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出行变成文化之旅 青岛地铁打造“文化地铁”品牌
中国山东网青岛6月3日讯 (记 者 刘淑红) 6月3日上午,文化地铁青岛地铁3号线五四广场站,把出安保小张背对着舞台而立,行变他面前,成文往来的旅青乘客放缓了匆忙的脚步,为一场名为“当苏轼遇上雪莱”的岛地地铁中英文诗歌专场朗诵会驻足。朗朗吟诵声中,铁打中西方经典诗歌被重新演绎,造品苏轼和雪莱的文化地铁碰撞,在青岛地铁的把出大厅里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给地铁乘客带去一份无形的行变文化早餐。青岛地铁开通17个月,成文在地铁空间内推出了文艺演出、旅青文化作品征集与展览等各类文艺活动,岛地岛城多位艺术家、铁打众多文艺爱好者参与进来。从诗画春天、智慧书亭,到地铁音乐厅、地铁英语角、地铁诗会,可谓精彩纷呈,让常态化、亲近化的地铁空间文化活动,将乘客的每一次出行变成一趟“文化之旅”,共同打造“文化地铁”。 ■整合乘客碎片化时间 2017年春节档,央视文学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热播,在国人当中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的热潮。其实,早在10个月前,一场“诗情”与“画意”便在青岛地铁的车厢里碰撞出“十里春风”——青岛地铁集团与市文联、市画廊协会合作开展“诗画春天”活动,将本地画家的国画作品配以吟咏春天的古诗词,以“一诗配一画”的形式在地铁车厢框架进行展示,营造出“书香地铁”的文化氛围,迈出了打造青岛地铁文化品牌的第一步。2016年中秋节当天“情满地铁 花好月圆”中秋诗会、2016年11月“一线牵南北,全程若比邻”地铁原创诗歌及“地铁·遇见爱”地铁原创小说征集,2017年情人节“地铁·遇见爱”地铁诗词大会,在过去一年中,仅诗歌文学类的活动,已经在青岛地铁空间内数次上演。 文学类活动只是青岛地铁打造文化品牌的支点之一,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快地铁·慢生活”大型音乐快闪活动、读书日“闪读”活动、“一线牵南北,同心迎开通”市民同乐会、“春暖地铁,巾帼风采”地铁音乐厅女神节专场、“歌尽桃花扇底风”中国风歌曲专场,以及地铁英语角圣诞专场活动等,将乘客的碎片时间整合起来,以潜移默化的亲昵姿态,用不同文化形式,在不同文化领域,打造一种崭新的“地铁文化”。 ■让文化从地铁向外延伸 让乘客在出行过程中,用诗歌、音乐、陈列等亲近的文化形式来服务乘客的精神需求,只是“文化地铁”的第一个小目标,乘客的碎片时间之外,“文化地铁”还有更大的“野心”。 自地铁3号线开通试运行以来,青岛地铁晨报就成了青岛地铁最具特色的文化伴手礼。每周四的上午,乘客都可以在站内免费取阅这份报纸。报纸除了包罗国内外时事新闻、本地生活服务资讯,更注重文化品位和地域特色,“文艺范”、“读城记”等文学类栏目,立足于文学品鉴、本土文化和历史钩沉,内容得到了乘客的认可,也成为了报纸的特色栏目。 去年12月,地铁3号线全线开通不久,青岛地铁智慧书亭便与乘客见面。从此,每天十余万人次的客流,在地铁里有了自己的小型图书馆。在五四广场站,乘客只需打开手机,就能自助完成图书的借阅、续借和归还。 无论是青岛地铁晨报还是青岛地铁智慧书亭里的图书,这些地铁渠道内的读物实现了从地下向地上的“漂流”,实现了从地铁乘客向全体市民的传播。通过阅读,青岛地铁向乘客输出传递了主流价值观,为地铁乘客提供丰富的文化阅读服务,让阅读成为青岛地铁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此同时,也将阅读习惯和阅读文化从地铁向外不断延伸,并深深影响了每一位乘客和市民的工作和生活。 ■全媒体打造文化地铁 在“文化地铁”品牌的塑造过程中,青岛地铁全媒体矩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年底,青岛地铁面向全体市民进行地铁原创诗歌和原创小说的征集,通过前期报纸、电视、新媒体的宣传,活动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原创作品数百件。后期,精选作品再度通过全媒体矩阵与广大市民见面并形成良好互动,无论是报纸对优秀作品的刊登、新媒体的全民海选,还是地铁空间内的原创作品诵读,每个环节都将活动和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延展到最大,并最终最大程度地覆盖了地铁乘客和广大市民。 2016年9月3日,一场名为“快地铁·慢生活”的大型音乐快闪活动在地铁3号线北段上演。