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中國半導體將反撲韓國?韓國《中央日報》分析三大理由

文:孫蓉萍

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中央韓國,最近貿易收支看起來不太妙。半導總計今年上半年,體將韓國出口僅較去年同期增加15.6%,反撲分析為3503億美元,韓國韓國而進口則大增26.2%,日報達3606億美元,大理整體貿易逆差達103億美元,中國中央為有史以來上半年的半導最高紀錄。

歸咎背後的體將原因,主要是反撲分析俄烏戰爭導致原油、天然氣等能源和原物料價格飆漲。韓國韓國不過,日報相較台灣今年1至5月原油進口值大增76%,大理仍有230億美元的中國中央貿易順差;反觀韓國則從今年4月開始,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貿易逆差,這是14年來首見,顯示韓國還面臨其他問題。

韓國對中國出口,逐年趨緩

其中,最值得關注者,根據韓國關稅廳資料,5月韓國對中國出口額為134億美元,進口額145.8億美元,竟逆差11億美元,這是自1994年8月、近28年以來,韓國對中國首見的貿易逆差,更是一大警訊。

分析韓國的出口對象中,最重要的市場就是中國,2021年在出口占比達到25%,如果加上香港,則達31%;因此與中國的貿易互動,也攸關韓國經濟表現。

韓國貿易協會的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指出,韓國銷往中國的產品有80%以上是中間財,但自2013年起,韓國對中國出口的增幅已經趨緩。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分析,2013年以前,中國製造業擴大生產和出口,因此積極從韓國進口中間財等產品;不過,2013年之後,從韓國出口到中國排名第1、2名的平板顯示感測器和汽車零組件,出口金額卻開始銳減,主因是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了。

尤其,去年中國進口中間財比2017年增加了50.3%,但從韓國進口的中間財卻只增加21.7%,顯示中國進口產品已快速轉換為技術高難度的產品,但韓國並未跟上。

目前,韓國對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品項是記憶體,但今年5月,韓國對中國卻首見貿易逆差。韓國貿易協會北京支部指出,5月中國出口到韓國的半導體金額比前一年同期大增40.9%,而韓國對中國出口第1名也是半導體,但是出口成長率只有11%,這正是出現逆差的主因。

c5fae862dda9676aa655552ff497c4ce11bd1828Photo Credit: 財訊

中國半導體業,反撲韓國

韓國《中央日報》分析其中的結構,認為近來中國半導體業出現三大趨勢。首先是半導體設計技術逐漸提升。根據台灣集邦公司調查今年第一季十大IC設計業者的營收,看到中國的韋爾半導體首次入榜,該公司主要產品是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中國IC設計公司超過1600家,正因應多樣化的需求。

第二是廉價半導體的「人海戰術」。三星和台積電在3奈米級的半導體開發競爭激烈,望塵莫及的中芯則努力生產舊型的晶片,去年中國IC產量為3594億顆,比前1年增加33%。北京大學韓半島研究所指出,中國現在半導體相關企業超過70000家,將來韓國說不定還要擴大向中國購買IC。

第三,用於人臉、指紋或語音辨識功能等深度學習的AI相關半導體,是中國的強項。中國的策略是,既然很難趕上英特爾等最新的CPU設計和三星的記憶體製造能力,不如就把力氣放在下一個利基市場。

展望下半年,除了俄烏戰爭外,台北大學經濟系兼任助理教授劉名寰認為,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可能讓出口倚賴中國的韓國受到影響。另外日圓貶值長期化,也將使韓國企業價格競爭力低落。韓國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先前預估,今年將出現147億美元逆差,這將是14年來首次出現全年逆差。

劉名寰指出,相較於韓國,台灣產品相對多元化,而且台商布局很深,製造業上中下游分工明確,都有組裝的需求。只是放眼未來,除了在技術上要不斷升級維持優勢外,也要分散市場。「過去強調零庫存的即時生產,以成本為唯一考量,疫情後更重要的是供應鏈如何不中斷,夥伴是否值得信任」。

更多《財訊》文章

  • 關鍵在7月!拜登的一部法案,牽動台美韓中半導體勢力消長
  • 亞洲半導體50大排行 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聯電擠入前10強

本文經財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供需拉警報!IC廠商庫存增、營收降,半導體下半年恐旺季不旺
  • 【專訪】韓國駐台代表:韓台共享民主理念,半導體業不是只有競爭關係
  • 拜登對外拉攏韓國加入「晶片四方聯盟」,對內力拚國會7月底晶片法案過關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