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真的更加健康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导读 近年来,无糖伴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饮料提高,日常饮食中过量摄入糖分的真的专危害日益被重视。于是更加,以无糖饮料为代表,健康琳琅满目的听听无糖食品乘着这股风潮占... 近年来,伴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无糖提高,日常饮食中过量摄入糖分的饮料危害日益被重视。于是真的专,以无糖饮料为代表,更加琳琅满目的健康无糖食品乘着这股风潮占领了不少人的味蕾。 许多消费者、听听尤其是无糖年轻的消费者认为,这些无糖饮料既有着不错的饮料口感,同时又因为“零糖”“零脂”“零卡路里”,真的专所以“光喝不胖”。无糖饮料是否真如广告宣传这样健康?畅饮无糖饮料是否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为此,人民网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进行了专访。 既然“无糖”为何还有甜味? 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不高于0.5克,能量低于17千焦,热量小于4千卡,就可以被称为“无糖”。 “饮料标签上的‘无糖’‘零卡’,不等于不含糖,也不等于没有热量。”母义明进一步表示,此类产品虽然不添加常见糖类,但极有可能添加了代糖等甜味剂。据介绍,代糖分为天然型代糖和人工合成的代糖,市面上常见的就有赤藓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这便是“无糖”的饮料中甜味的主要来源。 无糖饮料是否更加健康? 关于无糖饮料是否真的更加健康,一直是网友争论的焦点。对此,母义明认为,对于无糖饮料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相对于真正含糖的饮料来说,无糖饮料确实更健康一些。”母义明解释道,作为食品添加剂,代糖的甜度虽然远超蔗糖,但在产生甜味的同时基本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的热量,“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喝含糖饮料,血糖可能在3至5分钟内就会骤然升高,而无糖饮料就不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无糖饮料确实更有利于对糖摄入的控制。” 母义明表示,对于甜味的喜爱是人之常情,因此商家在饮料中添加甜味剂也无可厚非,“至于这些甜味剂安全与否,关键看使用的甜味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按国家标准添加的话就不需要担心。” 无糖饮料能否“敞开了喝”? 不过,母义明也表示,长期大量饮用无糖饮料对人体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只是偶尔喝一两瓶自然不会有问题。但凡事都讲究适度,长期无节制地饮用这类饮料、摄入大量代糖的话,可能会导致大脑误以为糖已经进入人体,从而刺激胰岛素迅速分泌,长此以往将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因此,许多人在平日的膳食中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糖分摄入,追求“无糖”“零卡”也日渐成为新的风尚。 对此,母义明也特别提醒广大民众,糖仅仅在摄入过量的情况下才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这些负面影响也不能单纯地说是糖直接造成的。“糖是人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如果摄入不足,也会导致肌肉无力、反应迟钝等问题。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母义明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点亮“夜经济”与民宿潮流:肇庆德庆县以精品技能培训项目带动就业新飞跃
- 天下財經週報:返鄉自駕,荷包不會大失血|天下雜誌
- 汉阴:做实派驻监督 助推医疗领域作风建设
-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发布 上海连续四年居首位
- 丁仲禮將出席巴黎和平論壇及有關活動
- 湖北小龙虾已销往全国360多个城市 每天销量650吨以上
- 点烟器也有大讲究 使用点烟器需要注意什么?
- 停车不拉手刹坑了娃 如何保障其乘车安全
- 对症治疗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男子经营橱柜订制收走数万元定金 “关门大吉”玩失踪
- 本週你錯過的:台灣大震為什麼倒的都是大樓?股災為何蔓延?|天下雜誌
- 今天走铁轨 明天坐火车
- “驻扎”抖音直播间,德庆贡柑全网热卖
-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决赛举行
- 大科学装置“夸父”首次亮相
- 统计局:中国石油储备达3197万吨
- “二次放号”存隐忧 如何减少注销手机号的风险?
- 美國大賭局來了!經濟學人:聯準會加速升息,可能是錯的|天下雜誌
- 公安部:多项高频户籍业务实现全国“跨省通办”
- 江苏泰州开展粮食流通领域专项检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