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給我一點耍廢的勇氣》:為什麼別人總是那麼厲害又活得精彩?——你今天FOMO了嗎?

文:王雅涵

為什麼別人總是那麼厲害又活得精彩?

你有網路成癮嗎?一天會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媒體上呢?我要先大大方方承認,我有,給點我根本就是耍廢什麼秒回王,有事沒事就在滑手機。氣為我很清楚這很沒意義,別人也並不覺得自己是總那想獲取什麼資訊,就只是麼厲嗎不喜歡有紅色未讀的提醒,很想把它按掉。害又活認真算下來,精彩今天我真的耗費超多時間在上面,朋友甚至笑我不是給點在睡覺就是在滑社群媒體。儘管如此,耍廢什麼我依然可以去很多單位分享網路成癮的氣為議題,畢竟,別人接納自己是總那很重要的一步嘛(笑)~至少,我該做的事情都有做,只可惜還不是時間管理大師,無法有更厲害的產出。

你今天FOMO了嗎?

厭世代裡,同樣有非常多人沉迷在社群網站中,一部分可能跟我一樣,因為無聊和小小焦慮(面對困難的工作,想藉手機拖延一下);也有一部分,是害怕錯過了什麼訊息、害怕被遺忘。他們一方面擔心自己沒在社群上分享有趣的限時動態,就會和人斷了連結,一方面也害怕自己沒注意到別人分享什麼,會錯過或沒參與到什麼重要時刻,心理學家稱這現象為「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從大型聚會到小型對話,甚至是限動,簡單來說就是我全都要知道,以致被大量訊息淹沒,失去了自己的時間,焦慮與害怕的指數一直居高不下。

以下整理一些可能和FOMO有關係的言行,來自我對自己和一些年輕朋友的觀察:

  • 看到別人的生活比我精彩,我會很焦慮。
  • 朋友們聚集玩樂卻沒有邀請我,我會很害怕和生氣。
  • 當發現有人封鎖或者沒有追蹤我,我會不知所措。
  • 我很想知道朋友們都在做些什麼,並透過各種方法取得資訊。
  • 我很想跟上大家的話題與潮流。
  • 每天花很多時間看大家在社群媒體上的發文。
  • 如果不能和大家約會,我會很懊惱。
  • 我很喜歡發限動,還會去看有誰看了我的限動。
  • 無論上班或休假,我都會注意朋友們的社群狀況。
  • 如果沒有手機、或手機沒有網路沒有電,我就會想趕快回家。
  • 我會看很多的社群媒體來做決策,像是股票交易。

當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受到朋友、環境、社群媒體的影響,你就不全然是你了,你已經把自己的控制權交了出去。其實這種焦慮,本質來自我們對自己有許多的不相信,也沒有學習怎麼好好照顧自己,才會讓我們在這資訊流通快速便捷的網路時代中,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與安全感。特別是近年來,投資成為熱門的社群話題,你的情緒可能隨著某位分析師的貼文和相關討論開始起舞,害怕自己沒有跟上這波漲勢,或者沒來得及獲利了結,成了被收割的韭菜。只能說現代人成也網路、敗也網路,FOMO就這樣成了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比較來的,不是你的

事業成功家庭美滿,是大家都期望的事情,既然大家都在追求,那不免俗的就會有個模範出現,大至明星周杰倫、富商郭台銘,小至你的好閨密和親戚家小孩,如果你剛好在這條主流的路上,三十歲左右新婚小夫妻,工作領個兩個半月的年終獎金,時常帶著家人吃大餐打卡,過年期間總是出國度假,完全符合令人羨慕的生活,雖然你其實依然覺得薪水不夠花,但在很多單身族的眼裡,就夠令人羨慕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在追求的東西都來自於比較,我們想有個符合社會期待的「正確」人生,看起來才會很成功、很幸福,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可是,比較是永遠比不完,總有人比我們好,久而久之,我們只顧著去追逐別人擁有的,而忘了自己真心想要的。

