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志鴻
必須去韓國學韓語?
秋季中級班的大叔的話老師指導議論文(논설문,漢字作「論說文」)寫作時,旅韓來韓竟然發下「要學韓語的記學話,必須來韓國嗎?」作為題目,韓語然後分組討論,必須以收集正反兩方的國嗎意見,才由一群外國人下筆作文。大叔的話
乍看,旅韓來韓那是記學一道不辯自明的命題,大家都付了學費、韓語膳宿費等,必須在幫韓國發展經濟,國嗎心底不是大叔的話隱隱相信要學(好)韓語必須來韓國嗎?轉念一想,他不能不替院方擔心,旅韓來韓那是記學一道踩鋼索的危險命題,只要反方論據充足,辯論能力夠強,隨時會動搖韓國語學堂的存在,連老師的飯碗都砸掉。也許,院方(甚至老師)已經胸有成竹,認為反方一定處於下風,不管外國人怎麼說,語學堂始終是堅不可摧的堡壘?
抽籤結果,他跟另外幾位同學屬於反方,必須捍衛這樣的立場:要學好韓語未必需要來韓。組員提出一堆論點:人在韓國必須面對文化差異的適應問題、生活費高昂、與家人分隔兩地云云。不管提出的論點有多合理,只要有一樣東西不願(不能)觸及,即語學堂的教學方式,就是未能切中要害。
然而,當著老師的面前,有多少人(包括他)願意去質疑語學堂的教學方式?於是,本應成為討論重點的語學堂逃過一劫,一道貌似可以討論的命題,卻變成沒有討論的餘地。
外語教學法大抵分成兩大類:(一)「直接教學法」,不用任何母語解說,以外語教授外語;(二)「間接教學法」,以母語解說外語文法,然後學習造句,才展開對話。慶熙大韓語班(其他院校也大同小異)從初級到高級,都完全「以韓教韓」,採用直接教學法進行,期待學生沉浸日久,能夠自然掌握韓語。
無可否認,那些課堂常用的指令(請讀,請好好聽,請翻第五頁……),只要聽一陣都能上口。但,內心如有自己的意思要表達,就不能不靠「文法與詞彙」的掌握來培養構句能力。
不論韓國語學堂與(過去的)韓檢考試,都將「文法與詞彙」歸為同一組,同一張試卷。在初級班時,眼見班主任費時兜大圈解釋一個簡單的詞彙時,不耐煩者總是覺得虛度光陰,他不惜當眾冒犯,先用iPad查詢。那些用三言兩句即可解釋清楚的文法,老師卻常常造出一堆例句,任由學生自行摸索用法(往往,用法還教得太少,「지만」豈止一個「但」字可以了得?)。日子一久,彷彿懂得的文法與詞彙,只要細究起來,始終有未明之處。
韓國語學堂本可以因材施教,按照學生的母語分班,先在初級階段採用間接教學法,培養了紮實的文法與詞彙根基,到了中高級階段才全面「以韓教韓」。不然,可以雙軌並行,每堂課的第一時段以外語講解文法與詞彙,並解釋作文的錯誤,第二個時段才用直接教學法,以增強學生的聽力和會話能力。不管實行哪一種制度,韓國學語堂都必須先廣納雙語人才,但人才匱乏也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只是韓國人願意大量聘用懂得雙語(或者多語)的外籍人才嗎?
只要語學堂肯安置雙語人才,還可以在現有的五大技能(聽、讀、寫、講、文法與詞彙)之外,多安插一個新環節:雙語互譯。韓國人似乎默認翻譯對學習外語的作用,同鄉介紹過通曉日韓雙語的藤井麻里的著作,單舉其中一本《日語文法》(일본어 문법)為例,自二○○八年出版以後,到了二○一四年已經十四刷。書中要求學習者反覆重聽錄音,並附有將韓文句子翻譯成日語的作業。為什麼韓國人卻不這麼教外國人韓語呢?
從中級班開始,身邊就不乏出色的日本同學,學習韓語像一架自動操作的翻譯機,只是發音有點不夠準確(韓語的尾音為難日本人)。日韓雙語同屬黏著語,共享同樣的語序、(大量的)文法、(許多的)詞彙,只要適當的點撥(有些助詞用法不同),日本同學本來可以走得快,卻被逼跟著能力不濟的其他同學白耗時日。
相反,大部分中國學生的成績都不太理想,得適應韓語的語序,繁瑣的文法(尤其助詞),漢字詞的差異,一關關含糊地過。常常,還帶著許多未明,就得升班去面對更多的未明。許多韓語教材幾乎不曾邀請外國人參與編寫,自然未能先指出外國人常犯的錯誤,要自修也不容易。
「以韓教韓」的方針實行多年下來,不論哪一個年代赴韓的學習者,都會從語學堂隨身帶回來兩句可供談資的經典。當你要求韓國老師解釋文法,他說不出所以然時,就會拋出一句:「그냥 외우세요.(就背起來吧。)」有時,這一句打發不了外國人,還有下一句當作後備,可以用來嘗試安撫:「외국 사람이니까 몰라도 돼요.(你是外國人,不懂也沒關係。)」正因是外國人,大家才付費,要語學堂幫忙搞懂,不是嗎?
語學堂所營造的四個小時語境終究只是一個小溫室,外面的世界才是更為值得探索的大叢林。他赴韓學習另有一層意義,你已經將自己置於死地,不懂韓語,生活會有諸多不便。出了大城市更是如此,火車播報只給同胞明白,日常交涉彷彿小圈子,只接受共同的語言。因此,生活的迫切需要比單純的興趣(追劇聽歌之類)都更有十足的動力,你已經沒有其他語言可以當避風港了。
才討論完「要學韓語的話,必須來韓國嗎?」,翌日就發生一件小考驗,讓旅韓的中年人又勉強找獲一層意義。清早起來,他隨手一按,洗臉盆塞子就堵在排水口出不來。也許,他應該撥電話跟屋主求助,但事情太瑣碎,網絡可以幫上忙,就嘗試煮熱水一澆,塞子果然彈跳出來。昨天韓國老師說過的話又回來了:在國外生活,也是成長的機會。但,生活在哪個異鄉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