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躁鬱症適合做「心理諮商」嗎?這三點可協助你判斷

文:Abi Im(經營有Podcast「小太陽照耀中」)

心理諮商給人的躁鬱症適諮商印象,常常是心理協助有個人躺在一個躺椅,然後有一個穿白色衣服、嗎這戴著眼鏡、判斷感覺很高深莫測的躁鬱症適諮商人,在你的心理協助旁邊問你問題和聽你講你的問題。想到就覺得怪怪的嗎這,不是判斷很自在。然而心理諮商真的躁鬱症適諮商是這麼一回事嗎?究竟躁鬱症是否適合心理諮商呢?

由於心理諮商是非常私密的一種服務,所以沒有心理諮商過的心理協助人,很難有機會知道那到底是嗎這什麼感覺?也很難判斷自己到底適不適合。

今天的判斷文章要透過整理我接受心理諮商7年的經驗,來教你判斷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心理諮商?如果你正覺得自己需要心理諮商,躁鬱症適諮商但始終沒有勇氣踏進那道令你不安、心理協助緊張又害怕的嗎這小房間(諮商室),或是你很想嘗試心理諮商的服務,但是不知道自己的狀況到底適不適合,那麼這篇文章就是為你寫的。

什麼是心理諮商?

在開始之前,先來看看下面這段影片。你可以看到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生什麼事,會看到心理諮商師和主角的互動,看完後你會對心理諮商多一點了解。

心理諮商是一個自我探索和成長的旅程,一切都必須有強烈的自發性,為什麼說強烈自發性呢?

1、你是自己的主人:因為如果不是你自己想要那個治療的結果發生,那麼不管心理諮商師盡了多大的努力,對你來說都沒有效果,成效會非常差,你們只會浪費彼此的時間。你是你自己的主人,除非你願意,沒有人能勉強你做你不喜歡的事。

2、過程很辛苦:真話來說,心理諮商是很辛苦的一個活動。因為你要不斷的,從過去的經驗中,去重新檢視自己的行為和思考模式,並且重新框架(Reframe)原本你的內心深信、但對你的生命沒有正面幫助的事。

這個過程,通常是很痛很痛,因為你要不斷的重覆去經驗那個令你痛苦的感覺,然後透過心理諮商師的引導,學習對那個創傷事件有新的想法。

重新框架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把一件事賦予新的意義。例如,從小到大20多年來,我一直深信我的爸爸對我家暴、討厭和我互動,是因為我不乖、我很醜、我不好,是我的問題,是我害的,是我的錯。所以過去我總是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連我都討厭我自己。

但在心理諮商的過程,我學習重新框架這些有毒的信念。我學習去看到事實是爸爸不懂得調適自己的情緒,所以總是使用暴力,爸爸不懂得怎麼和孩子相處,所以討厭和我互動。

心理諮商室長怎樣?

1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通常提供心理諮商服務的地方──也就是「諮商室」──為了讓你有安全感,他會佈置地看起來舒適,有時會放些可愛的布娃娃,也放些畫作。讓環境給人的感覺是舒服的,是為了解緩你緊張的心情。

然後由於希望給你安心的感覺,所以在空間上不會太過於空曠,通常是小小的一個空間。

躁鬱症適不適合做心理諮商?

躁鬱症適不適合做心理諮商呢?對於這個問題,有以下三個重要影響因素。

1、由專業人員判斷:躁鬱症的人適不適合心理諮商,是由心理諮商師和身心科醫師來判斷的,因為精神病患的心理諮商,算是心理治療的等級,心理諮商師要有臨床心理師的資格才能為你做心理治療。

2、要看你當時的病程狀況來決定:基本上,只要你願意學習面對,和處理自己的難題和困難,你就可以去心理諮商。但是如果對於躁鬱症的人,就不是隨時想要就可以,要看你現在的病程是什麼階段,還有你們要討論的是什麼類型的主題,和你們心理諮商的目標來決定。以我自己心理諮商7年的經驗來說,我在狀況穩定時,才能定期心理諮商。

3、討論的主題、目標和深度要客製化:當我發病時,我就不能談跟創傷經驗太相關的主題,或做太深度的探討。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處於發病的狀態時,我們的頭腦已經很難處理原來像雲霄飛車的情緒狀態。頭腦的負荷已經太重了,所以更沒辦法負荷在心理諮商時那種沒有麻醉藥的強烈痛苦。如果發病時期,在心理諮商時討論太深的創傷主題,反而會造成頭腦和身體更大的傷害,所以有經驗的諮商師,也會在這個部份特別小心。

但是一樣是case by case,當我發病時我的心理諮商師,反而會幫我從每週一次增加成每週兩次。因為那時,他把心理諮商的重點和目標,改為教我怎麼自我照顧(包括生理、心理及衛教)。因為他說他平時一週才只有一小時能陪伴我,幫助我。平時在生活中24小時可以陪伴我的人,是我自己;可以隨時照顧我的人也是我自己,所以他想教我學會照顧自己。我才不會只有在心理諮商的那一個小時能得到幫助,但在真正生活中又都是一灘爛泥巴。

所以討論的主題、目標和深度,也是考量你適不適合心理諮商的重點。

今天的文章主要是整理我的經驗,來為你說明什麼是心理諮商,還有說明躁鬱症適不適合做心理諮商。如果你沒有生病,或你是憂鬱症朋友,也可以當作參考。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