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搭車好無「柱」:台北捷運擬取消車廂立柱,為了增加空間反讓乘客陷入危險?

文:潘姵安(國北教大語創系學生)

日前,搭車台北捷運為了增加車廂內空間,好無宣布將擬取消車廂立柱,柱台目前僅改了中和新蘆線兩班列車的北捷第二到第五節來試辦,此消息一出,運擬引起了許多網友熱烈討論,取消在LINE Today網路投票中更是車廂超過半數不贊成,拆與不拆形成兩派對立。立柱做為一個捷運族,為增我認為立柱不應該拆除,加空間反但可以減少設置的讓乘入危數量,然後多增加座椅旁跟車門側的客陷扶手。

台北捷運四通八達,搭車幾乎是好無雙北的交通命脈,北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柱台當月載客量達到5855萬5890人次,平均一天195萬1863人次。一到上下班尖峰時刻,車廂內湧入大量乘客,常常擠到水洩不通,北捷宣布擬取消立柱的消息,要仿照如首爾、新加坡的地鐵營運方式,車廂環型扶桿與手拉環都還保留,也在門口地板增加了「請往車廂內部移動」、「下車等候區」的宣導指標,這樣的措施一方面是提供攜帶大型行李、嬰兒車或輪椅的乘客方便進出,另一方面能增加更多載客量,地板的宣導標語也可以讓即將下車的乘客事先待在該區域,避免推擠。

關於捷運車廂門口的立柱要不要取消這個議題,在LINE Today上有一個投票,截至10月29日,有4575票不贊成、1350票贊成、987票沒意見,分別佔66.19%、19.53%、14.28%,可見超過半數的民眾都還是認為立柱有其必要性。

支持拆立柱的網友們表示說,「進門有柱子,大家就都卡在門口不走進去了啊,沒柱子才是正確的」、「這樣門口才不會站一堆人」,再加上很多乘客並沒有準確的使用立柱的功能,反而將其霸佔或是在上面玩耍,比如之前在Dcard上就有一名女網友指出人潮眾多時,偏偏就有人會將整個身體靠在立柱上,導致想握的人沒辦法握,作勢要扶也只會得來對方一副故作冷漠的姿態,此文一出立刻引來許多網友表示同感,分享像是手被別人的背擠掉或壓到,甚至還會有乘客用屁股夾住桿子當靠背,導致其他人沒辦法握的狀況發生。

另一則案例則是小孩將立柱當成遊樂設施,目擊民眾看見兩名約3-4歲的小孩不斷在桿子上滑上滑下,儼然將其當成遊樂場,而家長也只是唸了一兩句,沒有行動去阻止,立柱的存在確實也讓許多人痛苦。

而覺得立柱不該拆的網友們則認為,「沒有那根站中間還不好站,有時列車加速或過彎有點怕怕的」,更有人戲稱「搭車好無『柱』」。身為一個長期通勤搭捷運公車的台北市民,每天都會接觸到捷運,立柱的存在對我來說挺重要的,首先在擁擠的車廂中,經常會被擠到遠離扶手的位置,只能靠平衡感或是扶住車門,抑或是剛好卡在正中央,捷運剛啟動的加速作用力會讓人歪倒,如果沒有中間立柱的話,容易會變成推骨牌。

前幾天搭車我就曾見過上車後,明明車廂內人滿為患,卻還有乘客不願意抓立柱或拉環,在捷運加速度之下,他直接重心不穩摔在我朋友身上,而朋友則歪倒撞向我,我又不小心推擠到旁邊的女士,當事人一邊不停向我們道歉,一邊乖乖抓上了立柱。除了一般乘客,對身高不夠的小孩或是手無法抬高拉到拉環的老人來說,扶握立柱是他們可以保持平衡的一個選擇,畢竟也不是每一次上車都有位置坐或是欄杆可以抓。

總結來說,立柱對捷運車廂來說有其必要性,儘管有部分未正常使用立柱功能的乘客,但大體來說立柱仍然造福著真正需要的乘客,所以不應該全面拆除,而是應該改成部分拆除,然後拆除的車廂可以多設置扶手以因應乘客需求,攜有大型行李廂及娃娃車輪椅的乘客,可以移至有拆除立柱的車廂,畢竟有此需求的乘客仍然為少數,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仍需以大部分人的需求為主,而針對少部分的群族做適當調整,立柱全面拆除反而是本末倒置,讓更多弱勢族群陷入危機。

延伸閱讀

  • 博愛座爭議、電扶梯停走、24小時營運?是時候該決定台北捷運的未來了
  • 雙北捷運步行熱量地圖:文湖線從頭走到尾,能消耗6.5杯珍奶的卡路里
  • 北捷車廂的「失衡」擁擠是個人私德問題,還是設計不良所導致?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