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印度人口已超中国?人口专家预判还要再等5年—新闻—科学网

作者:张尼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5/25 14:06:2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印度人口已超中国?人口专家预判还要再等5年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张尼)日前,印度已超预判外媒一则有关“中国人口或已被印度超过”的人口人口报道引起舆论关注。文章称,中国专中国人口数量被高估,还再印度人口数量或已超过中国。等年对此,新闻人口专家分析,科学按照推算,印度已超预判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或还要等到2022年,人口人口并且一直到2100年,中国专中国都将是还再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李进红 摄   中国到底有多少人?  日前,等年外媒报道,新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一位学者分析,中国将其国内1990年至2016年间的印度已超预判出生人数高估了近9000万。外媒称,如果上述学者的说法是正确的,去年底中国的人口就是12.9亿,而印度官方对本国人口的估计值为13.3亿。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超过13.8亿。记者了解到,国内外很多机构都对中国人口数量有过相关统计,但包括统计范围、统计时间点等统计口径的差异,导致统计结果也存在差别。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匡时在其2016年10月发表的文章《探究中国人口真相与趋势》中,以2015年的中国人口统计数据为例作了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显示,中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3.73亿,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5年共增加3377万人。   与此同时,联合国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估计,2015年7月1日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76亿。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中国大陆年中人口数为13.67亿。   黄匡时分析称,三方的数据略有差异,但2015年,中国大陆总人口基本介于13.6亿到13.8亿之间。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图为北京地铁四惠站早高峰人潮。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印度人口何时会赶超中国?  那么,同样作为人口大国的印度,其人口数量何时会超越中国?   2015年7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纽约总部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修订版》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仍是世界上拥有人口数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其人口总数分别占了世界人口的19%和18%。但是到了2022年,印度人口总量将超过中国。   黄匡时在其文章里也称,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多种方案对中国人口未来趋势作了预测。   在联合国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和中国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考虑全面两孩政策和生育水平变动的因素,预测中国大陆人口2020年增长到14.2亿左右,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14.4亿左右。此后总人口将进入较为平缓的持续负增长阶段,2050年下降到13.9亿左右,到本世纪末,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0亿左右。   黄匡时强调,结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联合国2015年的预测结果,世界人口总量将从2015年的73.5亿上升到2100年的112亿,印度总人口在2022年超过中国。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杨华峰 摄   未来中国人口走势如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中国家庭的生育意愿下降,外界也一直有声音认为,中国或有可能落入“低生育率陷阱”。   那么,中国从2016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全面两孩政策,是否可以缓解中国的低生育率、人口老化等问题呢?对此,中国官方曾在今年年初有过集中回应。   今年1月,国家卫计委公布数据称,2016年,中国出生人口超过1786万,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出生人口年份。对于全面两孩政策的效果,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称“完全符合预判”。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课题组的测算,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是9000万,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为28%。如果这些打算生二孩的人中70%在5年内生,则平均每年会新增二孩300多万。考虑育龄妇女减少、一孩减少的因素后,每年要比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增加100至300万出生人口。   对于未来中国人口的走势,黄匡时在其文章中指出,到2022年印度和中国人口都在14亿以上,第三位的美国人口仅为3.4亿。而到了2100年,中国人口总量为10.88亿,仍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远高于第三位的尼日利亚(7.5亿)。(完)

专家:世界人口发展将呈现五大基本趋势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近日,外媒一则有关“中国人口或已被印度超过”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文章称,中国人口数量被高估,目前印度人口数量或已超过中国。   未来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将会如何?人口发展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就这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接受了中新网的书面专访。以下是专访全文: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2050年人口超过3亿的国家达到6个  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以下内容主要依据联合国对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为大家勾勒一副世界人口发展图景,以解中国人口“塌陷”之忧。   世界人口发展呈现出五大基本趋势。一是人口总量增速放缓。2015年全球人口73亿,预计2030年85亿,2050年97亿。全球人口增速将由2015年的11.4‰下降到2050的5.3‰。届时,人口过3亿的大国依次是印度(17.05亿)、中国(14.04亿)、尼日利亚(3.99亿)、美国(3.89亿)、印尼(3.22亿)和巴基斯坦(3.10亿)。   二是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全球人均预期寿命2015年为71.11岁,2050年为77.46岁。中国将从2015年的76.34岁提升到2050年的83.01岁。   三是总和生育率下降。世界总和生育率2015年为2.49,到2050年将下降至2.23。不过,欧洲总和生育率从2015年的1.62增加到2050年的1.80,北美则从1.86增加到1.90。尽管亚洲平均总和生育率从2015年到2050年下降0.03,不过东亚国家同期增加0.19,其中,中国增加0.26。   四是人口加速老化。世界人口老龄化率从2015年的8.3%将上升到2050年的16.0%。增幅最大的是东亚,从11.0%增加到28.4%,其中,中国从10.55%增加到28.11%,日本从26.3%增加到36.3%。欧洲老龄化依然在加速,从2015年到2050年增加10个百分点。   五是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2014年,全世界的城市居民已达到54%。北美拥有82%的城镇居民,是世界上城市化最高的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80%)、欧洲(73%)。非洲和亚洲城镇化率分别只有40%、48%,预计到2050年可增至56%和64%,而全球将会有6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易灵敏 摄   世界人口发展面临贫困、环境等挑战  世界人口发展面临三大主要挑战。一是消除贫困与饥饿是当前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议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设为首要目标。目前,非洲是世界上仅有的处于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型期的大洲。非洲有20个国家平均每个妇女生育5个孩子以上,这将大大增加反贫困难度。   二是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仍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人口稳定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议题。人口持续增长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环境恶化,能源、食品和水面临短缺。世界自然保护基金2002年发布报告《活着的地球》揭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全球环境问题大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比如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三是人口规模庞大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带来巨大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贫困人口多、人口受教育水平低,经济起飞困难,国家长期落入“贫困陷阱”,人口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而还有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整体素质提升难、贫富差距大等原因,直到现在,仍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福州首个“二孩门诊”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开设。   应对人口问题 中国应加强超前谋划和战略预判  当前,我国人口区域发展还很不均衡,既要面对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资源环境关系紧张、就业和脱贫压力大等问题,也要面对发达国家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考验。   世界人口变动对我国人口发展具有三个重要启示。第一,健全人口发展协调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未来三四十年,我国处于人口发展深度转型期,“十三五”期间,应以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为重点,积极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推动生育率逐步回升。   第二,加强人口规划、监测与预测机制。健全人口动态监测和评估体系,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影响。建立常态化的人口预测预报机制,定期发布国家人口预测报告。   第三,加强风险防范,积极应对各种人口问题。加强超前谋划和战略预判,重视把握人口各要素之间,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早防范和综合应对潜在的人口系统内安全问题和系统间的安全挑战,切实保障人口安全。(作者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贺丹,文中小标题为本网记者所加。)(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