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海宁这项指数,全省前列!

近日,省委社建委印发了《2022年度嘉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监测评价报告》,数全省前2022年度嘉兴“四感”指数85.24,海宁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数全省前位居全省第四。海宁其中——

海宁“四感”指数85.87
高于全市面上水平0.63
居嘉兴第二位
进入全省县(市、区)前30名

图片

△大潮拍客 陈铭/摄


什么是”四感“?

“四感”是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数全省前安全感和认同感。海宁群众“四感”监测评价是数全省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成效客观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依据。为建立群众“四感”反馈机制,海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示范区建设好不好的数全省前重要标准,省委社建委会同省经济信息中心成立课题组,海宁连续两年开展群众“四感”监测评价工作,数全省前并设置对共同富裕知晓情况、海宁发展信心、对公共服务以及交通出行的感受等18个评价细项,形成“1+11+X”系列报告。

为保持监测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体现创新性、动态性,自2022年10月以来,课题组对嘉兴7个县(市、区)1400位居民开展实地调查,对1057位居民开展电话调查,收集网络问卷21342份,抓取共同富裕相关评论报道9.73万条。同时,创新采用“无感监测”,挖掘一批群众可感可知可及的共17个大数据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指数,反映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效、把握群众诉求,并提出对策建议。

图片

△大潮拍客 顾良华/摄


从本次评价报告可以看出,海宁“四感”主观和客观评价得分均高于嘉兴平均,从评价细项看,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救助等5个主观评价细项位列全市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资源与随迁子女匹配度、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大数据指标排名全市第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群众对共富知晓情况、城乡差距、群众办事的主观感受有待提高,以及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较低。


发布君了解到,下一步,海宁将继续把群众“四感”评价作为检验共同富裕工作成效的标准,聚焦薄弱环节,加快补齐短板,更加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与需求,凝聚全社会共识,营造人人齐参与、全面抓落实的浓厚氛围,打造更多具有海宁辨识度的共富特色亮点,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更多经验和样本。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