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孩子的作业本,一个也不能少
15公里长的业本乡村小路上,58岁的个孩个也王金良背着约10斤重的书包,步行去35名学生家中收发、业本辅导作业。个孩个也一天2趟,业本每趟2小时,个孩个也途径8个自然村,业本风雨无阻。个孩个也 王金良是业本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东鲁完全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从教37年来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个孩个也疫情影响下,业本为了不让班上的个孩个也学生落下功课,他白天和孩子们一起上网课,业本下午3点出门收取孩子们完成的个孩个也作业,批改后,第二天一早再去送作业。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近50天。 35个孩子的作业本,一个也不能少 王金良住在常山县辉埠镇双溪口村。早晨六点半,他便背上一只红色双肩包,穿好运动鞋出门。沉甸甸的双肩包里装着的,是前一天晚上批改好的35名学生的作业本。 因疫情影响,今年2月份,浙江启动了线上教学。起初,王金良也尝试过在线上平台批作业,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的父母早早就出门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抚养,35个学生中,上交作业的不到半数。”王金良说,加上年龄问题,自己对着手机批改,对视力是个很大的挑战。 为了督促学生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并掌握他们当天的学习情况,自2月28日以来,王金良采用了最“麻烦”的方式去收发学生的每日作业——走路上门。“这个办法虽然笨拙,但却最有效。”王金良说。 收发作业有固定的路线。35名学生分布在4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一圈走下来,超过15公里。 “不会开汽车,我会骑电瓶车,但几十年了我习惯了走路。学校离家10里路,我平时上下班都是走路的。”王老师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学生家收发作业本,还能为学生树立锻炼身体的好榜样。 送完作业,回到家吃过早饭后,还不到早上9点。王金良打开手机,和孩子们同步观看“空中课堂”,教科书上写满了批注。上完课,布置好作业,他也要自己做一遍。“熟悉每道题,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批改作业。” 下午3点多钟,王金良背上双肩包再度前往学生家,这次他是要去收取学生们完成好的作业。同样的路线,同样耗时2个小时,王金良没有丝毫的厌倦和疲惫。有时发现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他总会停下脚步,主动对学生进行辅导。 作为党员教师,要对得起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期王金良都会上门家访,学生住在哪个村的哪条巷,王金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不少学生家长,还是他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 “王老师比我们做父母的还尽职,每次看他给孩子耐心讲作业,我心里都很感动,山村的孩子离不开他。”提起王金良,学生王梦妮的爸爸赞不绝口。 自从王金良上门收发作业以后,还有的家长这样督促孩子写作业:“你看王老师又来送作业了,老师都能每天坚持,你怎么不能坚持……” 受王金良影响,女儿王巍如今在常山县城的一个幼儿园当幼师。王巍记得,一次下大雨,按照往常父亲应该收完作业回到家了,那天却迟迟不见身影。“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为了不让学生的作业本被淋湿,躲在路边一处凉亭里,怀里护着的作业本完好无损,全身却被雨水打湿了。” 王金良的语文课本上标记得密密麻麻。他最喜欢《丰碑》这篇课文,课上每每给学生读到“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自己常常动情落泪。 “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当了28年班主任。最开始教书的时候,一个月拿26块钱工资,现在生活上过得去。我在本地乡村长大,就想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事情。”王金良说,自己是教师,更是一名党员,要对得起每一个学生。 王金良的身体力行,被同事们看在眼里。为了督促孩子们在家学习,学校的其他老师也被带动,每个星期去学生家里辅导作业好几次。 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 东鲁完小就挨在小山边,学校的小操场至今还是砂石路跑道。学校一共有151名学生,11位老师,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为了迎接学生返校,教室里已经布置好了宣传防疫的黑板报,课桌上摆好了书本和练习册。 “4月21号,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就要开学了,老师们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今天还给学生做了测验,开学前摸摸底。”王金良说,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音乐老师,不少老师得兼职上好几门课。 王金良教的是六年级毕业班。在他看来,基础阶段的教育除了让孩子们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培养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站,学生就要升入中学,打好基础很重要。” 几年来,陆续有不少学生考入县重点初中,走出山区。从教37年,王金良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也见证了村里的变化:完小的学生在减少,更多的家庭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 王金良曾获常山县教育系统“最美教师”“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还评上了全国优秀教师。坐在对面办公桌的数学老师程光洪是王金良的“老搭档”,形容他为“老黄牛”:“他一直对学生认真负责,真心、真情对待孩子。” 王金良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网友们纷纷为其点赞:“没有语言能表达现在的心情,只希望老师退休后平安康健,长命百岁”“老师的背上都是农村孩子的希望”…… “读书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王金良说,“还有两年多我就要退休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这些期待走出大山的孩子守好教育的第一站。”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许舜达 郑梦雨35个孩子的个孩个也作业本,一个也不能少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4-20 08:54:08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原创:饮食安全大于天,伟业计量食用盐中碘来了!