請試著停下比較的想法,先探索看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吧!當你抓住了自己真心看中的東西時,再怎麼比較,也不會讓你覺得不足。你會發現,我很好、你很好、大家都好,這樣就夠了。足夠的安全感,讓我們更有能力去追求,不是追求大家覺得對的、好的,而是追求你所探索出來的美好。

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滿愛比較,向上比會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向下比又害怕被人追上,那麼你可以試著做幾件事——

  • 把自己比較的對象寫出來。
  • 將這些對象分門別類(明星,前輩、有錢人、有家庭的人、有自信的人、熟悉的人、網路世界的人……)。
  • 寫下對這些人的羨慕、嫉妒、恨,從中找出你是否在害怕些什麼?
  • 如果可以支取他們身上的一些東西,你想要的是什麼?(粉專人數、身材姣好、受歡迎、冠軍獎杯)
  • 想想他們可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跟辛苦。
  • 把那些你想要的東西設為目標,並想想可能會經歷哪些痛苦與艱辛。
  • 回頭看看自己的過往故事,當我們羨慕著別人時,自身是否也曾經歷過他人不知道的艱辛,有著被他人羨慕的部分。
  • 給自己一些時間活出自己的美好,因著愛而行動,而非因著恐懼而行動。

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部分,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也都有不同的影響力。因為人的獨特性,讓我們對世界有了不同的眼光,與其為了嫉妒而停下腳步聲悶氣,不如大方承認自己的羨慕,跟著邁開腳步去成長。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去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就算現在的你可能覺得自己好像還不夠格,但當你越給予,你越會發現到自己的力量。

成也網路,敗也網路

幾年前,美國的網路上流行起一首作者不明的小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我覺得對於比較心態和FOMO問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回應,摘譯如下與大家分享: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了三個小時,
但這並沒有讓加州時間變得比較慢。
有人二十二歲大學畢業,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人二十五歲當上CEO,五十歲就去世了。
也有人五十歲才當上CEO,一路活到九十歲。
有人還正單身,也有人已經結婚。
歐巴馬五十五歲卸任退休,川普七十歲才剛上任。
世上每個人本就在自己的時區裡過活。

身邊有些人好像走在你的前面,有些似乎走在你的後面。
但每個人都只是跑在自己的賽道上,在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裡。
不用嫉妒他們或嘲笑他們。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之中,你也一樣!
人生的學問就在於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吧。
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

說起來,我真的很享受有網路的世界,它讓我們可以快速更新各樣資訊,學習很多新東西,讓教育變得更有趣,甚至還可以是賺錢的工具。先前滑著FB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二十大台灣人氣心理師」,我就想點進去看一看,沒想到看到自己的名字和照片,嚇一跳的同時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哇,原來我是個可以被叫出名字的人呀!以前讀書時期對心理師的印象,總覺得要保持點神祕,到了真實環境才發現,你需要讓人們知道你,才會有工作找上門,自我的行銷和經營越來越重要了。

我並沒有很努力經營自己的粉專,通常是想分享什麼就分享什麼,意外地成了有點網紅型的心理師,甚至接到了一些業配。我常和朋友開玩笑,原來不是只有美女網紅可以業配,胖胖心理師也可以!但不得不說,粉絲的讚和觸及,多少會對我的心理帶來影響,有時候也會看到別的心理師那麼棒,而對自己的生涯有些許焦慮。

網路就是這樣,帶來了那麼多好處與便利,也默默帶來了各樣的問題,特別在孩子青少年階段,父母們但凡看到談網路成癮的書和講座,都急著想了解,想幫孩子「離開苦海」(雖然很多時候大家自己也樂在其中)。也許是因為,親子關係中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太抽象,網路議題只是最容易被看見的代罪羔羊,家長們紛紛把各種問題怪罪於孩子使用網路,逃避面對真正的問題,正如同孩子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困難,進到網路世界尋找連結和愛。只是網路世界仍有著其他危險,霸凌、比較、言語攻擊等問題一樣會發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