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一個機車四竄、危險四伏的城市,真的是大多數人都想要的生活環境?

文:流星不打方向燈

中南部人日常在街頭玩命,個機已是車竄城市老調,朝野無視,危險也不想再浪費口水了。大多都想的生

但除了風氣與執法問題,數人中南部的活環交通,還有一個「多數凌駕少數」現象,個機阻斷了改變的車竄城市可能,像個死結。危險在任何一個社會,大多都想的生談任何一項議題,數人多數的活環利益大於少數,都是個機硬道理,人權關懷只能緩和,車竄城市但不可能推翻這個大前提。危險

而在中南部,機車,是絕對的多數。行人,則是絕對的少數。甚至連汽車,相對於機車,都是少數。

於是乎,南部市區主要幹道上,原本應是以疏導車流為目的,減少交會路口的交通號誌,出現了每隔數十公尺,每一個巷道都設置紅綠燈的奇詭現象。

外地人初到,還會驚呼高雄道路壯觀,「一路長紅」,誤以為是都會繁榮的象徵,但待久了,多開幾次車上路,才發現這樣的設計與交通量無關,而是為了迎合數量龐大、四處流竄的機車族的需求,方便每一個巷道都可以直接切穿主要幹道,而衍生的「討好多數」措施,從而形成獨特的中南部「街景」。

不過,汽車族在中南部雖屈居老二,總是要看浩蕩機車大隊的臉色;但真正的弱勢,而且是絕對的弱勢,在中南部,還是行人。

不是因為行人肉身上陣,相對於汽機車弱不禁風,而是因為......街上幾乎沒有行人。

沒有行人,汽機車習慣性加速穿越路口,習慣性左右轉彎不注意斑馬線,習慣性地把街道當成自己的地盤,僅存的路人在街頭打游擊,驚嚇之餘,畏懼上街,久而久之,又更進一步擴大了多數與少數之間的差距,同時又鼓勵、正當化了當局照顧多數(機動車),打壓少數(行人)的交通規劃,與道路設計。

在因與果的循環推移,和地方官員欠缺全盤思考的因循怠惰之下,我們逐漸打造出了一個無比堅實,強凌弱、大吃小、多欺少,任何有選票情結與任期考量的父母官,或人微言輕的官僚,都難以撼動的叢林法則道路生態。

多數凌駕少數,不OK嗎?

當然OK。

少數服從多數,即使在一人一票的民主社會,都是基本的真理。

但,是誰的政策,造成機車成為道路上的絕對多數?是甚麼樣的執法,造成行人不敢上街,被迫「變成」少數?一個機車四竄,危險四伏的城市,真的是大多數人都想要的生活環境?還是僅僅由於當局怠惰、人民鄉愿,不知不覺墜入的反文明陷阱?

溫水煮青蛙,或許我們都在等待著下一場更駭人的車禍發生,喚醒鄉民的正義,激發哪怕只是些微的改變的動力。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移動式納骨塔」惡名不假?台中公車撞死母子憾事背後,是評鑑制度下的行人悲歌
  • 台中公車憾事的原罪
  • 英式過馬路(上):這些不像斑馬的斑馬線,正是降低交通意外的功臣
  • 我是台中一中的學生,我搭的公車最近常會「人間蒸發」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