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老师集体“充电”,北京各区将陆续启动暑期干部教师实训

7月8日起,充电北京全市中小学校进入暑假,老师与此同时,集体将陆老师们也陆续开启了集体“充电”模式。北京部教记者获悉,各区近期,续启训北京各区暑期干部教师实训将陆续启动。动暑所有中小学、期干幼儿园干部教师将围绕新课程改革、师实教学设计、充电作业设计、老师考试命题、集体将陆课后三点半服务、北京部教综合实践、各区体育美育等方面进行实训,续启训提高教书育人基本功。

门头沟区:引导干部教师“迈出课堂半步”

“门头沟区的孩子们离学术话语系统太远了。缺少学术话语体系,如何能在学术圈走得远、走得好,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启动会上,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曹彦彦带来题为《山区学生文化资本补偿:学术文献阅读行动研究》的实训开班报告。

曹彦彦在报告中指出,学术文献课可以有效补偿山区学生学术文化资本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聚焦课堂主渠道,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社区共读,以文献阅读行动增加学生教育收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同时,曹彦彦强调,在暑期实训中,要抓好“校风的一半在操场”主题活动,通过课间操展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操场上磨砺意志、强健体魄;要抓好“迈出课堂半步”主题活动,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创新性开展学术文献课程。

记者了解到,此次实训,门头沟区将围绕课程领导力、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作业设计、考试命题与实施能力、教学质量管理、德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为干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专业实训。同时引导干部教师“迈出课堂半步”,以学术研究为抓手,带领学生迈进生活找原型,迈进文献学思维,形成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石景山区:现场分享技术赋能教育实训范例

双师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AI大数据作业”促进教育提质增效、基于“活动面板设计”的线上合作型学习模式……7月11日,石景山区教育系统部署暑期干部教师实训工作启动,区内领导、专家、教师分享了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训范例。

记者获悉,结合区域和学校实训工作需求,石景山区将梳理出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需求,设计通识培训课程和个性化指导服务,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案例资源和服务。

此次全员实训,石景山区不仅让全区的干部教师在暑期进行短暂的业务“充电”,更为干部教师提供了新学期、新学年乃至长期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的机会和平台。石景山区将暑期干部教师实训工作与上半年开展的教育教学研讨季活动和下半年开展的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结合,实现有效贯通衔接、短期和长期结合、专项与常态结合,促进区域教育长效、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7月至8月,通过市、区、校三级联动,石景山区将具体以学校为主,围绕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考试题目命制、综合实践设计、班会、家长会、年级组长会的方案设计、课后三点半服务方案设计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资源、课程和培训的支持;并在9月至10月,做好成果评选以及跟进式支持和实训效果监测等。

房山区:重点开展校本实训,把新课标落实到位

“老师在落位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过程之中,往往停留在认知和理解层面,而在实践层面缺少一种工具平台,此次实训将为老师搭建平台,让新课标和新教材落地,引领教师深化、理解新课标。” 7月11日,在房山区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实训暨中小学教师培训启动会上,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徜祥如是说道。

据了解,房山区此次培训将覆盖全学段,从义务教育、高中、学前教育、干部,一体化设计,逐层推进,包含通识培训、学科研究、校本实践,着力解决“双新(新课程、新教材)”“双减”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中小学教师加深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反思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明确落实新课标的改进方向和新目标。

房山区教委副主任于海侠表示,“双新”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基于对新课标落地房山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的锁定,也就是老师教与学方式相对传统的问题。此次实训是教与学方式变革中的综合性学习,要突破解决学科内的综合问题,也就是大单元教学和学科间的综合性学习问题。在启动会上,部分教师就新课标中提到的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等主题进行了分享。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