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對談】新銳創作者田子平X學者暨策展人邱誌勇:科技表演藝術的新視野,媒材對於不同世代的意義是什麼?

文:黃上容(數位藝術基金會)

國家兩廳院(以下簡稱兩廳院)從2018年開始開始了數位轉型,對談代從內部的新銳學者新視劇場展演系統、場地租用申請服務,創作材對一直到外部售票系統的田展人建立,積極進行一連串的平X改變。近三年的暨策技表疫情更進一步加速兩廳院在科技與藝術創作上的融合,思考如何讓兩廳院為表演團隊最強而有力的邱誌支援與後盾。

為了將積累的勇科演藝野媒於不意義製作經驗轉化成實際應用的工作方法,同時梳理臺灣科技表演藝術的術的什麼現況,兩廳院於8/24(四)起至9/1(五)為止,同世於國家戲劇院交誼廳及實驗劇場舉行「科技表演藝術系列講座」及「5G技術應用實務工作坊」。對談代

除了分享5G技術使用、新銳學者新視空間運算、創作材對虛擬成像、田展人多機轉播與燈光控制等技術主題交流外,平X更藉由講座梳理臺灣科技表演藝術的現況與發展。系列講座並與數位藝術基金會合作側記,希望能為劇場的數位化歷程留下文字足跡。

講座第四場邀請新銳創作者田子平,與學者暨策展人邱誌勇展開師生對談,除了透過作品梳理新一代創作者的思考脈絡演變外,亦看見媒材對於不同世代的意義區別與轉化。

在系列講座第一場,邱誌勇提到在科技表演的演進過程中,數位科技介入藝術領域主要體現在視覺藝術,隨著時間的推移才逐漸擴展到表演藝術領域;田子平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他的作品亦是由視覺裝置逐漸轉向表演形式,並且在學期間即獲得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競技組首獎。

本場講座田子平即以年輕世代的新媒體藝術創作者為出發,談如何將新型態的表演形式灌注在創作脈絡跟歷程中。

DSC01139Photo Credit: 兩廳院提供
邱誌勇、田子平對談「科技表演藝術的新視野:策展人和創作人的對話」

從材料到互動:新媒體藝術的多重階段探索

回顧創作歷程,田子平提及自己在高中之前未曾接受與美術相關的學科訓練,他的藝術之路始於新媒體藝術領域,因此分析新媒體材料與媒介,成為創作過程相當重要的一環:而如何系統性地探討主題、如何解構元素、如何組合這些元素,將會形成一個有機的創作脈絡。

他提到:「什麼是觀看的關係?到底是真互動,還是假互動?我們希望觀眾依照創作者的意願去跟作品互動,還是觀眾可以自主地去跟作品產生對話?」

藉由對觀演互動的提問,田子平開始探詢何謂共感、何謂連結,希望統合觀眾與舞者的體感,創造出情感連結,使觀眾能夠感知作品所呈現的力度,並深化舞者與裝置之間的連結。

田子平的《失重計畫》系列,便從上述思辨出發,展現了從動力裝置、錄像裝置、以及新媒體舞蹈等創作階段轉變,同時,這些轉變亦反映了他的思考和發展過程。

《失重計畫》的暴力美學

2020年發表的《失重計畫》,田子平以「暴力」作為核心概念,將動態和視覺暴力的概念,運用液晶螢幕和彈力球元素表達。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中主角對美的執著,啟發田子平對一種不尋常的「暴力」概念的思考,這種暴力並非表面上的戲劇性或激烈,而是一種內斂的情感力量;另一個「暴力」情境則是動態性的表現,類似工業革命時期勞動身體的經驗,重複的勞動過程使軀體麻痺,進而對行為和價值觀產生了影響。

《失重計畫》結合了動態暴力和視覺暴力兩樣元素,在動態暴力的呈現裡,彈球成為一種媒介,反覆地砸落在破碎的液晶螢幕上,田子平運用液晶螢幕的破碎變化為語彙,指涉媒體第四面牆的框架;同時作品也隱喻資訊導致的視覺暴力,資訊不僅長期存在於意識流或文化遺傳因子,亦持續透過演算法以及光反射穿透視網膜,進入大腦意識。

《失重計畫──非日常篇》:從機械複製到數位複製

2021年《失重計畫──非日常篇》延續《失重計畫》的概念,探討COVID-19後疫情時期的「非日常」。作品延伸先前以彈力球砸向液晶螢幕的象徵性動作,將媒介擴展至舞者身軀,運用舞者的體重來製造螢幕上的裂痕:直接以身體撞擊呈現純粹的暴力,更容易讓觀眾感同身受,沉浸至舞者的感知並與之共鳴。

《失重計畫──非日常篇》分為五個段落:首先,人類在充斥液晶螢幕的環境中甦醒,開始試探並與之互動;接著進行一段接近無聲的演出,著重於舞者接觸螢幕時,螢幕的碾壓過程與破裂的細碎變化;第三部分舞者肆意地踩踏和碰撞液晶螢幕,呈現出人類對於「破碎」狀態的吸引力;隨之,舞者反思自身的人性,思考為何他們對「破碎」情節如此著迷;最後,透過即時攝錄方式轉播現場畫面,探討這些過程被資訊媒體傳遞後,對觀看者產生的影響。

田子平放大破碎螢幕的細部,突顯其紋理和特徵,同時透過即時攝錄的延遲效果,試圖實現媒材語言的轉換,將《失重計畫》中關注的機械複製主題擴展到對數位複製的反思。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田子平(@dicer_x.tzp)分享的貼文

螢幕碎裂的和弦:《失重計畫III:摺疊震盪》的身體詩學

2022年田子平交出新作《失重計畫III:摺疊震盪》,同時憑藉此作品獲得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競技組首獎作品。延續前兩部作品的暴力元素,本次以「液晶」的流體特性為靈感來源,進一步將「暴力」概念轉化為一種流動、濺射,意指暴力的滲透狀態。

相較《失重計畫──非日常篇》,螢幕的細小碎裂和光亮的變化,本次以LED顯示器放大呈現,同時也增加了液晶螢幕的數量和機械吊桿升降動態,讓液晶螢幕墜落於舞者身上,更直接明白地揭示科技的壓迫與衝突。

作品以人類作為掌控者或被意識流主宰的想法為中心,舞者與液晶互動,觸發人類是否僅是物質世界之一的哲學思辯;液晶螢幕代表數位時代訊息影像的載體,舞者的身體接觸和重量會在液晶玻璃上留下裂痕,成為肉體消耗的有形證據。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