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國際社會為實現綠色能源發展及2050年淨零轉型目標,紐西日趨重視電動車(EVs)產業的蘭新鋰電料降發展,眾多國家及業界對此積極開採、創公池替取得金屬元素「鋰」(lithium)以作為電動車可充電鋰離子電池(lithium-ion batteries)的司研石墨重要原料。
然而,發廢另一種構成鋰離子電池的木屑重要材料石墨(Graphite),由於主要生產國中國實施出口管制而造成全球石墨短缺風險,提煉美國及歐洲諸國亦意識到,盼成其在石墨等電動車所需原料的代原低對供給上過度依賴中國,因此西方世界亟欲建構自身的中國電動車供應鏈以及研發替代性負極原料來取代傳統石墨,同時也降低對中國石墨的依賴仰賴。
美國能源科技媒體《Clean Technica》指出,紐西中國開採全球約60%的蘭新鋰電料降天然石墨以及生產69%的合成石墨(Synthetic Graphite),而全世界幾乎所有用於鋰離子電池的創公池替純石墨是由中國精煉而成,該現況也讓多數國家意識到,司研石墨若無法有效獲得該重要原料,將對國家的淨零排放目標及電動車產業利益帶來嚴峻考驗。
為解決當前困境,紐西蘭新創公司CarbonScape著手研發新型的負極材料技術,欲將木屑等林業廢棄物提煉成「生物石墨」(Biographite),以此作為中國石墨的替代原料。
CarbonScape如何把木質廢料轉化成石墨?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CarbonScape新創團隊採用熱裂解(Pyrolysis)技術來製成生質燃料,木屑在熱裂解的過程中會形成生物炭(Biochar),這類富含碳的材料在加工後能轉化為原始型態的石墨,研製團隊隨後只要將石墨進行塗層及純化,便可獲得構成鋰離子電池負極所需的高純度石墨。
該新創公司創辦人威廉斯(Ivan Williams)對此表示,其團隊現階段能用7噸的乾木屑生產出1噸重的人造石墨,且由於在伐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疏伐木及枝梢廢材,這些木材便能成為CarbonScape生產石墨的重要材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