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10万年,我国科学家揭示水稻演化史
近日,驯化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科临沂大学、揭示上山遗址管理中心等全国13个单位的水稻史专家紧密合作,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演化开展了浙江上山文化区水稻起源研究,驯化学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国科连续演化过程跨越了十万年。该成果以研究论文的揭示形式,于5月2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水稻史 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农业文明的驯化学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也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是国科世界水稻的起源地,以及上山文化在世界农业起源中的揭示重要地位。水稻是水稻史什么时候开始被人类采集利用? 从野生到驯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长期以来,这些都是演化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水稻起源,一直是充满争议的话题,先后有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阿萨姆和云南起源说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河姆渡遗址、上山遗址以及长江中下游许多遗址水稻考古证据的发现,国际学术界才开始认同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世界水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但能否在长江流域末次盛冰期2.6万年以来找到可以长期保存且能够区分野生-驯化水稻的鉴定指标,能否揭示人类从采集到驯化野生稻的过程和可能的机制,是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在最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科研团队发现,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经在长江下游地区分布,为后来的水稻利用、驯化提供了条件;大约在24000年前,气候开始进入寒冷的盛冰期,促使人类开始采集并利用野生稻,表明人类为适应寒冷的气候变化,探索新的食物来源;大约13000年前,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对野生稻进行驯化前的栽培,开启了稻作农业起源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大约11000年前,驯化水稻植硅体比例迅速增加并达到驯化阈值,标志着东亚稻作农业的起源。此项研究表明,东亚稻作农业与西亚两河流域麦作农业的起源在时间上是同步的,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大深化了我们对世界农业起源格局的理解。 “当前沿科学与中华文明相结合时,中华文明就能焕发新春。正是因为我们充分发挥了地质与考古相结合的优势,才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最前沿的高精度光释光测年、植硅体分析等技术手段,揭示上山遗址的古环境变化与文明起源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底青云说。 浙江上山文化遗址10万年以来从野生稻分布到最终驯化的连续证据,揭示了水稻与气候、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漫长的水稻驯化过程。研究成果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创新性的发现,是对人类与水稻协同演化研究的重要贡献,对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的起源以及上山文化的重要性有着深远影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如何让冰雪经济这团“火”烧得更长久?
- 魏晉風雲之苻堅大帝淝水之戰篇(三):平定完宗室叛亂,苻堅宣布這次一定要消滅東晉
- 1/13~19春節換新鈔地點速查;一窺新台幣鈔券容光煥發訣竅,央行傳授3祕訣辨識偽鈔
- 魏晉風雲之苻堅大帝淝水之戰篇(一):靠布局各方勢力「統一」南方派系政治的謝安
- 乙酸铅滴定溶液标准物质:铅离子检测的精准校准溶液
- 緬懷作曲家顧嘉煇:香港音樂一代宗師,既是「香港人意識」也是「大中華意識」的締造者
- 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甚麼是「漢胡」?
- 諮商經驗談:走進「精神時光屋」,心理師可以為你做什麼?
- 福建福州:提振消费信心 拓展文明实践阵地
- 【影評】電影版《想見你》:劇情破碎、剪接零邏輯,所有不合理丟給平行時空就能解決?
- 一個機車四竄、危險四伏的城市,真的是大多數人都想要的生活環境?
- 麥當勞工讀生搬1.1噸貨品進出冷凍庫48次後腦出血死亡,法官判職災賠償父母472萬
- 封开杏花鸡:香飘“粤地优品”品鉴夜 引领地标品牌新飞跃
- 《不是搞不定人,是搞不懂人性》:「菩薩心腸、金剛手段」,是強者的共同特徵
- 【影評】《五星饗魘》:破格的食物驚悚片,精心規劃人類文明史全餐,但最終大家都得死
-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從歷史上來看,我始終認為是更優秀的性別承擔了不堪重負的生育方式及其代價
- 都乐门餐饮携手天农食品,让清远鸡“飞”向世界五百强
- 【藝遊嚮導】1/31
- 美國加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炸彈氣旋」暴雨成災近10萬戶停電,卻也紓解了過去幾年的乾旱
- 另類的解構想像:時勢造「姜濤」?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