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与父母的出游矛盾当真“不可解”吗?
年轻人如何与父母一同愉快出游 今年国庆长假和爸妈去了一趟四川后,刘雨暗暗决定下次不再做这类“吃力不讨好”的年轻事情。 酒店、人父车票、母的矛盾行程……出发前,出游爸妈先说“都听你的不可解”,订好后却又各种挑毛病,年轻甚至赌气说不去了;好不容易出发了,人父刘雨兴冲冲地列了一堆特色餐厅去打卡,母的矛盾爸妈的出游固定反馈句式为“这么贵,有什么好吃的不可解,还是年轻咱家的好”;早上7点被叫醒,全程“特种兵式”打卡,人父没有假期松弛感,母的矛盾让刘雨感到比上班还“心累”。出游“我觉得我和爸妈的生活作息与想法差距太大了,导致这次旅行大家都不开心。”刘雨说。 “如何和父母一起去旅行”,在社交媒体上已成为热议话题。有人吐槽“和父母出游就像在上刑”,有人分享和父母共同体验海上日出的绝妙时刻,也有人详细列出“不吵架”实操攻略。当年轻人与父母一同出游,容易碰撞出哪些神奇火花?观念差异带来的出游矛盾是否真的“不可解”? 我和父母旅行步调“不同步” 丁伟是和父母一起旅行的“资深玩家”,从他成年开始,平均每年会和父母出游五六次,短则到周边城市“Citywalk”两三天,长则在国庆长假来一趟“青甘小环线”。小时候,爸妈常常带丁伟出去旅行。长大后,旅行的筹划和实施任务自然地落在了丁伟头上,“爸妈已经不会网上做攻略、买门票了”。 尽管一同出游多次、彼此熟悉出游习惯,丁伟还是时不时会和父母“不同步”。矛盾最多的就是消费观念。有时出现在前期攻略阶段,比如订酒店。爸妈要求要有早餐、环境好、住着舒服,最重要的是,不能太贵。丁伟常常要花几个小时来仔细对比,才能选出相对满意的酒店。而妈妈常常会嫌丁伟订的酒店性价比太低。去三亚旅行时,丁伟想预订海景房,妈妈却觉得多走几步路可以省300元很划算。丁伟不解:“好不容易来一趟三亚,多花300元推门见海不香吗?” 除了理念不同,还有一些父母会进行“血脉压制”。95后女孩儿陈新宇觉得和爸妈出门最艰辛的,在于他们常常把“正事”夹在旅行中。 大三暑假出去玩,爸爸会在车站等车闲聊时冷不丁询问陈新宇:“你是计划考研还是工作?”等到工作了,妈妈在一起逛苏州园林时又受到灵魂拷问:“什么时候找个男朋友呀?就可以一起出来玩了。”陈新宇觉得,原本兴高采烈出门,结果还要被拉着讨论“人生大事”,实在有点扫兴。她认为出门就应该开开心心关注风景美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定要破坏美好的氛围”。 “有时候不是年轻人不爱和父母旅行,父母也不想和年轻人一起出去玩。”在“大厂”工作两年的程柳感慨,自己在外地工作,难得和父母见面。她曾萌发过带父母一起出去旅行的想法,但由于爸妈暂未退休,时间常常凑不上。更重要的是,每当自己提出一起出去玩时,妈妈常常表达不同意见。 “妈妈觉得我之前出去玩的行程过于松散。”程柳无奈地说。程柳喜欢度假式旅行,主打时间自由和身心放松,但妈妈觉得,出来旅行要充分利用时间,标志性景点得去,当地特色菜也要现场品尝。“她不喜欢我平时睡觉到中午、在酒店点外卖、深夜吃夜宵,喜欢早睡早起健康旅行。”因为这个原因,程柳和父母一直没能顺利成行。 出门旅行,爸妈更加“放飞自我” 一起旅行后,高安馨好像对父母有了新的认识。她最初提议一起去桂林旅游时,父母都表示“不想去”,因为旅游“又累又贵”,是“花钱买罪受”。直到飞机降落,高安馨才发现老两口其实也跟自己一样“爱逛爱玩”,甚至有些“失控”。她原本做好了攻略,在哪里吃东西,去哪里购物,去哪里参观……然而父母却像是放飞了自我,完全不顾她“精打细算”的安排,他们觉得饿了就随心所欲在景点里找一家饭馆吃饭,点的东西“又贵又不好吃”;看见土特产店,进门就买,不考虑性价比;她这边正在叫网约车,父亲却已经跟“黑车”司机谈好了价格……结果当然是频频“踩雷”,就这样,自己在父母的带领下变成了傻乎乎的游客,用心做的攻略全然没能派上用场,高安馨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老两口的“放飞自我”毕竟有限,当旅行团里加入了家里的其他长辈,才是真正的考验。今年国庆假期期间,赵思扬带着父母、舅舅、舅妈、表妹一大家子人一起去西安游玩。赵思扬充当起了“领队”的角色,他在征求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后,做好了攻略,订好了酒店和机票,安排好了旅途中大小事宜,所以整个旅途可以说是“其乐融融”,然而即便如此,一些小摩擦还是难免。 赵思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让他感到为难的是,父亲平日喜欢吃炒菜,吃饭时还喜欢喝两口小酒,他并不想因为旅行而打破常规,再加上两家人难得一起出游,所以父亲兴致格外好,每顿饭都让赵思扬安排能吃炒菜的餐馆,好跟舅舅“多喝几杯”。某次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赵思扬没能如父亲的意,两人闹了点别扭,第二天赵思扬心里不忍,又格外安排了“赔罪席”。赵思扬告诉记者,其实他心里也明白,父亲对“吃炒菜”和“喝几杯”如此“任性”,不仅是出于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是基于想要好好招待亲戚的心情,“虽然我因为担心父亲的身体,不想让他喝酒,但同时也不想扫了他的兴。”赵思扬说。 化解矛盾,要想清楚“为什么和父母去旅行” 尽管和父母在旅行中矛盾颇多,但当高安馨看到父母兴高采烈地一边拍视频一边发朋友圈的样子,又觉得这些好像也不重要。“他们能跟我一起出来玩,我已很开心了。”高安馨对记者说。 “其实看到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在一起,我也觉得很开心。我以后还是非常愿意带他们一起出门旅行的。”