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浓缩教学精华,助力高效学习
微课适合学生用碎片化的浓缩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它像一个资源超市,教学精华学生们可以随时在其中获取知识。助力同时,高效微课又将大量知识浓缩在较短时间内,学习集中传达了制作者的微课思想和观点。 ——邢建平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 近日,浓缩山东省教育厅官网公示了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拟授奖名单,教学精华包括山东大学、助力山东师范大学在内的高效多所高校入围。 近年来,学习微课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微课发展,成为教学改革的浓缩重要手段。那么,教学精华什么是微课?微课有什么特点与优势?未来微课应该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短、精、趣是微课的主要特点 什么是微课?不同专家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微课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认为,微课是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我国微课创始人之一、佛山正高级教师胡铁生则认为,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专家们虽然对微课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对微课的核心内容却看法一致,那就是其“短、精、趣,阐述一个小问题”。 作为“舶来品”,微课最早被美国的可汗学院采用,该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录制的微课一度风靡全球,衍生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学生在家完成学习,课堂则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这也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积极开展了微课资源建设。 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启动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自此,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高校微课大赛,标志着国家对微课的大力推进。 而在山东大学,微课落地已超过十余年。早在2009年,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山东大学建设了49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微课成为竞赛推广与案例分析的重要载体,而教师和学生则是微课的“主角”。 不同教育阶段的微课有所差别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微课在基础教育(中小学)阶段的落地形式与高等教育(大学之后)阶段仍有所差别。具体而言,前者微课的时间大多在10分钟之内,而后者微课的时间则相对灵活。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小学教师徐胜娥是微课的坚定支持者。在教学中,她会时不时利用微课帮助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徐胜娥说:“小学生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0分钟,几分钟的微课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温习学科重点、难点知识。一节微课的视频可以同时在几个班播放,大大减轻了老师们的教学负担。” 在山东大学环境学院“指尖微课”系列课程中,一节微课的时长从10分钟以内到十几分钟甚至20分钟不等。此外,2022年9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举办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的通知》,将微课视频的时长设定在10—15分钟,并要求选题尽量“小而精”。 在采访中,记者分析了山东大学2017年至2021年获奖的微课发现,除了上述提到的特点外,获奖的微课还都具备“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等特点。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邢建平认为,问题导向、目标管理、价值赋能是微课的三大作用;而事、理、情是微课的三大特色,即故事导入,挖掘故事里的道理、方法,让学生们产生共鸣、共情。 当前,新媒体、新资源、新课程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微课的推广和发展。邢建平认为,微课适合学生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它像一个资源超市,学生们可以随时在其中获取知识。同时,微课又将大量知识浓缩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传达了制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未来微课发展还需从四方面努力 如何设计微课?黎加厚认为,线上的微课和线下的课本之间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教材。基于此,他将微课的落地分为四步,即分析、设计、制作、评价。具体而言是,分析学生教材,挑出难点、重点,用于微课制作;设计出受学生喜爱的、具有创意点的微课;在微课制作环节,利用技术手段将创意落地;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微课进行评价。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我国的微课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还存在着不够短小精悍、技术支撑力不足以及缺乏互动等问题。 “微课冲击着现有的教学模式。”邢建平表示,人人都可以成为微课的制作者,从这一点上来看,未来微课制作是没有“门槛”的。但如何做好微课,让它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呢? 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曾给出4点建议。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微课学习平台,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微练习和互动答疑等辅助模块,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二是提升微课录制技术,把微课录制技术进一步简单化,使教师可以在几分钟内掌握录制技术,把录课变成一种乐趣。三是加强资源开发,提倡共建共享,利用微课把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送到更多的中小学中,弥补落后地区师资缺陷、资源匮乏的问题,并逐步建立一个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四是加强微课应用,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积极研究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微课系统。 ◎记者 王延斌微课:浓缩教学精华,微课助力高效学习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2-13 08:52:24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抗癌神医”的网络舆论战
- 为建设“七个强市”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 首届泉州民俗节启动仪式在泉州古城举行
- 六安铁塔公司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 广西东兰全力保障“蚂拐节”食品安全
- “不打烊”的快递,更要有温度
- 《繁花》带火“红帮裁缝” 百年工匠精神延续时尚传奇
- 多地交通运输部门全力保障春运平安顺畅
- 北京海淀整治线上线下违规售卖烟卡行为
- 教育部:我国博士研究生超过61万人 成为高校科研生力军
- 泉州市领导调研东海中央活力区规划建设工作
- 警惕!燃气聚能环既不节能也不安全
- “绿满泉城”植树节活动在泉州市区滨海公园开展
- 数智时代来了,高校如何应对?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苏皖等地有雾和霾
- 安徽黄山风景区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
- 雅安中学新生军训圆满结束
- “冷经济”持续升温,吉林冰天雪地喜迎南方“小金豆”
- 泉州动车站送客区限时5分钟通过!泉州交警最新提示
- 第二届世界科技卫浴招商博览会圆满收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