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不懂得判斷「離岸流」的戲水遊客會不知不覺被拉向外海,進而發生意外

文:張景泓

都歷海灘是跟著許多衝浪玩家會去衝浪的地點,就像其他的救生浪點一樣,很多衝浪點都會有離岸流。員學

懂得運用離岸流的水中水遊生意衝浪客會藉著海流來到outside等浪,省掉划手的自救力氣;不懂得判斷離岸流的戲水遊客則會在不知不覺被海流拉向外海,進而發生意外。不懂不知不覺被拉

把人往外海帶的得判斷離的戲隱形殺手:離岸流(Rip Current)

正常的情況下,海邊因為地形擠壓的岸流關係會產生浪,而浪打上岸就會造成不間斷的客會白花、綿延整片海岸線;但有時候會發生一種現象,向外你會看到海岸線的海進兩邊有浪有白花,但就唯獨某一塊沒有,而發看起來無風無浪很平靜,跟著其實就代表那裡有「離岸流」。救生

會形成離岸流的員學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浪打上岸邊時,必須找到一個出口排解大量海水,讓海水退回海裡,因此會不斷將海水平行地往沙灘兩側推擠,最後就匯集成一道「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海流」,稱為離岸流。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這種水流的縱向長度達61到762公尺,但寬度大致上僅9公尺,流速最快達每秒2公尺以上;不過維基百科為統計數據,基本上還是有例外的範圍大小出現。通常離岸流容易出現在沙洲之間,尤其是沿岸海底較低的地方,又或是擺有消波塊的沿岸與碼頭附近。出現離岸流的時間不一定,持續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有可能維持幾分鐘、也可能好幾個星期都沒消失。

當離岸流遇上「退潮」時,就是最危險的時間點,強大的拉力會因退潮將海水往外帶得更遠,必須特別注意!

下水前必查資訊:潮汐&漲退潮

除了許多公共沙灘可以衝浪戲水以外,多數遊客會選擇合法經營的海水浴場戲水,像是比較熱門的白沙灣、福隆及墾丁都會圍定較安全的戲水區域(通常是比較不會出現離岸流、水母較少的沙岸)供民眾玩水,並派駐救生員做戒護管理與協助救援,周邊危險區域也會做警告標語勸阻遊客下水。

不過,除了這些有提供安全協助的場域以外,我們自己也應該多瞭解水域相關知識。像是海邊會有天體運行產生的潮汐現象,也會影響到我們戲水的風險高低。退潮的拉力強,如果又適逢大潮,這樣的環境狀況就會直接使戲水的風險增高。

關於潮汐狀況,我們可以用上一篇說的中央氣象局、Windy來查詢。

真的不小心漂出去回不來,怎麼辦?

有時候群眾的戲水地點較偏僻,不一定會有旁人可協助救援,如遇上漂離岸邊的狀況,多數人會因為緊張、恐懼而奮力往岸上游;但即便是非常擅長游泳的校隊選手,也必須在平靜水域且有戴蛙鏡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游出超過海流的速度。若只是一味地往回游,最後反而會耗盡體力,被水流帶著越漂越遠。

因此,這邊提供兩種不同的自救方法:

會游泳且能力不錯

如果你本身游泳能力還不錯,請往兩側游出離岸流的範圍,待脫離往外帶的海流後再往岸邊游。另一種方式,可以隨著離岸流漂出外海,再順著海流游回岸上。

不會游泳

如果你不會游泳或是無法靠個人能力游回岸上,這時候建議找時機點「呼叫求援」,例如發現岸上有人、海上有船、獨木舟、SUP、衝浪的人經過時,或是想辦法用最省力的方式在海面上撐著(水母漂或仰漂),等待救援。

即便學習了各種水域安全知識,但依然無法完全避免遇上溺水意外;如果真的不小心發生被海流帶往外海的情況,切記勿慌張。

如果是他人溺水,想辦法冷靜判斷現場狀況,協助救援;如果是自己溺水,想辦法用最省力的方式在海上撐著,不管是利用水母漂或仰漂等自救技巧,都能夠延長自己被救援的時間,提高獲救機率。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30堂防溺教育課,危急時刻,做自己的救命恩人!》,時報文化出版

作者:張景泓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海島國民一定要知道的安全玩水守則!第一線海域救生員,帶你認識水域風險、破除玩水迷思!

  • 海邊、溪邊危險環境如何判讀
  • 溺水脫困技巧圖文影片解說
  • 各類熱門水上活動風險預防

會游泳反而容易出意外!?建立水域安全觀念,提升水中自救能力,才是保命王道!

水安觀念建立,防溺於發生之前:

  • 從事水上活動要準備什麼?──最基本的衣著、能量補充、安全裝備,完全解說。
  • 海邊有風有浪,如何安全玩水?──活用app掌握天氣狀況,認識瘋狗浪、離岸流、漲退潮等環境風險。
  • 溪水通常深不過膝,應該比較安全?──臺灣溪水蜿蜒、流速快,意外發生率最高,一定要會辨別風險因子。
  • 溪水暴漲一瞬間,該如何自保?──看到三徵兆:「水流加速、水面混濁、齊頭水」,請馬上離開!
  • 水上娛樂活動,快樂玩水,也要安全回家──浮潛、溯溪、SUP、潛水、海灘行車,五大熱門活動風險說明。

水中自救/救援技巧提升,自助也助人:

救人的第一先決條件,就是「確保自己的安全」──謹記救溺口訣:「叫叫伸拋划」、「黃金三步驟」,不要貿然下水救人。

電影都演錯了,溺水的人其實不會呼救──溺水的人連呼吸都有困難,無法發出聲音,也難以揮手求援。

真的不幸溺水,又沒有漂浮物抓取,該怎麼辦?──保存體力,用踩水、仰漂技巧在水裡撐上夠久的時間,等待救援。

有人溺水了,但現場沒有任何救援器材,就地取材,長樹枝、防水袋,甚至是保冷冰箱,都可製作成緊急救援浮具。

都說玩水要準備救生衣,但穿錯救生衣更危險!──認識救生衣的種類與浮力細節,根據不同的活動選擇適當款式。

立體書封_跟著救生_bPhoto Credit: 時報文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