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父母是「奉獻型人格」,孩子會有多苦?他們所謂的「奉獻」,其實是一種施壓、甚至虐待

文:高浩容(哲學博士,父母奉獻奉獻前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型人著有《小腦袋裝的格孩大哲學》、《寫給孩子的多苦待哲學思維啓蒙書》等著作)

1.

你認為這個世界是好人多,還是其實壞人多呢?

在我的兒童哲學課堂,這是種施至虐一個每學期都會和學生討論到的議題。多數孩子都認為好人比壞人多,壓甚但在我們探究這個課題的父母奉獻奉獻過程中,總會牽涉到另外兩個很重要的型人相關問題: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好人,什麼是格孩壞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好人的多苦待定義是模糊的。我們好像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其實但當我們仔細深究,種施至虐我們會發現自己壓根沒想清楚。壓甚

就像中世紀哲學家聖.奧古斯丁談到時間時說的父母奉獻奉獻:「當我們不去說時間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好像都知道時間是什麼;但當我們開始去說時間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卻發現我們對時間一無所知。

除了去定義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另外一個課題也是孩子們討論激烈,並且沒有一個固定答案的,就是:「假如我們已經為『好人』下了一個定義,那麼我們要如何調查,才能得出一個真正客觀的數據來確知好人比壞人多?」

如果沒有經過客觀論證,那麼我們所謂「好人比壞人多」的說法,不過是一種獨斷,而這個獨斷很可能是錯誤的。

這還挺可怕的!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很多的理解都是獨斷的,等於我們多數時間都活在虛假和謬誤中,而這些虛假和謬誤卻不見得由別人造成,而是出於我們自身的認知不清,是我們自己欺騙我們自己,是我們把自己沈浸在一個充滿謊言的大水缸里,卻捨不得出來。

2.

有一種人,你很難說他是好人,但你也絕對不會說他是壞人,這種人就是具有所謂「奉獻型人格」的人。

談到「奉獻」,在我們的華人文化圈,奉獻似乎是一種美德。熱衷奉獻,基本沒有人會說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瞭解的是,一件事情沒有人說他不好,不等於他就是好的,而一件好的事情,也不等於人們就一定要去做。

比如有人溺水了,而一位願意下水去救溺水者的人,他是個好人,他做的事情也是好事,但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去做,因為這需要一定的能力,且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實現。

又好比某些家庭的長輩特別樂於助人,樂於助人到什麼程度呢?他看到路上有乞丐,他一定會給錢,別人有困難向他借錢,他基本都會借,結果有的時候他自己的孩子需要買一些文具,或是娛樂花消,他沒有辦法滿足他的孩子。

剛開始,他的孩子以為這很正常,後來通過和其他同學的交流,他的孩子才發現原來有些物質條件上的滿足,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一件事。於是這個孩子陷入了困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輕易得到滿足,自己的父母卻不願意這麼做,反而把資源花在別人身上?」

還有一個場面,在我成長的圈子中也看了不少。我從小到大,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出生教師世家,有些老師特別有犧牲奉獻的精神,他們願意花大量時間,在表定工作以外給孩子補課、家訪,提供各種協助。

他們對學生極其有耐心,卻忽視自己家的孩子,有時又反其道而行,對別人家孩子給予包容,卻對自己家孩子百般苛求。他們用來處理家中孩子困難的時間,比不上處理自己的學生。這導致有些出生教師家庭的孩子,他們反倒特別的叛逆。

我覺得他們的叛逆十分合理,因為父母沒有把他們當一回事了,他們只好用一些激烈手段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有些教師很清楚對待學生要用心,要關懷他們,要傾聽他們要對他們有耐心。奇怪的是,他們對自己家裡的孩子卻沒有投入同樣的時間和心理。

這些教師做的事情,某種程度上就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做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卻還是做了。我也納悶,他們生出來的孩子難道不屬於同個物種?難道他們覺得自己家裡的孩子不需要去關懷,去傾聽,並對他們有耐心嗎?

3.

奉獻型人格並不等於奉獻。

奉獻型人格的人談不上是什麼好人。我們有必要去澄清這一點,以免有些人以為自己在做好事,事實卻不然。奉獻型人格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和他人之間的關係是斷聯的。常人之間,彼此能夠打開通暢交流的管道,但對奉獻型人格的人,他們的管道被切斷了。

這就是奉獻型人格的人會對他人造成的負面影響,他們根本沒有好好聽別人說話,去回應他人真實的心聲,設身處地的去瞭解別人。

奉獻型人格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對外所謂的奉獻,其實是一種施壓,有時甚至形同虐待。

舉一個比較經典的場景,有些具有奉獻型人格的老人,他們會逼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肚子不餓,不想吃飯的時候,強迫他們吃飯;在孩子不冷,不想多加一件外套的時候,強迫他們多加一件外套。

總而言之,無論他們的孩子,如何三番兩次,真誠懇切的告訴老人,「我們不想吃」、「我們不需要」、「謝謝」!這些老人壓根「聽不進去」,這個聽不進去就是一種對他人感受的忽視,甚至是否定。

請問有人會喜歡自己的感受被別人忽視,會喜歡自己的感受被別人否定嗎!類似行為會讓人非常難受、不愉快,進而引發憤怒與衝突。

談到這裡,你就可以瞭解為什麼奉獻人格的人很容易把身邊的人都「趕走」,因為他簡直就是一個會行走的壓力製造機,誰跟他在一起,誰的自我就會被忽視,形同不存在。

所以表面上看,奉獻型人格的人好像在做一些對別人好的事,實際上完全不是如此,奉獻型人格的人無法打開自己去感受他人,與他人進行連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