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古國廷
美術編輯:林洵安
大屯火山群是專訪中研正洪災難活火山?噴發會有大災難?
2019年5月27日,在大屯火山群觀測研究成果記者會上,院林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林正洪與研究團隊經過長期監測,何判活認定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為活火山。斷火消息一出,山死山群因大屯火山群緊鄰大台北地區,屯火噴發是若噴否會影響民眾安全引發熱議。但科學上如何證明大屯火山群是發會活火山?火山噴發會造成哪些災害?應該如何監測和預防?本文專訪林正洪研究員一一來破解。

先來瞧瞧大屯火山群的院林範圍有多大!大屯火山群包含20多個火山體,何判活如大屯山、斷火七星山、山死山群紗帽山、屯火竹子山和大尖山等。若噴這些火山體緊鄰台北地區,其中天母、北投、士林皆位於山腳,即使台北市中心的101大樓距七星山也不過15公里。
早期學者認為大屯火山群最近一次噴發已超過10萬年,而且不再活動,應是休火山或死火山。
「但近年研究顯示:大屯火山群噴發紀錄應為6千年前,而且地底有岩漿庫,這些都可以證實大屯火山群是活火山!」林正洪表示。
如何判斷火山「是死是活」?
死火山,顧名思義它不再活動,即使曾經活動,也是發生在一、兩百萬年以前,甚至更久。
而活火山,如夏威夷的火山、日本阿蘇火山和櫻島火山,幾乎隨時在噴煙,甚至偶爾還有岩漿跑上來,就是現生的活火山。
但科學不能只用描述,所以還有兩個方式來判定:其一是「憑經驗」,研究火山1萬年內是否曾經噴發,其二是「看現象」,看看底下是否有岩漿庫。
所謂憑經驗,就像發生竊案,警察會先找這兩、三年犯過竊盜罪的人,而不是30年之前有前科的人。以火山來說,噴發的歷史紀錄就是火山的「前科」,可以作為評定標準;至於為什麼是1萬年,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因為非得訂個標準。而在地質學研究中最年輕之地層為全新世(Holocene),是大約1萬年前開始沉積之地層。
再以現象來看,如果找到岩漿庫,也就是火山的「彈藥庫」,那麼不管過去有沒有噴發,就要把它歸為活火山。
科學界多用以上兩個標準,如果都符合,就更沒有質疑的空間。
過去認為大屯火山群是死火山,近年研究卻說它是活火山,這是怎麼回事呢?
判斷大屯火山群在10萬年前噴發,大概是1980年代的研究,那時多用鉀氬做岩石定年。這種定年方式,用來測量百萬年或億萬年尺度的現象,10萬年是它的「最小刻度」。
換句話說,使用這種方法來做大屯火山群的定年,就像拿一把刻度很粗的尺測量,發現最小刻度內有東西,但已到極限無法再細看,只能說是10萬年。
直到2011年,中研院地科所同事陳中華和俄羅斯學者,將大屯火山群的火山灰拿去做碳十四定年。這種方式的「刻度」比較細,可以到千年、萬年。結果發現:大屯火山群最近一次噴發應該在大約5千到6千年前,符合1萬年內有噴發紀錄的活火山標準。
除了噴發紀錄,還有證據說明大屯火山群是活火山嗎?
火山地震波也能說明大屯火山群在活動。
大屯火山群的地震波,跟宜蘭、花蓮、嘉義的地震波很不一樣。宜蘭、花蓮地震是斷層錯動,就是岩層被扯斷造成的地震振動。這種振動就好像一把吉他的弦同時扯斷,高頻、低頻、中頻各種頻率都有。
但在大屯火山偵測到的火山地震,是單一頻率的水滴狀地震波,以及多個頻率共鳴的螺絲釘狀地震波。而不論是單頻或多頻火山地震,統統都是活火山才有的現象。
為什麼?因為活火山有熱量,可以產生高壓氣體或液體,當它們從地底沿著岩縫往上竄,因為岩壁長寬固定,就會產生特定頻率的振動,好像火山在「吹直笛」!因為這個原理就像吹直笛時按住特定的孔,形成固定長寬的空氣柱,就會吹出單一頻率的聲音。
反過來說,死火山沒有熱能,不能產生這些高壓氣體和液體。就像煮開水,瓦斯還在底下燒,蒸氣不斷往上冒,鍋蓋就會動、然後呼呼作響;如果把瓦斯關掉,沒有了熱源,水會慢慢冷掉,鍋子也就不再發出聲音。

除了火山地震,火山氣體氦同位素比例以及地殼變化,也都間接支持大屯火山群是有能量的火山,不是死火山,但最直接證據還是確認它底下真的有岩漿庫。
如何確認大屯火山群底下有岩漿庫?您是像電影一樣開潛艦鑽入地底嗎?
哈哈,現在的科學技術不可能帶人鑽進熾熱的地底,親眼證實岩漿庫的存在。我是用自己發明的「陰影法」,標定大屯火山群岩漿庫的位置和面積。
原理如下:在透明的盒子裡吊起一顆金球,假設盒子上方是北台灣地表,盒子裡的金球是岩漿庫。然後關上燈一片漆黑,看不見盒子裡的情況(就像在地底一樣),盒子上方的人要怎麼知道金球的位置和大小呢?

這時可以在盒子底下放手機,讓手機的光向上照,光被盒內金球擋住,盒子上方就會出現金球的陰影。如此一來,不但知道盒子裡有金球,還能從陰影推知金球的位置和面積。

當然,地底下不會有光源,但有和光波很像的地震波,可以形成另類的地震波「陰影」。
地震波怎麼取代光波呢?地底下一、兩百公里發生地震,就會發出地震波傳到地面。不過地震波中的S波,無法在液態物質中傳遞,所以當S波遇到液態的岩漿庫會被擋下來。
如下圖左邊的示意圖,地表的六個測站,發生地震時,黃色的地震觀測站因為位於岩漿庫正上方,接收不到S波,岩漿庫範圍以外的綠色測站才收得到S波。
於是,我就可以從哪些測站收到S波、哪些收不到,收不到的「陰影範圍」有多大,來估算岩漿庫的位置與面積了。

不過S波陰影只能算面積,無法估計厚度,因為無論岩漿庫厚度多少,S波統統會被擋掉,這時就需要P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