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承父遗愿 连续五载返回祖籍地南安石井义诊
原标题: 台胞承父遗愿 连续五载返回祖籍地南安石井义诊 台胞承父遗愿 连续五载回乡义诊 卓播儒细心为村民看病 (受访者供图) 海峡网讯(泉州晚报记者陈灵 黄耿煌)14日和15日上午,台胞一天半的承父时间里,南安石井老港村一幢老房子门庭若市。遗愿义诊“今年是连续第5年啦!”70多岁的载返林阿婆说,他们都是回祖来找卓医生看病的。林阿婆所说的籍地卓医生名叫卓播儒,是南安台湾“卓家泉安堂老铺”的负责人,卓家第六代传人。石井为秉承父亲遗愿,台胞自2015年起,承父卓播儒总会携家人从台湾返回祖籍地石井,遗愿义诊在父亲卓传铭生日当天,连续在父亲留下来的载返老房子里为乡亲义诊。今年,回祖共百余名村民受惠。他的儿子、卓家第七代传人卓掌晞目前正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亦请假来到石井。卓播儒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会将义诊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村民慕名而来 夸赞医术精湛 老港村的这幢两层半砖石结构房墙壁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纪念传铭公112岁冥诞中医义诊”。海报下的告示于12日便张贴好,提醒村民此次义诊的具体时间和预约挂号人数。拿到预约号的村民坐在门口处的椅子上有序排队候诊。庭院一边还搭起帐篷,提供茶水供大家饮用。 卓播儒则坐在屋内的“看诊区”,为村民号脉看诊。14日上午,60多岁的卓老伯早早地拿到号,坐在诊桌前讲述自己的病情。听完后,卓播儒细致了解他的职业、饮食,询问睡眠和排便情况,并查看舌头颜色,“中医要详细地认知病人的情况,了解身体的失衡情况,从而更精准地为病人调整平衡。”随后,他引导卓老伯趴在推拿床上。卓老伯的脸并未直接接触推拿床,而是隔着一块粉色的一次性棉布。他用熟练的手法开始帮卓老伯推拿按压。看完病,他会工工整整地写好处方,并为病人讲明病情和医治方法。 记者了解到,前来就诊的村民有的是“老朋友”,连续多年来看病,有的听闻卓医生医术高超慕名而来。说起卓医生,村民无不夸赞他“人好”、“细心”、“医德医术都高”。 父亲心念家乡 子承父愿服务乡亲 卓播儒说,他出生在中医世家,传承历经200年,传到他已经是第六代。父亲卓传铭18岁就继承祖业,早年举家迁居台湾新北市,开创“卓家老铺”药号,设立“泉安堂中医诊所”。除了开药铺和诊所,父亲还任教于台中医药学院,1988年退休后将药铺传给他。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便潜心学习中医。同时为了让医术更加精湛,他还只身来到祖国大陆,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2007年,101岁的卓传铭去世。“父亲一直非常想念家乡,常心悬故乡亲友的健康,希望子女、儿孙用医术为家乡作贡献。”2015年,卓播儒选择父亲生日这一天,带领家人、医馆人员来到老家开始义诊活动。他说,“泉安堂”的名号意指老家泉州南安,也意指“泉水活流生生不息,安人济世日进无疆”,意思是子孙延绵不息、救世济人、学无止境。“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们会将义诊活动持续办下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西东兰全力保障“蚂拐节”食品安全
- 流量意想不到的非主打單曲,Daniel Caesar分手後仍存在的掙扎喊話!
- 決勝局逆轉勝!戴資穎擊落韓國球后安洗瑩,拿到世界巡迴賽年終冠軍戰門票
- 法國國寶級歌手哈蒂罹癌多年求死,致函總統馬克宏再掀安樂死辯論
- 单车骑行近来掀起热潮 骑行运动成为城市新风尚
- 鋒面來襲「凍」到受不了?適量食用九種食物,讓你化身行動暖爐
- 《我不想活得正確,只想活得像自己》:即使生命是團渣,我都能是個越分手、過越好的女人
- 行人路權與汽機車路權的鬥爭,讓《帝王條款》畫作爭議成為民眾正反意見的發洩點
- 张铺镇组织机具助农抗旱促丰收_
- 血庫告急真相解密:缺血缺到手術延後,血漿用量是日韓三倍⋯⋯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為何仍鬧血荒?
- 創造高效斜槓人生、平衡工作與生活,現在就能開始的2個好習慣
- 每年年底的熱議話題:年終獎金怎麼發才正確?齊頭式、績效制度又有哪些優缺點?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 法國女學生拿刀揚言殺老師,校園暴力教師自危;課堂展示裸女畫惹議,法教師憂人身安全發起罷工
- 2024立委選舉:中投4個立委選區激戰,年輕選票成決勝關鍵
- 出拳「慣犯」情節重大,勇士隊Draymond Green被聯盟無限期禁賽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父母是「奉獻型人格」,孩子會有多苦?他們所謂的「奉獻」,其實是一種施壓、甚至虐待
- 不像地面有基地台與完善網路設施,飛機上的Wi
- 無法出國的後疫情時代,就用Google街景來回憶過去的旅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