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疫情、環保護藝戰爭和接踵而來的團體通膨已經是博物館/美術館在2022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了,但倡議團體的蕃地球攻擊是如此猝不及防,那一罐罐蕃茄湯油漆彷彿打在我們臉上,茄湯強迫逼得我們必須正視機構何其脆弱的們保事實。
2022年5月,術與述讓一名偽裝成老婦人的保護男子在羅浮宮對著《蒙納麗沙的微笑》丟蛋糕時,大家還在暗笑其創意,擇這種論沒想到我們很快就笑不出來。人非倫敦科陶德畫廊的環保護藝梵谷《桃樹開花》、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的團體波提且利《春》連番受擊,高潮隨即來到倫敦國家藝廊的蕃地球梵谷《向日葵》,當時洗版洗得鋪天蓋地,茄湯強迫但不是們保終點。
10月27日,術與述讓一位倡議者把頭黏在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玻璃,另名倡議者將湯從頭與畫之間灑下,並大喊:
「你感到憤怒嗎?當你看見地球被破壞時,那種感覺在哪裡?」
這波抗議以環保團體為主,其行動總以食物或顏料潑灑在藝術品之上,或是將人與藝術品黏著,以此呼籲人類正視如今面臨的氣候變遷與災難。部分宣言亦將糧食和資源危機納入宣言,諸如潑灑《向日葵》的兩位倡議人士就大喊:
「什麼是更有價值的?藝術還是生命?(這些畫)比食物更有價值嗎?」「數百萬寒冷、飢餓的家庭甚至連一罐湯都買不起。」
而在德國巴貝里尼美術館所收藏的莫內《乾草堆》被馬鈴薯泥攻擊時,倡議者則是大喊:
「如果在未來我們需要為資源而你爭我奪,這幅作品將沒有任何價值。什麼時候你們才會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