民乐演奏、街舞表演、歌曲串烧,青岛名家和艺术爱好者在地铁空间内上演了一场音乐“接力”。活动前后,青岛地铁晨报、青岛地铁移动电视等传统手段在地铁空间内进行了全面报道,网络平台直播和“地铁新生活”微信平台的精彩片段回放,吸引了地铁乘客之外数万人的观看、参与和转发。最终,这场地铁空间内的活动,在全媒体矩阵的宣传下,线上线下“围观”人数突破三万人次。 以全媒体手段策划活动、宣传活动,已经成为青岛地铁文化活动的常态,各种渠道媒体在权威性、时效性、互动性、还原度方面形成互补,达到全方位、最优质的活动效果。 ■坚持不懈打造文化窗口 地铁通常被称为城市的“第二空间”,而通常看来,“第二空间”内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了地上空间。地铁线不仅是城市人出行的轨道,更写满了都市人的生活轨迹。最大化地利用地铁这样一个文化平台,在其中形成一个优质的文化空间,必将培养出城市的第二块文化沃土,也让地铁在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实现它的价值最大化。 3号线沿青岛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布置,在缓解中心城区南北向交通压力、引导城市南北向发展、拉动沿线商圈经济增长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服务城市交通之外,青岛地铁还对自己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岛地铁要打造的不只是一个新型交通工具,还要着力打造一个城市文化的窗口,要让地铁成为青岛这座城市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策源地和传播平台。 早在去年年初,青岛地铁就提出“文化地铁”品牌建设理念,今年年初,更是针对现有品牌建设现状及地铁集团未来发展趋势,正式提出要实现策划活动到经营品牌的转型。在此理念指引下,青岛地铁坚持将文化活动做到常态化,将精品文化活动做到系列化、品牌化,做到月月有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随时随地有服务乘客的文化设施。地铁英语角、地铁音乐厅、市民同乐会等,都已经形成了系列和品牌,定期在地铁渠道内上演。 【青岛地铁文化活动一览】 1.2016年4月间,与市文联、市画廊协会合作开展“诗画春天”活动,面向青岛地区画家征集反映春天景致的国画作品,并配以吟咏春天的古诗词,以“一诗配一画”的形式于地铁车厢框架进行展示。 2.2016年9月3日,“快地铁·慢生活”大型音乐快闪活动,在地铁3号线北段万年泉路站至李村站区间车厢及站台开展形式为民乐演奏、街舞表演、歌曲串烧的音乐接力快闪。。 3.2016年9月15日中秋节,“情满地铁 花好月圆”中秋诗会活动名家汇聚,吟诵了极具中秋韵味的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静夜思》等和地铁原创诗歌《地铁颂歌》。 4.2016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前后,“坐地铁=做公益”大型绿色出行活动,引导有车族参与到公共出行中。 5.2016年11月至12月间,“一线牵南北 全程若比邻”地铁原创诗歌及“地铁·遇见爱”地铁原创小说征集活动受到了岛城市民的热烈欢迎。 6.2016年12月11日,“幸福地铁,关爱从未止步”残疾人试乘活动,在彰显青岛地铁社会责任的同时,为“文化地铁”品牌建设中注入“温暖”的正能量。 7.2016年12月16日,“一线牵南北 同心迎开通”喜迎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市民同乐会,吸引了地铁员工、沿线社区居民、青岛专业演出团队的参与。 8.2016年12月25日,在地铁3号线五四广场站举办地铁英语角圣诞专场活动。 9.2017年2月14日,在地铁3号线五四广场站举办“2.14 地铁遇见爱”地铁音乐厅情人节专场演出。 10.2017年3月8日,在地铁3号线青岛北站举办“春暖地铁 巾帼风采”地铁音乐厅女神节专场活动。 11.2017年3月25日及4月1日,在地铁3号线李村站分别举办地铁音乐厅“歌尽桃花扇底风”中国风歌曲专场和“当年情”张国荣金曲专场。 12.2017年4月15日,在地铁3号线五四广场站举办地铁音乐厅“丽影君声”邓丽君专场。
- 最近发表
-
- 日本將於17日啟動第六輪核污染水排海 約排放7800噸
- 朱家安:若我能思考但不願意思考,那我到底是會思考還是不會思考?
