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驚人的發酵力》:「麴」到底是何方神聖?把黴菌的同夥吃下肚,沒有問題嗎?

文:山元正博、驚人酵力山元文晴

麴到底是發底何的同何方神聖?又有多少種類?

話說,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聖把麴,到底是黴菌沒有嗎什麼東西?對此有正確認知的人,出乎意料的夥吃少之又少。甚至還有人認為,下肚「麴」、問題「酵母」和「酵素」,驚人酵力都是發底何的同同樣的東西。

在此,聖把我想先針對麴做一番詳盡的黴菌沒有嗎說明。

所謂麴,夥吃指的下肚是名叫麴菌的微生物,而麴菌則是問題黴菌的同夥或同類。

「咦?把黴菌吃下肚,驚人酵力沒有問題嗎?」你是否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沒事的,日本長達一千年以上的歷史完全可以證明。至於為什麼會沒事,正是接下來我要說明的。

利用蒸熟的米產生的麴菌,稱為「米麴」;利用麥子產生的麴菌是「麥麴」;而利用豆子產生的麴菌,則是「豆麴」。

日本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麴菌,其中和酒有關,最具代表性的麴菌有以下三種:

  • 黃麴:主要用於製造日本酒或甘酒/不會產生檸檬酸
  • 黑麴:主要用於製造燒酒或泡盛/會產生檸檬酸
  • 白麴:主要用於製造燒酒/會產生檸檬酸

其實,這裡面的其中一種黑麴,還有大名鼎鼎的白麴,都是我外公河內源一郎發現的。直到明治時代為止,日本用於釀酒的麴菌只有黃麴,就連燒酒也是用黃麴釀成的。

然而,鹿兒島地處炎熱,以前也沒有冷藏設備,有一年杜氏(日本酒藏的最高技術指導者)向外公反映:「用黃麴釀造的燒酒都餿了。」這時外公想到了沖繩黑麴,「沖繩比鹿兒島還要炎熱,怎麼人家釀的泡盛就不會壞呢?」

經過外公一番調查後發現,沖繩的黑麴會產生檸檬酸,而檸檬酸本身具有防腐的作用。於是,他決定引進黑麴。

就這樣,外公找來泡盛用的麴菌,全心投入黑麴的實驗與研究。終於,在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年),他成功從泡盛的麴菌培養出最適合釀造燒酒的「泡盛黑麴菌」。用該種麴菌釀造出的燒酒,香氣芳醇,口味濃烈又甘甜,一時之間,用「泡盛黑麴菌」釀造燒酒的風潮,在整個九州蔓延開來。

然而,外公並不以此自滿,用「泡盛黑麴菌」釀造的燒酒,風格太過獨特,他希望能研發出讓更多人喜愛、更平易近人的酒款,努力不懈地研究著。

時間來到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他在某個培養皿中發現長得不一樣的淡褐色黴菌,於是嘗試將它培養出來。

用該菌種釀製的燒酒,比用「泡盛黑麴菌」釀造的燒酒,香氣更濃,口味也更柔順,是十分美味的燒酒。不僅如此,這種黴菌和黑麴一樣,在發酵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檸檬酸,卻擁有不會使酒缸染色變黑的特性。

這是從黑麴菌變異而來的新種麴菌。

它便是外公發現的「河內白麴菌」。

就這樣,現今釀造清酒、燒酒不可或缺的黃、黑、白麴菌,總算湊齊了。

P17Photo Credit: 方舟文化出版

把麴帶出國會被拒絕入境?!
其實它是無毒的神奇微生物

麴是一種黴菌,那為什麼把黴菌吃下肚會沒事呢?

味噌湯、醬油或酒都是用麴做成的,日本人可以說每天都在吃黴菌。這種飲食文化已經持續了一千年以上,事實證明,完全沒問題。如果麴有毒,吃的人不是全都死了嗎?

再者,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食物,像是表面附著青黴菌的藍紋起司,或是源自中國、沖繩,用黃麴或紅麴發酵製成的豆腐乳等。從以前,人們就會吃長麴或發霉的食物。世界各地的人類,經由不斷的嘗試錯誤,從經驗法則得知,吃它們是沒問題的。

不過,日本的麴菌確定沒問題,是直到今天才搞清楚的。

近年來,基因組解析、遺傳鑑定的技術比較進步,可以針對麴菌的基因進行詳細研究,結果發現:「日本的麴菌在遺傳上,沒有會產生黴菌毒素的基因」。

通常所謂的黴菌,絕大部分都具有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毒性。然而,麴就像發生基因改造一般,天生缺乏調節因子與致癌因子;也就是說,它並沒有會產生黴菌毒素的基因。這個結果實在太驚人了。

事實上,沖繩有一部分黑麴具有毒素,但是我外公發現的「泡盛黑麴菌」(河內菌),已經被證實是無毒的。

話說,「麴沒有會產生毒素的基因」,直到最近才被證實,這讓當初要把麴菌輸出國外的我們吃盡苦頭。

怎麼說呢?你看黃麴、黑麴、白麴的拉丁學名,分別如下:

  • 黃麴:Aspergillus oryzae
  • 黑麴:Aspergillus luchuensis var. kawachii
  • 白麴:Aspergillus luchuensis mut. kawachii

日本人每天都會吃到的「Aspergillus」(麴菌),到了國外卻被視為病原菌的代表。據說,有一種名叫「aflatoxin」的毒素,毒性是戴奧辛(Dioxin)的數十倍,而會產生這種毒素的黴菌,學名就叫做「Aspergillus flavus」。

是不是聽起來很像(笑)?

是的,正因為麴的學名全都有「Aspergillus」這個字,所以外國的學者一看到就認為:「這不是有毒的黴菌嗎?不准攜帶入境!請證明它的安全性!」

不僅如此,那個會產生黃麴毒素的「Aspergillus flavus」和同屬黃麴的「Aspergillus oryzae」(日本米麴),所形成的菌落型態還十分相似,肉眼根本分辨不出來,真讓人傷腦筋。

話說,麴如果被認定是毒的話,日本的傳統食物或酒不僅做不成,也不可能出口,這對經濟是非常重大的打擊。

於是舉全國之力,學者紛紛投入麴菌的基因解析,最後終於證明麴菌沒有會產生毒素的基因,這樣的基因已經消失了,這才讓人鬆了一口氣。真是太好了(笑)。

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黴菌,一個會產生致死毒性,另一個卻能讓食物變美味。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但卻是事實。

不僅如此,早在西元八○○年前,酒就已經在日本出現,從飛鳥時代到奈良時代,人們已經會用麴製造出米醋之類的東西,據說在那時候,醬油或味噌也有了雛形。我在想,當初肯定是從蓬鬆的麴菌孢子到處飛,碰巧落在米飯上開始的吧?事實上,我的外公就曾把裝有培養液的竹筒吊掛在樹林裡,藉此收集不一樣的麴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