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中国罗汉果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一)

罗汉果,中国展前学名“光果木鳖”(Siraitia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罗汉为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产果实,是景展我国第一批列为食药两用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广西桂林,中国展前全球种植面积中国占100%,罗汉广西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果产80%,居广西最具影响力的景展十大特产之首。罗汉果营养价值很高,中国展前富含有罗汉果甜苷、罗汉黄酮素、果产多糖、景展维生素C、中国展前多种过氧化物净化剂、罗汉24种矿物质元素、果产18种氨基酸、蛋白质、葡萄糖、果糖(无蔗糖)、脂肪以及果胶等药用物质和营养物质。传统医学认为罗汉果可润肺止咳、凉血、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罗汉果具有止咳祛痰、调节消化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保肝、抑制变性链球菌致龋等药理作用,已作为名贵药材被收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大辞典》等医学书籍。当今罗汉果提取物的主要用途是作为零热量、天然的甜味剂,代糖用于饮料、食品、乳制品、保健品等。

一、罗汉果产业的历史、现状

1、罗汉果种植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是罗汉果的原产地和唯一种植地,广西永福县是罗汉果发源地和主产地。溯源历史,查阅桂林图书馆有关历史资料,先后有广西荔浦、永福、临桂等7县13部史籍上有罗汉果的记载。较早的记载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的《修仁县志(现广西荔浦县)》,有“罗汉果可以入药,其果每生必十八颗相连,因以为名”。民国十九年(1930年)陈仁山编《药物出产辨》中记载“罗汉果,产于广西桂林府”。罗汉果在民间的种植和药用历史在300年以上。罗汉果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特殊,分布区域十分有限,目前仅在我国的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分布。传统种植的罗汉果,第一年不挂果,第二年结5~10个,第三年结20~30个,产量非常低下,长期使用人工压蔓无性繁育技术生产种苗,成活率极低,病虫害非常严重,品种退化严重,曾经一度致使罗汉果面临绝种的危险。2000年前后,科研人员开始致力于罗汉果的新品种选育、健康种苗繁育和推广,攻克了罗汉果组培脱毒苗的技术难题,使种苗出圃率从不到20%提升至90%以上。新品种的罗汉果组培苗具有不带病毒、抗病性好、适应能力强等许多优良特征。种植后第一年就能挂上百枚果,甚至两百枚;由于经过脱毒杀死了母体上的病毒、微生物,保证了种苗的健康,从根源上杜绝了病害对罗汉果后代的遗传等先天性影响;传统上,每667m2种植罗汉果地要种300多株种苗,且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特殊,仅能在山区/山坡地种植,宜种区域非常有限,而罗汉果组培苗每667m2只需要种110~130株苗,不但能得到高于传统种苗的产量,而且还能大大降低人力和农资成本。通过新品种和健康种苗的推广,可在平地种植,完美地实现罗汉果的“下山”栽培。罗汉果的种植品种、种苗、技术等难题解决后,虽然种植面积随着罗汉果加工业的发展起起伏伏,但总体来说是种植面积快速扩大(见图1)。

a1

2、罗汉果加工利用进展

罗汉果传统上作为药品用于治疗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近年来又被开发成功能性饮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罗汉果独有的成分—罗汉果甜苷已获得广泛应用,罗汉果甜苷是纯天然、零热量、高甜度、口感优异的天然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口感接近于蔗糖。2010年,桂林吉福思罗汉果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生产第一个罗汉果产品新品类—高甜度罗汉果甜苷在全球率先通过美国FDA-GRAS认证(一般公认安全认证),为中国罗汉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打开了大门;2016年,桂林吉福思罗汉果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生产的另一个新品类—罗汉果浓缩果汁又在全球率先通过美国FDA-GRAS认证(一般公认安全认证),并获准在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随着市场宣传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罗汉果价值,目前罗汉果提取的相关产品已经获得美国、加拿大等近30个国家,的准入许可。

据统计,仅2014~2018年,全球有2507种食品、饮料、乳制品等产品中使用了罗汉果提取物,其中在美国最多,有1829种,占总数的72.96%;使用最多的是饮料行业,928种产品使用,占总数的37.02%(见图2、图3)。


a2

a3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罗汉果产业已成为中国/广西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优势新兴产业之一,涌现出桂林吉福思罗汉果有限公司、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实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罗汉果提取物的出口量逐年上升(见图4),预期产业规模可超过千亿元。

a4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甜味剂罗汉果罗汉果甜苷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