊嚴,於是接著是家的牆,國的屏障遭到毀損嗎?

至終,伊爾卡一家試圖改建被毀損的家而設置的塑膠布被輕易撕開,那些將兩位男性殺死後去而復返的士兵,來來回回搬走武器,伊爾卡倒在擋住破牆的沙發上,艱困的產下胎兒,在新生的嬰孩終於掙扎著發出哭聲的過程,正展現了在男性主導的煙硝底下,女性以其韌性延續求「生」意志,有力地控訴了戰爭帶來的犧牲:傷害不問晝夜,沒有煙硝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黃土與塵灰般無止境的絕望,在戰爭底下的人們,誰都不能倖免這樣的剝奪與死亡。

但死亡之前是什麼姿態,槍口是對內或對外,在歷史、現況,乃至這部電影的借鑑底下,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