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碳酸饮料为何会异军突起
一瓶可乐值多少钱? 在便利店,为何它的军突标价是2.5元,但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疫情下它演化成“可乐本位”,碳酸有了一套兑换公式,饮料甚至有人每天分析可乐行情,为何发到业主群:1瓶可口可乐=3棵青菜=5个鸡蛋=2个五号电池=5卷卫生纸。军突 毫无疑问,疫情下封控生活中,碳酸可乐已不再只是饮料一瓶碳酸饮料,还被赋予了情感价值,为何这折射出疫情引发的军突心理、情绪和社交问题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这种一直被认为是“不健康”的饮品,销量居然大增。 2021年,可口可乐全年净营收为38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经典可口可乐单箱销量增长7%,全面赶超2019年,无糖可口可乐在2021年的单箱销量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对于可口可乐这样一家基数很大的公司而言,取得如此增长已经很夸张了。”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 可乐之外,整个饮料行业也实现了增长。咨询机构贝恩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四大领域中,饮料销售额一改2020年下降4.1%的颓势,取得了5.9%的增长。而在疫情之前,食品饮料的增长速度一直不及个人和家庭护理用品。 食品饮料营销专家于润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疫情对碳酸饮料的利好只是短暂的刺激,产品自身的创新,如无糖可乐、可口可乐的星光可乐等新品,以及品牌与消费者情感的高度关联,“这些才是可乐等碳酸饮料长销不衰的根本”。 上海疫情期间,曾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冲上热搜——“上海小区12罐可乐换出一个小超市”。 故事发生在2022年4月的浦东。一位小区业主拿出一箱可乐,放在楼栋大堂共享给邻居,开展了一场“以物易物”。没多久,可乐就换成了辣酱、牛奶、蔬菜水果,甚至几百元的化妆品。 可乐能成为食物链的顶端,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认为,可乐的需求普遍,而且在疫情期间,可乐被认为不是必需品,稀缺性比粮食蔬菜要强很多,同时,可乐本身包装便携,方便交换。 对于家住北京朝阳的张良而言,脑海中已默默留下了“疫情中,可乐约等于奢侈品”的印象。2022年4月底,刚一听到有确诊病例的风吹草动,他马上在电商平台下单两箱无糖可“疫情中,可乐约等于奢侈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华慈善总会回应“衡水桃城中学要求家长捐款”:正在核查
- 研究尿石素A等生物技術,瑞士新創公司逐漸成為「長生不老藥」的市場龍頭
- 柯文哲吃飯沒剩菜就不蓋廚餘處理廠?不尊重「她者」的生命經驗和專業能力,這才是問題核心
- 尼泊爾西部強震:印度新德里有感,房屋倒塌至少69死
- 广东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双过亿”,预期今年常住人口将恢复增长
- 國民黨「四大家族」獨漏雲林張家?民進黨此舉凸顯選戰重心轉向「國會過半」
- 《運氣心理學》:成功之前100%投資自己,劉在錫和比爾蓋茲都深諳的道理
- 一杯有靈魂的咖啡讓人超有感,Blue Bottle全靠「賦名策略」
- 优化营商环境|陕西汉中:聚力打造“最优服务”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探索年报精细化管理
- 唐吉訶德台中店11/9開幕:全新品牌「若櫻壽司」進駐,交通方式、樓層導覽一次看
- Netflix《PLUTO 冥王》:保留浦澤直樹的漫畫筆觸與配色,八小時步調緩慢、卻更符合漫畫的閱讀節奏
- 《等閒識得東風面》:美國在霸主地位面臨挑戰時採取損人以求利己政策,「終亦必亡而已矣!」
- 实现“桶餐到班”、提前自由点餐,北京中小学校园餐有了新变化
- 《蒼鷺與少年》的六個觀影小細節:若你在電影裡迷了路,別忘了跟著久石讓的琴聲走
- 澤倫斯基:以巴衝突正轉移國際對烏克蘭戰場的注意力,這是俄羅斯的目標
- 山根勇藏《臺灣民族性百談》:在濫用粗話這一方面,台灣女性絕對不會遜色於男性
- 一名聯合國工作人員在拉法遭槍擊受傷
- 徐春鶯爭議持續延燒:柯文哲控賴清德抹紅分裂社會,賴反控柯惱怒回應不可取
- 紅土場上的感動──那些棒球帶給我的力量
- 《美聯社》專訪彩色玻璃藝術家「水仙大師」:高捷美麗島站「光之穹頂」在我心中占獨特地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