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青春還鄉】開拓地方市鎮的延續命脈 ─ 甘樂文創林峻丞打造青年返鄉模式

林峻丞,青春過去數度在商業媒體上曝光,還鄉媒體對他的開拓故事簡介多半敘述如下:三峽知名傳統皂廠接班人,外出工作幾年後,地方的延運用其待過媒體圈的市鎮式行銷專業,與兄弟一同將家族企業轉型成為台灣本土之名手工皂品牌「茶山房」。續命鄉模

當時,脈─他帶著斗笠、甘樂挑著扁擔,文創籃子裡裝著自家手工皂,林峻在攘往熙來的丞打三峽老街沿街叫賣,一炮而紅,造青成功將茶山房品牌推上高峰。年返然而,青春他卻沒有繼續只走在這條他親手打造的還鄉成功道路上,讓自己隨之攀上高峰;反而放下扁擔,重新歸零,在人生上拐了個彎,原因是看到三峽青年的返鄉困境,選擇扛起這個更擔子:用教育,替青年鋪一條返鄉之路。

斷了線,分隔與家鄉的天

這並非他人生第一次拐彎,多年前,林峻丞離開台北職場回到三峽,才發現自己對從小長大的家鄉竟是「既熟悉又陌生」之感,這樣的驚訝是由於年輕時無論求學或出社會工作,他總是通勤北市與三峽之間,自認「從沒離開過家鄉」,直到那次的拐彎定居三峽工作,才驚覺對三峽其他人事物則全然陌生,所熟悉的,只剩國中小時期的老友們。

事實上,北市與三峽的地理距離並不遠,但心裡那段路程卻遙遠極了。彷彿斷了線一般,失去了與在地、人文、情感上的連結,正他所說如「發現自己不認識當地長輩與文史工作者時,我才察覺自己不瞭解三峽」。

這樣的「陌生」在那次人生拐彎去接掌家業的四年中,萌生了「重新熟悉」的芽,他看到三峽傳統產業沒落、毒品犯罪問題嚴重等現象,認為:「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只看到家鄉的問題、產業的沒落,那他只會期盼著長大後離開。」

或許,正是曾經這樣的驀然回首,林峻丞不願再讓「斷了線的疏離感」發生於年輕者們與家鄉三峽的互動上。

林01

的芽 Photo Credit: 林峻丞

自認沒離開過三峽的林峻丞曾對家鄉陌生,而這個陌生也為他萌生了「重新熟悉」的芽

從內在,儲存返鄉的發動能量

當時還在經營茶山房的林峻丞,開始關注城鄉發展不均衡議題,也留意到鄰國日本有不少鄉村亦存在產業沒落、年輕人口大量外移的現象,只有老人家才會留在當地。甚至日本方面的專家大膽預測,這樣的城鄉發展不均狀況若持續惡化,用不著多少年,整個村落都將進入「滅村」危機。

林峻丞不禁思考,自己童年的玩伴中已有超過一半者離開三峽,對青年世代而言更是返鄉路迢迢,生存大不易,如果不希望三峽或台灣的其他鄉鎮也走向「滅村」之路,那他該如何讓青年「願意」返鄉?

於是,林峻丞放下如日中天的家族事業,於2010年成立甘樂文創,協助三峽當地中小學透過基礎教育扎根,來取回並融入地方持續成長的活力。

為何要這樣做呢?「如果在成長階段就從教育著手,適度將地方產業與文化融入學習中,培養孩子們對在地文化的底蘊與認同感;那麼,在長大後,他們就會更願意返鄉了。」林峻丞明白,返鄉絕非僅僅聚焦在外在設施、人潮、商機、工作機會,而是該從內在儲存「在乎與認識」家鄉的發動能量。

