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馬來西亞疫情趨緩、工廠恢復量產,業界:無法遏止全球「晶片荒」持續到2023年

隨著今(2021)年10月馬來西亞(Malaysia)晶片產能增加,馬來疫情逐漸趨緩、西亞續工廠又開始恢復運作,疫情業界大型投資機構認為,趨緩全球晶片短缺問題應告一段落,工廠未來汽車、恢復荒持雲端伺服器出貨量將會有所改善。量產不過,無法台灣半導體業內人士卻認為,遏止單一國家馬來西亞恢復供貨,晶片並無法遏止全球晶片短缺的馬來現況。

馬來西亞第3季經濟衰退,西亞續晶片供貨正走向穩定復甦

馬來西亞央行於上週表示,疫情業界第三季經濟成長,趨緩全球較前期萎縮了4.5%;不過,工廠去年低基期的緣故,第二季國內生產總額(GDP)年成長率高達16.1%。目前馬來西亞感染病毒人數達到250萬人,有近2萬9535人死亡,該國於上週仍有超過6298位新增病例。

根據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馬來西亞所有的晶圓廠在10月底,已經全數恢復勞動力,營運也開始正常運作,且廠內員工將會定期接受接受PCR檢測,將會進一步控制住疫情。馬來西亞央行強調預估今(2021)年GDP增長,仍有3.0%至4.0%的幅度,而對明(2022)年的增長預估則為5.5%至6.5%。

報導針對記憶體晶片產業鏈觀察調查發現,隨著PMIC(電源管理IC)組件限制緩解,10月伺服器生產有所改善。伺服器代工第四季出貨量預期,從先前的季減2%,調升為季增2%,為伺服器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出貨量提供上行空間。

德國汽車大廠福斯(Volkswagen)執行長Herbert Diess日前表示,現在晶片供應狀況轉佳,希望未來幾個月能持續看好。此外,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也在逐步縮小減產幅度,到12月生產可能會恢復正常。

不過,在北美專注於氣候變遷檢測器具的公司負責人Manuel Schoenfeld卻指出,今年5月份購買傳輸晶片,本應從夏季(7至9月)到貨,結果連秋季都還沒有影子,轉眼間又到了冬季。沒想到,近日才收到通知要明(2022)年5月才可以收到。「晶片短缺狀況遠遠沒有結束,」Schoenfeld說。

全球「晶片荒」遠未結束,延誤時間有增無減

《關鍵評論網》訪談力成半導體集團業內人士強調,馬來西亞多為封測半導體,受惠於疫情逐漸趨緩,工人都回到廠房上班,對半導體供貨有很大的助益,不過真正的問題還是在「交通」上。

他說,以台灣而言,晶圓製造完後,送到封測廠測試還要透過空運送出國外,但因為貨機有限且運價仍在高檔,導致許多下游半導體通路,可能會觀察市況變動,導致有囤貨的可能性。

《華爾街日報》報導也指出,全球半導體短缺還正在惡化,隨著等待時間拉長,越來越多買家開始囤積晶片,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明年短缺的情況要結束,似乎更加渺茫。

電子元件分銷商Princeps Electronics Ltd.的運營總監Ian Walker於上週說,一些試圖下新訂單的買家獲得的交貨日期是在2024年。該公司幫助企業尋找晶片。「真的感覺我們快沒辦法了,」Walker無奈的說。

全球半導體產業一直無法跟上需求,導致其他行業也跟著受害。《華爾街日報》稱,一開始由汽車、家電產業受到影響,爾後問題開始向其他產生商蔓延,包含:醫療設備和菸草生產商。

受訪業內人士強調,現在的缺貨狀況其實很複雜,消息四面八方而來,由於半導體自十多年前,在全球開始大量專業分工後,除了設計、製造以及代銷外,還更細分為記憶體IC、微元件IC、邏輯IC以及類比IC等。他說,每一個晶圓製造、封測甚至是販售的面向都略有不同,無法斷定是否因馬國疫情緩解後,就能解決晶片短缺問題。

根據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數據,在今年夏季等待時間平均延長至19周。不過,從10月開始,等待時間已經拉長到22周;其中,最稀缺部件的等待時間更長,電源管理組件為25周,汽車級微控制器達到38周。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的資深全球股票策略師Scott Wren對此認為,6個月前他以為晶片短缺情況,將從今(2021)年年底開始緩解;但現在他強調,晶片荒局面會持續到2023年,且將導致消費品供應受到限制,使美國GDP的增長預期從7%下調至6.3%,進一步干擾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

  • 美國商務部要求半導體廠繳交數據問卷,台積電提早交卷、三星、SK海力士壓線送出
  • 台經院研總監劉佩真:台灣半導體產業景氣處於「超級循環週期」,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6.1%
  • IC設計大國印度向台積電、聯電等大廠招手,將砸數十億美元補強晶片製造的短板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