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酥瓜,特色品牌的靓丽名片
2.5公斤,潘集酥瓜70元!特色5月10日,品牌片潘集区“鑫农小哥”网店通过顺丰快递,丽名将第一批150件“代楼”酥瓜空运发往北京、潘集酥瓜上海、特色广东…… 迎着初夏的品牌片暖阳,潘集酥瓜如期上市!丽名近年来,潘集酥瓜潘集区以发展酥瓜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重点,不断培育壮大酥瓜产业,品牌片“潘集酥瓜”也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丽名在增加了群众收入的潘集酥瓜同时,也促进了特色农业的特色发展。小小酥瓜已经发展成潘集区的品牌片“大产业”,打出了淮南特色农产品一大“金字”招牌。 品牌打造,结构调整硕果累累 香、甜、脆、酥!作为沿淮地区的特色瓜果,潘集酥瓜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从2005年的10亩试验田起步,到如今的1.5万亩覆盖;从5角钱一斤的低价销售,到8元钱一斤的各地抢购;从一亩小麦400元纯收入,到一亩酥瓜6000元纯收入……潘集酥瓜带来的不仅是产业机构的调整,更是理念的创新。 2018年,“潘集酥瓜”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又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潘集酥瓜”荣获国字号认证,进一步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和市场价值,潘集区将“潘集酥瓜”证明商标授权给6家合作社,推动了潘集区酥瓜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围绕酥瓜产品标准及育种、育苗、生产、采收、包装等生产全过程,潘集区先后主持制定《潘集酥瓜》等地方标准5项,推广面积15000亩,实现了酥瓜的标准化生产,创建酥瓜标准园、标准化示范区3个,面积4000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徐州等各大城市及本省周边城市。在合肥农展、上海农展上等展销活动中,“潘集酥瓜”也是好评如潮。 从地方农业部门的探索,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确立……潘集酥瓜已经成为淮南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科技支撑,特色农产品驰名江淮 “我承诺:自觉遵守管理规程,严格按照栽培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把好生产、施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在泥河镇黄圩村,陈超签下了承诺书,正在办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的使用。作为潘集区最大的酥瓜种植大户,他的50多亩酥瓜已经上市,供不应求。 潘集区与安徽农业大学在合作组建酥瓜产学研联盟的基础上,启动潘集酥瓜特色试验站建设,组建安徽省酥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年来,围绕“推动酥瓜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构建“1+1+N”的服务模式,开展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工作。初步建立了潘集酥瓜分子条码,培育酥瓜新品种7个,获得省级科技成果3项。 2010年起,潘集区连续举办了7届酥瓜种植能手大赛。2018年起,我市已举办了2届潘集酥瓜节暨潘集区特色农业产业促脱贫攻坚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潘集酥瓜品牌的影响力。 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潘集区打造许家岗等以酥瓜为主要产品的特色精品园区,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相结合,使市民在休闲、采摘的过程中感受酥瓜的魅力。 脱贫攻坚,小小酥瓜致富有望 “我的酥瓜不是瓜,是水果!”卢集镇戴庙村是潘集酥瓜的名产地。依靠种植酥瓜,贫困户戴宜军用3年多时间,将为女儿看病花去的20多万元债务都还了,如今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今年,他的6亩酥瓜,每亩产量5000多斤,一季酥瓜平均每斤可卖到4元钱。 在戴庙村,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扶贫工作队以酥瓜种植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传统散户小面积种植酥瓜向现在的大户集中连片种植转变,成立了3家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戴庙”酥瓜商标,利用扶贫资金40万元规划修建50亩酥瓜产业园…… 对于戴庙村贫困户胡永广来说,5个瓜棚是他脱贫致富的希望!同时,卢集镇还建成了城北村酥瓜扶贫产业园和戴庙酥瓜种植扶贫产业园,带动扶持8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目前,潘集区酥瓜年产值2.2亿元,瓜农户均增收1.5万元,酥瓜生产合作社、企业共28家,约3000户从事种植酥瓜,种植户涉及10个乡镇46个村3000户左右,从业人员近2万人,形成了酥瓜专业村、专业镇。2018年,潘集区利用项目资金在城北、戴庙、沟北等地建50亩连片酥瓜产业园6个,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 面积过万、产值过亿、誉满全网!“潘集酥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扬起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风帆。(记者 柏松)
- 最近发表
-
- “动车女孩”清明检修忙
- 《圖書館生滅史》:如今圖書館不再拒絕言情小說,更有網路專文教導館員如何推廣
- 戴資穎印度羽球公開賽攻守出色,直落二成功擊退中國女將陳雨菲奪冠
- 俄羅斯稱逾200名烏克蘭戰俘遭判刑;烏克蘭:已摧毀俄軍預警機及空中指揮所
- 传统与新潮的融合“烤”验 围炉煮茶缘何圈粉年轻人
- 台灣不缺席奧斯卡!台裔導演江松長紀錄短片《金門》入圍寫紀錄,反思美中台三角關係
- 《然後,你就中毒了》:在野外遇到虎頭蜂攻擊,當心蜂毒引起的過敏性休克,僅僅一隻蜂螫就可能讓人致死
- 「小草識別證」爭議白綠兩黨的回應都很不得體,可說是只看選舉、毫不關心道德
- “常回家看看” 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
- 第75屆艾美獎得獎名單:老牌、新秀影集傳承,《繼承之戰》《大熊餐廳》《怒嗆人生》成最大贏家
- 随机阅读
-
- 消费商圈国家标准研制工作落地海南
- 不做職涯規劃分析、不知熱情志向的我,為何不會因此感到焦慮和迷惘?
- 《協作原則》:就跟欠卡債一樣,對衝突保持沉默只會為團隊帶來「衝突債」
- BMW i智慧電能生活圈, 給你最便利與智慧的未來生活
- 二硫化碳中对二甲苯溶液标准物质:满足高标准实验需求
- 每個人都需要黑暗中的一點微光:靈感來自真實刑事案件,Disney+ 2023話題之作《台灣犯罪故事》
- 《數之軌跡Ⅰ》:「學以為用」的墨子 vs. 「演繹科學」的亞里斯多德
- 僅僅是改變對待衣物的方式,就能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伊萊克斯 x Rave Review
- 粤港澳大湾区羽毛球青少年公益训练营结营
- 台灣生成式AI的年度盛會!TNL Mediagene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將共同舉辦生成式AI週
- 日本團隊成功從蕈類提取「菌絲漿纖維」,有望製成皮革、包材等永續性原料
- 一圖看懂微電腦瓦斯表:一遇異常自動遮斷最聰明,外加三大好處超貼心
- 男子到论坛寻《王者荣耀》打折游戏点券 被骗5000多元
- 減肥的人可以吃火鍋嗎?注意「湯頭、食材、醬料」三大關鍵,享受美食也能無負擔
- 紐西蘭新創公司研發「廢木屑提煉石墨」,盼成鋰電池替代原料降低對中國依賴
- 「極致的餐酒」──燗酒:日本酒從加熱方式到盛裝器具,都是影響口感的關鍵
- 北京延庆查封“山寨”饮品店“蜜雨冰城”
- 這十種食物正在緩慢地傷害著你的腎臟,第一名竟然是「台灣國民飲料」珍奶?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 】疫後生鮮新經濟生態系 — 搶攻即食潮,揭開爆款商品打造公式
- 喀麥隆成全球第一個接種常規瘧疾疫苗國家,世衛盼減少致死率、挽救50萬名非洲兒童性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