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前
- 南北分裂之北魏崛起(一):拓跋鮮卑率「聯邦」攻入中國,南北就像「美國總統親征越南」
- 南北分裂之北魏崛起(二):前秦興亡讓拓跋鮮卑從塞外共主,分裂方變成邊塞爭奪戰的北征服中國一員
- 南北分裂之北魏崛起(三):北魏像多管閒事的傻大哥,只要有人求援就立刻出兵
- 南北分裂之北魏崛起(四):拓跋嗣建立國有軍隊,魏崛完成一步一步的起拓穩定北魏
西元420年,東晉滅亡,跋燾劉宋代立。統北宋君劉裕篡位的單純過程,在《宋書》中並未詳述,連夷來朝但《魏書》卻頗富興味。也次前一年,南北3月「司馬德文寧朔將軍、分裂方平陽太守、北征服中國匈奴護軍薛辯及司馬楚之、魏崛完成司馬順明、起拓司馬道恭,並遣使請降。」「六月,司馬德文建威將軍、河西太守、馮翊羌酋党道子遣使內屬。」
司馬德文就是東晉末代晉恭帝。知道內情的,有點本事的司馬家宗室,紛紛向北魏獻降,請求庇護。當時劉裕人在彭城,遠端指揮關中晉軍與匈奴作戰,最終大敗,失去了剛奪下的關中地區。更有趣的不得了的是,幾乎在司馬德文禪位於劉裕的同時,北魏底下的一部分司馬家人士,也意圖謀反奪取北魏。好厲害,好本事。
南北政權都有不穩之處,雙方保持不動,互相觀察。然而,篡晉立宋的劉裕,不到兩年後就過世了。4個月後,北魏決定發起南征,立了「晉兵大將軍」、「宋兵將軍」、「吳兵將軍」,以平定國內僭位偽帝為名,渡過黃河,拯救水深火熱的南部中國百姓。
不過戰況並不樂觀。魏帝拓跋嗣大怒,御駕親征,再召五萬援軍。年底,宋屬東郡、青州各郡紛紛陷落。拓跋嗣很滿意,回返鄴城坐鎮,魏軍一邊攻打兗州青州,一邊分兵繼續往洛陽推進。不過虎牢關可不是吃素的,魏軍再次卡關。
每次卡關,拓跋嗣就要親征,這是過去中國歷史上不曾出現的現象。皇帝出馬打仗不是稀奇,稀奇在於當前線滯礙,這時的危險性是偏高的。但拓跋嗣仍奮勇上前,幾乎戰無不勝。
不過反回來看,《魏書》的幾個開國皇帝紀,其實是很空虛的。他們就是一個名字,跟各式各樣的戰功。沒有性格,沒有施政,沒有言行記錄,沒有人關心。魏晉南北朝,沒有比戰功更凝聚人心的了。奴隸石勒之所以為王,平民劉裕之所以稱帝,無不是因為他們如戰神般的表現。
終於,在拓跋嗣的指揮下,虎牢陷落,洛陽近在眼前,這時,魏軍中卻出現了疫病。拓跋嗣急忙離開前線,但已經晚了,半年後,年僅32的拓跋嗣過世。這段期間,他的長子拓跋燾已經開始代理執政,不過不失,也順利的登上了王位。
拓跋燾繼位,更是力行德政,安撫民心。一切都穩了是嗎?不,對北魏來說,最大的外敵向來不在中國,柔然的大舉進攻,才是北魏之痛。好不容易擊退柔然,內部反亂又起。拓跋燾終於下了一個決定:造字。
北魏幾代以來,逐漸漢化,如今中國區域的治理,變成比草原爭戰更為重要。事實上,鮮卑語並沒有文字,至少到目前都沒有發現。拓跋燾的新政,主要分兩個項目,一是新造千字,二是定楷書為正體。也或許,某些在兩漢三國以前未見,卻現於《魏書》的漢字,其實就是鮮卑文?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大家更關心的,則是拓跋燾接下來召開的會議。柔然、匈奴、北燕,應該先對哪一邊用兵。
兩件事情是有相關的,關連就是「儒」。
在拓跋燾之前,北魏只是坐著北方共主的位置,沒有「統一」的想法,但他的父親拓跋嗣對儒學的興趣,就已大於前代。拓跋燾不只接受相當程度的儒家教育,對於佛學,道門,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涉獵。基本上,這時候嚴格要說,他是一個佛教徒。
會議中,三代名相長孫嵩表示,匈奴小渣渣,不用理他們,應該征伐柔然,搶回陰山獵場,才是富國之道。老派鮮卑思維,對統一沒有概念,拓跋燾挖了挖鼻孔,不置可否。但同為三代老臣,此時僅為九卿之一的中國士人崔浩,則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柔然移動迅速,想要追擊他們絕非易事,就算派出大軍,也難及遠。反而匈奴沒什麼土地囂張的要命,殺死的工匠成千上萬,人神共憤。作為共主當然是先討伐他們啊。
有沒有似曾相似感?在崔浩口中的柔然,根本就是西漢的匈奴啊。
當鮮卑價值與漢儒價值在北魏朝堂上碰撞,拓跋燾的心中也默默下了自己的決定。喔,還有一派說先打北燕啊,不過拓跋燾當作沒聽見,開始安排西方巡狩,以及北方征伐。西邊,就是赫連匈奴。
拓跋燾不敢,也沒有能力違抗軍力最強大的部族長拔拔嵩,只能由得他們去,他只能靜靜的準備。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江南梟雄劉裕先逝,北方之主拓跋嗣繼而掛點。而西方豪傑赫連勃勃,也就在拓跋燾繼位的第二年,整兵北伐柔然時,過世了。拓跋燾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但老鮮卑仍是表示,笑死,你去打匈奴,不是平白讓柔然背刺我們嗎?
怎麼辦?拓跋燾只能求助於崔浩。
崔浩雖然沒有自己的部族兵馬,但在北魏軍中的地位,也頗是不低。表面上來說,他其實是拓跋嗣的軍師,加上長相俊美,常常自己說自己是張良。這可不是白吹的,崔浩的另一個身分,就是通陰陽的修道儒士。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以來,只能躲入民間,不顯於政壇的陰陽儒,回來了。
一開始,給拓跋珪打工時,崔浩也不敢露出真本事,只是當個文書官。但他憑著陰陽儒趨吉避凶的本領,閃過宮廷鬥爭,認真幹活,終於得到了好機會。拓跋嗣因為愛好儒學,要崔浩來講經說道。哪想到這位崔老師講得比其他儒士更精,更深,更玄。
就此,拓跋嗣愛上了陰陽五行之術,但這些卜筮吉凶之術,君臣也是在檯面下玩。要讓其成為朝廷有公信力的單位,首先就得復置(觀天)史官。等到劉裕消滅後秦時,拓跋嗣的身邊,已經有了一個儒者術士團。
嗯,我們稍微退後半步看就會知道,崔浩跟這個儒術士團,在別人眼中就是只會巴結老闆的佞臣。趁著拓跋嗣過世,其他大臣還有不打壓的啊?崔浩當時只能退出政壇,但過了不久,就帶著更神奇的藝術回來了。他拜了一個老師:寇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