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德國中學教育理論與實務並重,一學年有半數時間投入職場累積實習經驗

重視實務的德國德國中學教育

德國有16個邦,每邦都有自己主政的中學重學職場教育制度,大多在讀完四年的教育經驗小學教育之後,就要分流上不同的理論累積中學。

除了德國中南部三個邦(巴伐利亞邦、與實巴登邦及黑森),務並仍採用過去的半數三種不同分流的體制:普通中學(Gymnasium)、實用中學(Realschule)及基礎中學(Hauptschule)外,時間實習其他大部分的投入邦都設有綜合中學(Gesamtschule)。

念普通中學的德國學生,就讀八年或九年之後會參加考大學的中學重學職場大考,一般稱為Abitur。教育經驗考過申請大學的理論累積大考,才有機會上專科學院或大學。與實而其他小學生四年級之後沒有上普通中學者,務並若是上基礎中學九年級後要再升學就要考資格考試,在校多學一年就有與實用中學同等的中學資格。

念十年級結束實用中學者,大多的學生多會走職業訓練生涯的路。而其他非中南部的三個邦的中學,設有的綜合中學,因為過去分流的因素,雖然主張學生應該不要被太早分類,但他們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同一個屋簷的學校,課程安排上仍用原來分流的課程照表操課,這類中學叫做融合性中學(integrierten Schule);而另一種真正混合,針對學生對不同科別的強弱來彈性上課的學校,稱為協作中學(Kooperative Gesamtschule)或叫增進中學(Additive Gesamtschule)。

兒子今年16歲,原本念基礎中學,發展較晚的他後來克服了閱讀障礙,繼續在學校多讀一年,十年級畢業後,取得相當於實用中學畢業資格,他想繼續升學,於是換到可以就讀十一年到十三年級的高等中學(Oberschule),相當於台灣的高中程度,就讀過程必須多考好幾次的資格考試,但他都過關斬將地考過了。

就讀兩到三年的高等中學

德國高等中學是給非普通中學的學生就讀的,因為小學四年畢業之後,成績不夠好沒有直接被推薦或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讀完十年級後,想繼續升學的就要念高等中學,因此高等中學有分為曾受過職訓的學生以及沒有受過職訓的學生。

曾受過職訓兩到三年的學生,會予以承認職業訓練的年資,可以少上一年的高等中學的學程,不用上十一年級而是直接唸十二年級。受過職訓念高等中學的學生,通常念完一年到兩年就可以考與相關專業有關的大學考試,叫Fachabitur;如果是要考非相關於他所學專業的大學科目,必須讀兩到三年的高等中學,因為需要念第二外語與其他非相關專業科目的學科,考試科目比較廣,這樣的資格考就是一般的大學考Abitur。

理論與實習並重的十一年級

兒子是沒有上過職業訓練而升高等中學的學生,對於十一年級的學生,本邦教育部規定學程要有足夠的實務經歷,不能只有上理論課。所以學程規定一半以上的學程必須實習。也就是一個學年40週,19週都要去實習,而且要找兩個不同的實習主題來實習,一個實習場所實習10週,中間混合在校上課課程,以五週輪替,班級分兩組人交替上課。

學校提醒我們,教育部規定實習時數一定要完全到位,19週的實習,無論任何理由都不得有超過五天的缺席,否則就要重讀。即使學生其他在學學科滿分也是一樣要重讀。實習場所學校會給建議名單。

兒子申請實習的畜牧農場在慕尼黑偏鄉,因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便利,為準時早上七點半上班,他必須提前一晚就到農場,並且在那過夜連上五天班,直到週末才能回家。農場供應吃住,和其他工作人員共住一屋。每次實習完回來,他從背包裡拿出的工作服沾有泥巴,還散發農舍豬、雞糞便味,口袋也夾雜許多麥草。

他還說農場是有共生哲學的特殊理念,原本以為他只是做廉價勞工,後來聽他說才知道,自己太小看實習農場的經營理念。

他說他們的有機農舍,不但強調永續也強調共生,不但注重動物習性的飼養與人道宰殺,還強調與不同種類動物一起飼養。豬隻與雞隻都不大量單一飼養,而是在草地牧場上活動,在爛泥巴裡打滾的粉紅混有黑色斑塊的豬旁邊伴有公雞、母雞走動,在不遠的牧場角落,還可以看到雞在做日光的沙浴。

問他這樣混合飼養有何好處,他說有豬隻在,雞就會得到豬的保護而不會受狐狸攻擊,豬有保護雞的功能。說得也是,原本大自然就有環環相剋的作用,我們大量工廠化飼養之後,好像忘記大自然的運作了。

這個農場主人原本承接祖輩農場,過去德國的大量飼養如同工廠,沒有人道理念的經營,後來農場老主人自己不能忍受工廠經營模式,學習更多的人與自然聯結關係的理念,循著自己的良知經營,成立基金會推廣共生永續的畜牧理念。

每週的實習都必須寫報告,一個星期的實習之後,兒子變成一個強壯的青少年,他的手臂因為勞動有了男人熱愛展現的二頭肌,胸膛也變得壯闊結實。我知道,他的實習經歷已讓他漸轉大人了,農場實習帶動的身心成熟與實踐和自然共生的理念,是他最大的收穫。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