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核心观点:传统的理响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顺应自然、中国至上中国转变保护生态的人民人自然和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现生才能迎接更广阔的代化未来。与此同时,发展方式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促进相较于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谐共建设目标,我们仍有不少差距,理响决不能有懈怠松劲的中国至上中国转变想法,必须持之以恒、人民人自然和攻坚克难、式现生锲而不舍、代化久久为功,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这一重要特征,并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细颗粒物浓度(PM2.5)历史性下降到29微克每立方米,重点城市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除此之外,全国完成造林5.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如今,我们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长江干流上,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连珠成串”,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中国向全球提供了5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变为现实。 这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国上下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提出“双碳”目标;从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到践行“光盘”行动、推行垃圾分类……我们做的每一步,都在实实在在地朝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方向迈进。 事实证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竭泽而渔、只顾眼前的路子走不通了,只有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迎接更广阔的未来。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较于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我们仍有不少差距,决不能有懈怠松劲的想法,必须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然,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不是单纯地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而且,高质量发展也包括多个维度,需要以全新的发展优势作为稳固的支撑。因此,要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文化与科技创新等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更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秘笈”。(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 最近发表
-
- 春节假期安徽省或有雨雪登场_
- 《我扛得起水泥,扛得住人生》:從學徒、小工、半技,到師傅熟成期,學功夫沒有偷吃步
- 民調:香港人關心政治程度,創8年來新低
- 川普被捕假照片、與拜登互罵深偽錄音⋯⋯有心人士利用AI製造政治假象,美2024年選戰掀隱憂
- 首部“年花”贺岁微短剧,《父爱如兰》开机!
- 《外語腦升級革命》:你聽過「外語三八法則」嗎?依初、中、高級選擇該背的單字
- 越南與菲律賓對南海主權歧見難解,中國恐趁機擴大侵略活動
- 極端氣候頻現,號稱「沒有地震和颱風」的馬來西亞還能是安居的國度嗎?
- “五一”假期预计中国口岸日均出入境176万人次
- 《樂來越愛電影配樂》:片尾曲分為Ending Music & Ending Credits,二者有何不同?
- 随机阅读
-
- 做强特色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
- 中國-中亞峰會不是要跟G7打對台,但背後地緣政治意義仍不容小覷
- GRE考試時間砍半不到2小時,為何愈來愈多美國研究所不再視入學考試為必須?
- 【小說】崑崙《末日森林III》選摘:松雀的刑求方法很單純,採用古代的凌遲酷刑,用手術刀剜下一片片的肉
- 金力调研凤阳和美乡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_
- 訪問120位哀傷輔導案主,十句最令人受傷害的「安慰說話」
- 颱風瑪娃轉中颱最快29日發布海警,台灣各地留意強風長浪
- 把單純校園當成自己的極樂後宮,這種「情慾流動」的狼師到處都有
- 绣花行动进行时,描绘好社区新图景
- 聯發科與輝達強強聯手發展電動車「智慧座艙」,要將小晶片技術發揮到極致
- 川普被捕假照片、與拜登互罵深偽錄音⋯⋯有心人士利用AI製造政治假象,美2024年選戰掀隱憂
- 「砲聲琅琅」台灣火器超簡史:19世紀台灣戰國的最高潮,槍砲已經是標準配備
- 这届年轻人:送妈妈礼物得走心
- 共和黨新州初選 川普民調領先、海莉最後一搏
- 國民黨議員控立委賴惠員論文涉嫌抄襲,中正大學將啟動調查
- 美國伊利諾州451名天主教神父性侵1997名兒童,檢方消極處理是「不願再揭開兒童的傷疤」
- 最美“逆行”列车长与列车里飞出的“战疫”之歌
- Netflix抓台灣「寄生帳號」QA:哪些情況會判定為非同住者?旅遊或出差怎麼辦?
- 《你不是不會做事,是不會說話》:說話方式反映一個人內在的同時,也形塑了人心
- 民進黨艱困選區鎖定「Y+DPP」,3原則徵召或策略合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