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國豪
- 第三勢力的第勢黨親未來(上):民眾黨的生存困境、時代力量的力的力點迷茫之旅
筆者在前文中回顧台灣的各政黨發展歷程,今日的未來第三勢力必須汲取教訓,才能開創一片天。下汲
因為台灣至從解嚴以來所成立的取新政黨,唯一在台灣政壇站穩腳跟並成功取得執政的民黨,就只有民進黨,失敗反觀解嚴至今,經驗建議不論是給民新黨或是親民黨,都曾經一度聲勢浩大,眾黨可以與國民黨、與時民進黨形成鼎足之勢,第勢黨親可惜的力的力點是都成夢幻泡影一場空。
而如今民眾黨與時代力量作為如今政壇碩果僅存的未來第三勢力,勢必要汲取新黨、下汲親民黨失敗的經驗,以及民進黨成功的優點,才能在台灣政壇開闢出一片天,在此筆者給出五點建議:
1. 深耕地方,打好基礎
不論是民眾黨或是時代力量都是資源稀缺的小黨,小黨資源有限就不應該在全國各個縣市推派這麼多候選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在都會型選區推派候選人參選,何謂都會型選區,比如新竹市、基隆市以及六都的臺北、新北、桃園、臺中、臺南、高雄。而六都也應有所區分,以臺中、高雄為例,重點集中在未合併前的「市區」,而非「縣區」。
為何要這樣安排呢,因為即便合併後,原有被合併的臺中縣、高雄縣,這些區域的發展都跟雲林縣、嘉義縣、花蓮縣、臺東縣都沒有太大差異,都一樣存在發展遲緩、老年人口偏多、訊息封閉,而這種鄉下區域,只要用錢收買,常常票就投過去了,況且這種鄉下區域也是地方勢力最根深柢固的地盤,比如雲林的張榮味勢力、花蓮的傅崐萁勢力,都是小黨難以撼動的。
此外,資源不集中,就在全國各地推人,在選舉過程中沒有足夠資源的人又沒得到黨中央關愛,落選者當然會心懷忿恨,要麼被收買,要麼出去爆料亂咬,而這一點又以民眾黨極其嚴重。
2. 培養人才,世代交替
作為小黨,培養人才是當務之急,不論是村里長或是議員,都是一個政黨是否能在地方壯大與被看見的橋樑,同時也替縣市長選戰打好基礎,最好是針對落選頭候選人給他們點資源就在當地紮根蹲下來,選民眼睛是雪亮的誰認真誰摸魚他們都看得一清二楚。
此外,更應該積極培養議員、立委的助理,讓他們在未來能有獨當一面的機會,避免如同國民黨一樣議員、立委當了數十年,即便退休了依然還是自己的親人接班,結果底下的助理熬了幾十年依然還是助理卻無出頭之日。
培養助理選上議員,再從議員選上立委,之後在從立委選上縣市長,不斷的世代交替才會讓人才願意加入入黨,也才會讓選民相信這樣的政黨才有發展的遠景與希望。
3. 論責成敗,賞罰分明
小黨要成長,要確立「論責成敗,賞罰分明」的制度。
以民進黨歷任的黨主席為例,許信良、蘇貞昌在1993年、2005年縣市長選舉,因未達選前提出的席次過半目標,引咎辭職;施明德在1996年總統選舉中,未能助民進黨提名候選人彭明敏、謝長廷勝選,引咎辭職;陳水扁在2004年、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與泛綠陣營未能達成過半目標,引咎辭職。
而近代如蔡英文,也先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代表民進黨競選總統未能勝選,引咎辭職,之後於2018年、2022年九合一選舉中,因為民進黨未達選前提出的席次過半目標,失去大量席次而辭職。
很明顯的,民進黨歷任黨主席,不論是縣市長選舉或是立委選舉又或是總統大選,只要未達標,黨主席就會引咎辭職,毫無例外。當黨主席以身作則論責成敗,同黨的黨公職同志也會「上行下效」為選戰努力不懈。
民進黨在一次又一次的敗選讓黨內「大鳴大放」提出各種批評檢討改進,使民進黨的議員、立委、縣市長的席次有所增長,甚至成為勝選總統的奠基石,這樣的優良傳統,值得民眾黨與時代力量效仿。
4. 大鳴大放,改革向前
同樣的,小黨要成長茁壯,除了「論責成敗,賞罰分明」,更重要的就是「大鳴大放,改革向前」。
選情慘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敗選卻沒人敢講真話,可怕的是敗選卻互相推諉卸責,可怕的是選情不佳就人心離散。只有願意接受批判的政黨,才能壯大,因為願意接受批評才能看到自身的盲點,也才有謙卑的心態願意反省改革。
如今民進黨敗選,黨內許多人都不敢提出批判,即便敢提出批判的,也過分委婉謙和,甚至一份檢討報告遲遲數日才能公諸於世。若沒有賴清德去舉辦黨員座談會,讓黨員及支持者去批判,否則恐怕民進黨過去「大鳴大放」的傳統也消失無蹤了。
但反過來說,如今的民進黨尚有賴清德給與黨員及支持者「大鳴大放」的機會,反觀民眾黨及時代力量又有何人作為表率帶領黨內幹部虛心接受黨員及支持者的批判指教呢!
5. 黨政競合,廣結善緣
小黨要生存發展下去,很關鍵一點就是如何與現今藍綠兩大黨的夾縫下求生存。
當年李登輝以副總統身份繼任總統,地位還不穩固,看到社會上台獨勢力逐漸強大,卻要面對國民黨內反對台灣本土化、台獨的聲音,李登輝總統當時相當困擾。為了解決這問題,時任民進黨黨主席的黃信介為了配合李登輝的立場,說出了「有些事可以說,不能做(反攻大陸);有些事可以做,卻不可以說(台灣獨立)。」
這句名言,充分展現出他圓熟的政治智慧。
當李登輝權力穩固後,李登輝與黃信介也聯手合作,國民黨與民進黨達成共識,支持李登輝總統主導的「國是會議」和憲政改革,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國會代表恢復定期改選,「萬年國會」現象結束。民進黨終於達成國會全面改選的目標,民進黨獲得大舉進攻立法院席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