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7月FOMC如預期再度升息1碼,美國碼鮑本文將完整解析本次聯準會會議結果及會後記者會。聯準
本次會議聯準會票委全員同意升息1碼至5.25~5.50%區間,會月聲明稿幾乎完全與6月一致,升息升息僅小幅修改利率指引段落的應月措辭,強調未來仍將評估更多信息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否再影響。
由於聲明稿變動不大,所以本篇,究團濟衰我們會著重在鮑爾會後記者會重點分析。再預
鮑爾會後記者會重點
一、期經9、美國碼鮑11月是聯準否會升息:委員將依照經濟數據決策
記者提問:「鮑爾是否認為還會有額外的升息,升息方式是會月在未來 9、11月會議實時決定,升息升息還是應月處於每隔一次會議升息的模式?」
鮑爾表示,尚未對未來會議做出任何決定,包括考慮升息的速度,但委員將持續評估將通膨隨時間降至2%目標,所需要的、適當的緊縮程度。目前在這次會議期間,經濟數據基本上符合預期,而在9月會議前,我們還會收到2 份就業報告、2份CPI報告以及本週的ECI報告,如果數據支持的話,有可能在9月會議升息,也有可能保持利率不變,委員將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上仔細評估(meeting by meeting)。
二、升息速度:放慢是合理的
《Financial Times》記者提問委員,如果9月會議是一次實時會議(意思是將依賴經濟數據、事態發展而決定),那6月會議提到維持利率不變的理由,需要更加漸進的緊縮步伐該如何合理的理解?
鮑爾表示,並不是每次會議都會立即採取更加漸進的升息速度,如果放緩升息速度,這有可能是3次會議中的第2次(原文:It could be two out of three meetings.)。雖然鮑爾重申不排除連續升息,但是也明確表示隨著離升息終點越來越接近,放慢決策週期(原文:slow down the decision cycle)是合理的,其不希望提供大量的前瞻指引,因為仍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希望依照經濟數據進行實時的決策。
三、升降息看法:不用等到通膨回到2%才暫停升息
《Politico》記者提問6月SEP顯示整體PCE以及核心PCE達到3%左右時,聯準會將降息,所以想知道當考量通膨回到2%以及開始降息時,通膨水準或是通膨下降速度有多重要?
鮑爾表示當開始降息時會考慮這一切,許多委員預期明年會降息,主要建立在通膨明年會下降,並且對通膨的下降感到滿意,才會是時候開始降息,但目前連下一次會議之間,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此更不用說明年或是後年。
《Politico》記者追問,所以有可能高利率維持2年,聯準會不會進行降息?
鮑爾明確否認,並且表示不會給任何相關的數值,當委員會覺得滿意通膨的下降程度時,委員會就會降息。「不過我認為今年不會,利率點陣圖中很多人都傳遞了明年降息的可能,但只是對於明年的判斷,最終仍將取決於對通膨降至2%目標的信心有多大。」
《CNBC》記者提問,鮑爾與其他委員都曾提過通膨降至2%前,只要看到通膨持續放緩的進展,就不需要繼續升息,所以想知道通膨需要下降至接近多少,或是需要多少個月的數據才能讓聯準會有足夠的信心暫停升息?
鮑爾認為持續升息直到通膨回到2%將會是遠超過目標的方式,並不是正確的。事實上,可以觀察委員們點陣圖的預測,現在政策利率處在限制性水平。
鮑爾說:「如果我們見到通膨可靠(credibly)且持續地(sustainably)下降,那就不需要再處在限制性水平,我們可以回到中性水平,然後在某個時間點低於中性水平。當然我們會非常小心,希望確保通膨可以持續地下降。」
「這很難做到,所以不會嘗試對數值進行評估,但我的想法是將會在通膨降至2%之前很久就暫停升息,並且會在通膨達到2%前就開始降息,因為通膨不會很快降至2%,可能在2025 年才會達到。」(原文: I would think about it is you'd stop raising long before you got to2 percent inflation. And you'd start cutting before you got to2 percent inflation too.)
所謂限制性利率代表需要該利率來壓抑經濟、通膨的水準,中性利率則是聯準會判斷不會刺激經濟、通膨的水準。
四、經濟看法:不再預期經濟衰退
記者提問華爾街開始對聯準會能夠實現軟著陸更加有信心,並且降低了對經濟衰退的預測,想知道聯準會經濟研究團隊是否改變了經濟衰退可能性的看法,以及主席鮑爾是否對軟著陸更有信心?
鮑爾表示一直認為有機會軟著陸,並且獨立於委員的聯準會經濟研究團隊也不再預測經濟衰退。另外,後續記者追問通膨下降、就業市場依舊強勁是不是轉向樂觀的原因時,鮑爾強調還不會使用「樂觀」這個字,不過確實有一條道路(pathway)。
目前已經開始看到通膨下降,並且就業市場沒有任何成本(失業率沒有上升),就業市場的放緩不是透過民眾失業,而是職位空缺回到更正常的水平、民眾離職率的下降,同時勞動力供給回歸,也降低了就業市場的供需緊張程度。這是一件好事,並希望這樣健康的狀況能夠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