赵思扬说。 丁伟也觉得,矛盾都是小插曲,并不会影响最终的心情。“带爸妈出去,我还挺开心的,他们也开心,觉得和我一起打卡了不同的城市。” 在丁伟看来,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和父母出去玩,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有着天然的差异。“许多孩子从大学甚至更早就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父母的生活方式停留在他们那一代的样子,而子女理解世界的方式和渠道在不断更新,自然容易产生矛盾。”丁伟说。 如何减少这种矛盾?丁伟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为什么带父母出去玩。 “你是为了陪伴父母尽孝、带他们看世界?还是想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旅游搭子?”丁伟觉得,如果是为了陪伴父母,那么年轻人不能仅仅用自己认为的“好”作为衡量尺度,也要看到父母的习惯和偏好,更不能觉得“我是为你们好才带你们出来,你们要按照我的来”。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父母能够接受的方式。 如果希望和父母成为“旅游搭子”,则要注意和父母生活理念的差异。“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和父母就存在理念和习惯的不同,只不过旅行场景把这种差异进一步放大了。”丁伟觉得,如果差异带来的不快乐已经超过了旅行本身的快乐,那么也没有必要继续一起旅行,各玩各的就好。“哪怕是同龄朋友,一起旅游都可能不开心。和父母一起出游,彼此开心最重要!”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采访对象为化名) 见习记者 余冰玥 记者 夏 瑾年轻人与父母的不可解出游矛盾当真“不可解”吗?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11-07 09:52:24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山东济南:多举措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
- 《經濟學人》拉丁美洲「貝優」專欄告別於多事之秋,映照出大英帝國的落日餘暉
- 學測國寫題目〈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令我感到憎惡,因為這是一個獨厚少數考生的命題
- 反身自照:攝影互文創作解讀的多重意涵與常態氾濫
- 从业40年接触到最好的菜心!名厨大赞连州菜心,邀请食客过大年
- 「88會館案」檢方查扣現金4811萬多元、泰達幣2億,主嫌郭哲敏20筆不動產也遭聲請扣押
- 【影評】《巴比倫》:《樂來越愛你》音樂劇時代的「前奏」,致敬默片風華的有聲告白
- 韓愈、屈原這些國文課本常客,其實都與台灣日常有著非常強大的連結
- 「新品推荐」氧化乐果、林丹等农残新品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 豐田汽車拋出構想建立「新電動車平台」,未來是否與鴻海「強強聯手」引發市場熱議
- 随机阅读
-
- 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2019年 第42、43、44号公告 标准物质推荐
- 蔡英文內閣改組新人事:林佳龍點頭接任總統府秘書長,陳明通請辭國安局長
- 香港中聯辦易帥,「強硬派」鄭雁雄接任
- 烏東蘇勒答爾戰況激烈死傷慘重,俄軍副指揮官訪白羅斯恐從北進攻烏克蘭
- 安徽芜湖:开展春节食品安全治理
- 《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拒絕時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讓對方持續抱有希望
- 《一道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追求不止政治的理想未來
- 朱家安:明明懷孕生產的風險更大,為什麼這麼多人相信「墮胎傷身體」?
- 山西45家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比武”
- 普亭、俄國富豪與中國企業家,世界經濟論壇的常客為何消失了?
- 初三寒流來北台灣下探7度,午後估省道車流增多,主要幹線4路段易塞
- 「爆料公社」遭網友質疑為中資、投審會喊查,但「BLC」真的是香港公司嗎?
- 凤阳推动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常态化_
- STEAM教育給台灣啟示(上):重新定義師生關係,從教師的單一主體性轉化為互為主體性
- 鴻海未經許可轉投資紫光遭罰千萬,童子賢猜測出清持股與地緣政治、產業變遷有關
- 杨军在市委常委会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上强调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的实际成效
- “夺命”蜱虫怎么破?
- 德文、粵語、普通話的語氣助詞,都很難學得精
- 【小說】高銘《催眠師手記》選摘:人格分裂的人無法被催眠,這是個令人非常頭疼的問題
- 以中國學術期刊文化迂腐化為例,提醒台灣必須確保健康審查文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