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什麼症狀適合「體外衝擊波治療」?有不能震的部位嗎?

文:好痛痛、什麼適合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很多網友來信詢問,症狀震說醫生建議他做體外震波治療(體外衝擊波、體外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衝擊rapy, ESWT),或是波治不能部位跟好痛痛說他做過震波治療等等。但許多人似乎不是什麼適合很清楚為什麼要做體外震波震波治療。這篇文章來跟大家聊聊震波治療的症狀震原理、治療流程、體外費用、衝擊適合的波治不能部位症狀,以及千萬不能震波的什麼適合狀況。

體外震波治療(ESWT)概略講

簡單說,症狀震如果你身體的體外軟組織受傷修復到一半停下來不動了(例如停在細胞分化),或是衝擊有長期發炎的問題,例如慢性肌腱炎,波治不能部位那你可能會需要一些方法來刺激身體重新起動修復機制(自癒能力)。其中一個刺激方法就是體外震波治療。

要怎麼刺激呢?就是把復原到一半的地方震一震,讓他微微受損、發炎,酸痛酸痛的,大腦就會覺得「啊啊啊~那個地方在痛,一定是壞掉惹,快給我去把它修好。」

所以這邊有兩個重點,就是「刺激」與「自癒」。所以你做震波一定會痠會痛,而效果有部分是取決於你的自癒能力。剩下的部分取決於治療者的觀念與技術,這部分每個醫療人員差很多,不好說。

什麼症狀適合體外震波治療?

目前美國FDA認可的震波適應症,包括有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網球肘(lateral epicondilitis)、鈣化性肌腱炎(Calcifying tendinitis)。

1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3.0 授權)
體外震波治療 vs 足底筋膜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3.0 授權)

其他雖然還未有足夠科學研究數據,但常拿來治療的有五十肩(Frozen shoulder)、肩夾擠症候群(Impingment syndrome)、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阿基里斯肌腱炎(Achilles tendonitis)等等。

總體來說,對於慢性肌腱炎,也就是痛很久的肌腱炎來說,震波治療的效果好過遠紅外線、超音波、短波、電療等等。但不是所有的慢性痛都可以這樣用震波打,必須是適應症才行。亂打震波的話,輕則傷你的錢包,重則可能讓你受傷的部位好得更慢。

另外假如你是運動員、青壯年這些自我恢復能力迅速的人,通常也比較建議使用震波治療。身體復原能力不好的人,就比較不建議打震波,原本復原速度就慢了,還一直被震波打殘很可憐。

體外震波治療的過程與費用

一般來說震波治療週期是三次,有些擴散式震波可以到五次,擴散式和聚焦式的差別下次會說。

每週打一到兩次,每一次依照部位不同打兩千到三千發,所以大部分1.5~3週左右會打完。震波是以打的發數計費的。依照不同打法和不同地區,價格上會有些差異,平均差不多是一發一塊錢或是低一些。一分錢一分貨,偏離市場行情太多的也請大家自己多注意。

剛剛說震波效果因人而異,如果有效的話三次治療(也就是一個週期)後會有明顯改善;如果做完三次沒有任何改變,很可能震波治療對於你目前的症狀沒有幫助,應換其他治療方式試試看。

震波治療打完之後呢?

被震波打完的部位會有酸痛感,表示大腦清楚的感知到那邊受損。不適感可能持續一至兩天,有需要的話可冰敷減緩疼痛感,或是服用止痛藥,但不要去服用非類固醇性止痛藥,因為會抑制你的復原與增生,普拿疼就比較沒差。其實如果可以忍受的話,建議不要冰敷或是使用任何止痛方法,讓身體自然修復。

治療後兩天內避免患部過度負重(例如搬重物、劇烈運動等),日常生活活動則無妨。兩日後可從事輕鬆運動(例如踩室內單車、快走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有助於組織修復,但治療週期內皆應避免劇烈勞動或運動。

哪邊千萬不能震波治療?

  • 絕對禁忌症:已經正在急性發炎的部位、肺臟、眼球、大腦、大動脈、主要神經、心臟節律器、生長板。
  • 相對禁忌症:懷孕、病患有凝血問題、關節換置、局部腫瘤、局部感染、骨質疏鬆、類風濕關節炎、開放式傷口、糖尿病神經病變等等,則在使用震波治療時要非常小心。

體外震波治療是用一個高能量的高壓去衝擊患部,所以你可以明白為什麼禁忌症裡面包含肺臟、大腦、眼球,因為能量如果超過該部位可以承受的範圍會,你的器官會像豆腐一樣受傷。例如腦殘不能用震波去打,你的腦會壞掉。

2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授權)
震波治療 vs 網球肘(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授權)

體外震波治療(ESWT)細細講

  • 震波治療的直接直接效果:

利用震波的短時間上升的高壓來打到患部,會有止痛和刺激細胞修復的效果。止痛是因為波動的能量刺激到神經軸突以及神經受體,阻隔了痛覺的傳遞。這樣的止痛原理稱作門閥控制理論,常見同樣使用門閥控制理論來止痛的還有電療以及針灸。

而刺激細胞修復是因為當正壓能量打到患部時,會引發一些輕微損傷以及發炎反應。損傷和發炎可以刺激大腦重新認知那個部位是需要被好好修理一番的。

體外震波治療也能刺激新生血管因子,長出新的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來幫助自癒。另外壓力波也可以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改變細胞摩的滲透力,增加養分攝取。

  • 震波治療的間接效果:

能量波衝擊過後會有負壓跟著過來。負壓會使得身體裡液體溶解氣體的能力下降,無法溶解的氣體就變成氣泡。氣泡會因為下一波能量或是其他壓力不均的原因破掉,破掉的衝擊力也有助於對組織照成些微的損傷,而且對於肌腱鈣化之類的病症有治療效果。

關於體外震波治療的的原理就先講到這邊,我們下次再來聊聊震波治療的臨床應用和一些小知識。如果關於震波有任何想知道的事情,可以透過粉絲頁問我們,我們將會搜集起來在下一篇一併回答。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

本文經好痛痛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