- 性侵犯就是一種權力的展現,大多數人還是更害怕反抗權力的結果
- 媒體的多元觀點,就像電影鏡頭不能只有一個拍攝方向
- 《Flesh Love All》及《姊妹》:愛何以讓人窒息?遍佈傷痕的語言和情緒勒索
- 宁夏石嘴山:春节及元宵节期间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27万元
- 50歲男攀劍龍稜脫水抽筋獨自下山後身亡,山友:天氣這麼熱,水沒帶夠不要去
- 美國「政治極化」加劇:民主黨支持者搬到藍州,共和黨支持者移往紅州,才敢自在表達立場
- 為何原油減產油市仍無大行情?專家指中國已無法成為油價救世主
- 社保大厅“搬进”工行 办卡缴费“一次搞定”
- 為何原油減產油市仍無大行情?專家指中國已無法成為油價救世主
- 随机阅读
-
- “国潮”引领端午旅游市场新风尚
- 侯營兩派路線不合、地方派系痛批「馬金復辟」,金溥聰半路殺出能否搶救侯友宜低迷選情?
- 並不浪漫的「羅馬帝國」,為何會成為現代英文「浪漫」一詞的語源?
- 國民黨中常委醞釀換侯,金溥聰:明眼人都知動機不單純;正副議長晚宴侯郭有望同桌
- 拍视频赢好礼,伟业计量致敬“20年不一样的教师节”
- 瓜地馬拉總統選舉爭議可能牽動台灣邦交,大選重點一次看
- 金溥聰效應來了?侯友宜7月開始連續六天網路聲量衝第一
- 《職場好感學》:你很認真工作,業績卻始終沒起色,這時候該怎麼辦?
- 广西龙胜:开展春节期间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 兩位黑人大法官針鋒相對,美國「平權招生爭議」如何在非裔社群激起漣漪?
- 《紫微攻略・紫微斗數新手村》:「疾厄宮」是古人用大數據統計出來的健康調查表
- 【2023金曲獎】典禮收視率出爐:鄭宜農、安溥分居冠亞軍,陳雷、黃妃、阿吉仔觀眾最愛看
- 线下展销火爆、订单捷报频传!兵团三师产品燃爆大湾区
- 「聽經濟」崛起:台灣Podcast聽眾調查報告
- COCO李玟因憂鬱症辭世!正向的人會憂鬱嗎?心理師分享陪伴憂鬱症的「三要三不二求助」原則,讓我們溫柔協助憂鬱者
- 中國限制鎵、鍺等半導體材料出口,《華爾街日報》:藉此增加與美國談判籌碼
- 奖优促学,筑梦未来!乳源一六镇举办首届奖学金颁奖典礼
- 【展覽】《臨場音樂:本能行為》:跨領域實驗與音像表演,如何探索醫療與健康的多元面向?
- 【動畫】鋼彈迷父親看《水星的魔女》:跨越父母有意無意設下的框架,期許女兒成為獨立自主的存在
- 2023總統教育獎:方振宇成台灣首位帕奧選手、顧文凱在滑板上脫離輪椅限制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