林04Photo Credit: 林峻丞
儲存返鄉能量是整個三峽的事,因為無論男女老幼都是在地文化的一部分


體驗,讓青年三峽文化與工作非常棒 ─ 職人小學堂

就在五寮國小學校的攝影棚,林峻丞定期邀請在地職人走上直播台,接受學生貼身專訪,職人們有的是陶藝工作者、有的是粉線雕專家。而在同樣坐落於三峽的桃子腳國民中小學課堂上,職人們除了走進教室與學生近距離分享,學生更走進職人的工作室,直接學習當地工藝。

上述這樣深入校園的運作,正是甘樂文創推動的「職人小學堂」計畫,藉由串連在地文史工作者、工藝職人,並協助當地中小學設計課程,試圖從教育中播下種子,讓社區成為教室,讓文史工作者、工藝職人成為老師,讓學生真正成為三峽的一份子。

這也為孩子們栽植了日後願意返鄉的「種子」、培養返鄉深耕的「能力」,當然,也同步儲存返鄉的「發動能量」。

不僅如此,林峻丞與甘樂文創更打算走出三峽到桃園市復興區,展開「復興書屋」計畫。他們將帶領孩子創作繪本,除了讓他們更理解當地歷史文化,也期待讓他們從中培養提案、企劃、創作、出版甚至財務計算等核心能力;未來返鄉時,方能貢獻自身才能並翻轉社區。

復興區盛產水蜜桃,若孩子選擇留在家鄉擔任小農,林峻丞也希望訓練孩子勇於面對市場競爭,讓他們具備經營電子商務、社群、行銷以及生產履歷的能力,以避免遭受大盤商從中剝削。

返鄉之路,始於教育;當體制外的活水與體制內的生態交融,將替青年鋪設一條回家之路,並生成一股更強大的力量,推動台灣偏鄉與社區再造、再生。

林06Photo Credit: 林峻丞
職人小學堂將有關三峽在地職人帶進小學當中,從教育中體驗與裝備文化底蘊
林02Photo Credit: 林峻丞
為了讓孩子返鄉後能打開生活做準備,訓練孩子具備經營電商的能力,以便勇於面對市場競爭

世代鴻溝,返鄉青年的生存問題

不過,世代彼此不理解所劃下的那道鴻溝,卻也成為阻卻返鄉青年最嚴峻的生存考驗。

林峻丞曾經在籌建甘樂文創旗下新業務時,與新業務落成基地的房東產生爭執。雙方談判過程中,對方希望調高租金,他則向對方表達自己所做事業內容,希望能夠獲得更多一點的協調空間;沒想到對方卻無中生有,抨擊公益事業向外界募款的錢,都是流入創辦人口袋中,並因此認為高額房租屬於合理範圍。

「青年返鄉,一開始就會面臨生存問題。」他認為,資本門檻或許可以透過更好的商業模式,來解決青年返鄉創業議題;但世代鴻溝若持續加深,甚至演變成彼此對立,青年返鄉未來面臨的生存議題將更嚴峻。

「返鄉的核心是教育,若能從體制內教育著手,對整體社會更好。」但甘樂文創是體制外組織,這樣的改變力道是否足夠?他嘆了一口氣:「至少有在做,但如果能從根做起,情況會更好。」

採訪那天,林峻丞剛好開完一連串緊湊的會議,會議主題都是討論偏鄉、社區再造等議題,而他盡力在空檔中接受訪問。會議需求總是來得又快又急,他時不時被打斷,腦袋思緒在接受採訪「描述困境」與召開會議「解決困境」兩個主題間,不斷切換。

從對外推廣理念喚起大眾重視,到對內挽起袖子解決問題,即便忙得蠟燭兩頭燒,但他仍然「甘」之如飴,「樂」在其中

放下扁擔,並扛起教育扎根的重責大任,短短數年間,林峻丞的身份從「返鄉青年」轉為「在地青年」。現在的他彎下腰,正專心地鋪設一條返鄉之路,並期待看到無數個腳印踏上這條路的那一天。

林05Photo Credit: 林峻丞
從「返鄉青年」轉為「在地青年」林峻丞與團隊正專心且扎實地鋪設一條返鄉之路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

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
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