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後疫時代加速數位轉型 服務型機器人提升機場營運效率

國門的後疫科技新發展

疫情加速了零接觸、低接觸的時代數位個別化智慧服務需求,促進服務型機器人新商機,加速機場對位於「海嘯第一排」的轉型航空相關產業來說,更是服務如此。經濟部工業局結合資策會與智動協會舉辦的型機效率「RoBo com服務型機器人創意實證競賽」,2021年、器人2022年皆邀請桃園機場公司出題,提升經過需求配對與媒合,營運參賽團隊於桃園機場進行驗證測試,後疫兩年均有不錯表現。時代數位桃園國際機場近年來展開許多數位化工程,加速機場例如多元化的轉型自助報到模式、建置智慧化服務設施設備,服務數據化管理為基礎,型機效率著重在航機、旅客、行李的串接,順利自動通關、領取行李入境或出境,透過新舊資訊系統的整合加強使用大數據,逐步實踐機場智慧化願景。

機器人代勞安全又安心

目前國際各大機場陸續使用服務型機器人,從打掃環境、自駕車到運送行李,不僅保障機場員工健康,也借助科技滿足旅客需求。機場公司助理副總經理余崇立分享桃園機場各項智慧化服務使用經驗,2021年在第二航廈南北擴建區場域運作清潔暨消毒型機器人,可以設定禁制區,定義清消的作業區域,包括避障功能、隨人潮路況改變方向,隨時電腦監控並回報狀況。導入測試清消機器人後,大面積的勞動清潔工作交由機器人執行,現有人力則負責細部工作以及機器人不能做的事,透過人機協作優化現行作業流程。
人機協作方式是填補勞力缺口的解決方案,尤其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機器人的高彈性一定會運用在各種場域,符合缺工和無接觸商機的潮流。

納入「大機場」智慧場域

工業局「RoBo com服務型機器人創意實證競賽」2021、2022年皆邀請機場公司出題,2021機場公司主要以航廈場域為發想,2022年則納入免稅店、地勤公司等其他夥伴,以「大機場」為主軸,由於國際機場旅客眾多,引進導覽型機器人和自動化導航手推車,於出入境大廳、報到櫃台或免稅店服務檯等區域提供智慧化服務,能讓人力運用更具效率,或讓專業同仁擁有更多時間服務有特殊需求的旅客。余崇立表示,以往機場迎賓都是服務人員在入境大廳舉牌,參賽團隊使用博鈞科技Temi機器人及沛博科技Pepper機器人,引導旅客前往租車地點。

資策會Photo Credit:智動協會
導覽型機器人Temi於報到櫃台前提供資訊查詢服務

實地測試,機器人可避開引導路徑的障礙,並配合旅客的走路速度,安全抵達目的地。疫情期間,民眾對於新興科技接受度高,個人化的非接觸式引導體驗的發展未來可期!另一組陽明交通大學團隊也令人驚豔,團隊應用東元電機AGV加上客製化程式開發,打造自動化導航手推車跟隨在使用者前方,旅客逛機場免稅區採買時,不必再拉著行李箱,空出雙手做其他事,行李繁多的時候非常貼心方便。

服務型機器人落地實證 未來趨勢成形

中原大學學生團隊為減輕桃園機場托盤搬運的人力負擔,將東元跟隨模組結合現有的搬運推車,在預先設定好的通道路線穿梭自如,遇到障礙物或掉落的箱子,自動減速、停止,工作人員只要在推車前方引領機器人,大幅減輕人力負擔,可說是機場物流運輸系統的好幫手;而另兩組中原大學團隊則大量運用微星科技AMR,前者將視覺辨識與滾輪平台輔助相互結合,解決長榮航勤大件行李的搬運問題,後者則將AMR與裝載平台結合,自動運輸大件行李。余崇立樂見得獎作品未來也能應用於車站、港口、國道服務區等交通場域,讓旅客從容完成報到手續,有更多餘裕享受設施與商城。

資策會Photo Credit:智動協會
微星科技AMR搭配團隊裝載平台運行於桃園國際機場

桃園機場每年出入境人數、貨運量龐大,預計第三航廈落成後,年服務容量將再向上提升。余崇立肯定服務型機器人場域實證的成效,期望長期深耕以有助於服務旅客、減輕員工勞力;學生的創意點子將有限資源做最大發揮,這些數據若能規格化或繼續改進,能強化機器人廠商的競爭力,並有機會商用開發。疫情衝擊餐飲業、地勤業,服務型機器人能解決缺工問題,強大的AI功能開啟智慧化服務的新變革,豐富民眾生活。

本文章內容由「TAIROA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提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