- 【小說】《迷蛇記》選摘:就他的經驗來看,珂拉.西波恩表現出的喪夫之痛是最奇怪的一種
- Algorithm、Neural network、Cognition⋯⋯這些AI相關英文是什麼意思?
- 以旧换新“国补”安徽版细则出台_
- 暗黑辛辣重口味!略談兩齣台灣電影《哭悲》和《詭扯》
-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宣布爭取桃園市長提名,羅智強送花祝福、盼更多人投入「君子之爭」
- 【書評】《美國式正義》:「辛普森殺妻案」世紀大審判,此案首創「民間」對「公權力」鑑識的反駁
- 用法治“良方”破解小区治理难_
- Netflix Q1財報分析:訂戶銳減、股價大跌、前景黯淡,兩大殺手鐧有機會再推升用戶數量嗎?
- 随机阅读
-
- 出走的高管与一纸监管函:海富通基金陷多事之秋
- 【音樂】緬懷「國寶歌王」文夏:才華與成就超越當今任何天王歌手,卻不幸遇到戒嚴時代
- 「令和怪物」佐佐木朗希再投出8局無失分,無緣挑戰連兩場完全比賽
- 對比普亭一件外套40萬,澤倫斯基的200元橄欖綠棉T,隱喻烏克蘭以小搏大的精神
- “贴秋膘”要注意什么?
- 頓巴斯地區正式開戰,澤倫斯基:我們會戰鬥、不放棄屬於烏克蘭的任何東西
- 《我喜歡你的奇奇怪怪》:雖然不厭惡漂泊,但會記得開在家門前的花始終是最美的
- 誤信高薪廣告遭詐騙,16馬來西亞人成功逃離柬埔寨
- “京彩”寒假 快乐出行
- 【圖輯】「世界糧倉」烏克蘭遭戰火摧殘,農民感嘆「我們種下了小麥,但是它們長得出來嗎?」
- 《深叩孔孟》:孔孟認為友誼以道德為基礎,這與亞里斯多德可說是東西相輝映
- 《我已經夠努力了,你還要我怎麼樣?》:曾經多如牛毛的YOLO族都跑哪去了?
- 伊朗革命衛隊公布一款新型無人機
- 《九品脫》:利用水蛭放血這種療法行之千年,從頭痛到上吊窒息都適用
- 「自費物理治療」五個常見誤解:可以跟健保電療一起做嗎?女性治療師會不會力氣不夠?
- 【接地氣的現代詩】陳怡安〈山上那個來〉:「諧義雙關」書寫私密的月經體驗 vs. 父權的科學世界
- 课程拼凑无标准 “家庭教育指导师”亟须“被指导”
- 《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博物館應該同時作為「神殿」也是「論壇」
- 卡繆《卡里古拉》導讀:呼應世間的荒謬,究竟誰是那個操弄你我的卡里古拉?
- 微軟與Sony的遊戲訂閱服務大戰,XGP vs. PS Plus誰能勝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