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为“福利月饼”代言: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
制图/刘逸兴 数据据凤凰网等
曾经的福利月饼福利 现在皆无
网友黄先生: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人民日报月饼;七八月的降温费,一二月的为代烤火费;还有一年一度的单位年夜饭……曾经的福利,现在皆无呀。言反应该不知道假期中的腐不反职领导们看不看新闻啊。
网友风中追风:从没觉得人民日报这么接地气。工福青岛新闻网:不能矫枉过正。福利月饼不给基层员工发月饼,人民日报这种做法并没有完全领会中央的为代意图。公款送月饼,言反应该其实是腐不反职在用公共利益,去维护个人的工福人情关系圈,进而为权力寻租获取空间和机会,福利月饼打击这种幕后交易才是人民日报中央整风的真正目的。
不发月饼?超五成员工不能接受
近日,为代国内知名招聘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不少雇主调整中秋福利方案,现金和消费卡发放大幅减少,还有不少企业也取消了月饼发放。
对于取消中秋福利,特别是月饼发放,超过50%的被调查员工表示不能接受,还有四成左右的人则觉得“无所谓”。根据调查,今年对于公司中秋福利表示满意的员工不足20%。“给多少是一回事,哪怕只是一份月饼,也感觉公司想着我们,有种大家庭的感觉,但现在什么都没了,确实让人很失望。”
今年,中秋节前成都地铁和公交上极少看见拎着月饼回家的乘客了。
自中纪委发文,要求刹住中秋公款送月饼不正之风后,逢节送礼现象有了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职工的节日福利也没了。
于是,8日,中秋节当天,人民日报客户端发的一篇评论——《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传遍了网络和朋友圈,被网友点赞为《人民日报》最接地气文章。
反腐重拳下月饼返璞归真
十八大之后,逢节必令。去年中秋节前一个月的时候,官方曾在两周内连发三道禁令,狠刹中秋、国庆“双节送礼”。
今年依然延续了去年提前发文下令、打“预防针”的传统,目的就是让官员每逢佳节倍思“清”。
7月23日,新华社就发表题为“警惕公款送礼风隐形回潮”的时评文章;7月24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国家机关中秋、国庆节假日严禁送礼、宴请、旅游、发放财物;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趁早别再做“公款月饼”的梦》;同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还刊发“记者探访月饼市场”的长篇报道,探讨今年中秋礼品市场存在的诸多腐败隐患。
8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又开设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每周还点名通报违规案例。
重拳之下,反腐成果丰硕。同时,一些“变味”的高档月饼没有了市场。
今年中秋市场上最常见都是莲蓉、五仁等传统月饼,鲜见动则四五千元的鲍鱼、燕窝月饼和价值更高的黄金月饼,一些高档酒楼索性放弃了月饼业务。
往年家里月饼成堆,现在自己掏钱买饼。月饼回归食用本质,实质上是良好道德风气和正常社会秩序的回归。
人民日报:反腐是为增进公众福利
随着“月饼腐败”的被遏制,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
“给多少是一回事,哪怕只是一份月饼,也感觉公司想着我们,有种大家庭的感觉,但现在什么都没了,确实让人很失望。”节前,不少人抱怨“月饼去哪了”。特别是一些身在企事业单位,自认为没有特权、收入也一般的普通人。
本以为,抱怨声会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尾声而消逝。不过,中秋节当天,一篇文章回应了人们的抱怨,并火遍了微博和朋友圈。
它就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发的一篇评论《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福利,这绝不是中央反腐倡廉的本意……中央的八项规定,反的绝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一些单位中秋节的二斤简装月饼没了,甚至妇女节女职工的体检也没了。真是歪嘴和尚吹喇叭——经念歪了。”
文章还分析,一些执行者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少受伤或不受伤,还可以通过拿掉职工正常福利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更有甚者,想以此举诱发人们不满情绪,进而迟滞中央反腐步履。
文章最后观点“人们坚决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反对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职工应有福利的做法。反腐的最终目的之一,其实就是为了增进公众福利。服务于基层职工、低收入者的各种正常福利,在反腐过程中不仅不应缩减,发放的范围和数额,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扩大。应警惕‘歪嘴和尚’运用太极推手卸力打力、以其人之道反施他人之身的‘太极手法’,进一步采取措施,纠偏稳正,确保反腐倡廉的大力实施和顺利进行。”
该文被众多网友“点赞”。
区分发福利与滥发福利 “堵后门”时要“开前门”
关于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的讨论,引发热议。有人深有同感,狂赞“说得实在”、“说出了心声”。也有人担心,“四风”刚有收敛,滥发福利刚被遏制,强调这个问题,会否助长歪风?有共鸣也有期待,有甄别也有思考,关键要弄清楚:福利与腐利是不是一回事,发福利与滥发福利是不是一回事。
话题的热度让大家读懂民意,如何看待正常的职工福利,又如何防止腐利借福利之名滥发,需要清醒的认识,也需要明确的可操作细则。只有这样才可做到两个防止:既防止借给发福利之名行腐败之实,给贪腐留下一丝生存空间;也防止借反腐之名,挤占该有的保障,让普通职工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
如何区分并防止猫腻再生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湖南日报》表示,应接受并习惯“没福利的中秋”,自己买月饼更符合中秋的精神道统,贴近清风明月的意境。
《南方都市报》引述专家的话来解决这个问题,“堵后门”时要“开前门”,必须加快推进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斩断其黑色收入、取消灰色收入的同时,还是要保证合理的工资收入。
- 最近发表
-
- 山东济南:多举措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
- 【影評】《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當飯盒成為父親與女兒之間共有的世界
- 《股票作手回憶錄》:傑西李佛摩四起四落的經歷,幾乎涵蓋了交易者各種成和敗的主要特點
- 成為東協成員國,是東帝汶獨立20年來的未竟之路
- 宁夏石嘴山:构建信用监管格局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
- 後院頻失火:吉爾吉斯與塔吉克爆發激戰,俄羅斯緊急出面調解
- 【動畫】《今晚有貓伴身邊》、《PUI PUI天竺鼠車車》:可愛的中毒性!讓二次元柔軟動物療癒你的初秋
- 颱風軒嵐諾今入夜後影響最大,雙鐵動態、停班停課資訊一次看(不斷更新)
- #科创连连问【宋亚宸】
- 中國男星李易峰多次嫖娼被拘留,分析:栽在大數據掃黃,和行動支付有關
- 随机阅读
-
- 緬甸北部玉石礦區泥潭坍塌事故死亡者已升至32人
- 與青春期孩子談「戀愛」:該嚴格禁止還是坦然以對?身體界線與性方面的議題如何啟齒?
- 抹黑、架空、小圈圈⋯⋯這些「辦公室政治」相關英文該怎麼說?
- 水螅、水母都能夠接近永生,那為什麼人類會死亡?
- 清城区:全链条培育“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
-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引爆台灣民眾朝聖熱潮,在法國原版的展覽策劃了哪些內容?
- 歐盟的兩難:堅持一中政策又想深化對台關係,對台海兩岸都是「既依賴又怕受傷害」
- 法國民調:核能支持度飆升至75%,認為「可靠但危險」顯現內心矛盾
- 广西:春节期间餐饮、网购消费等投诉较为集中
- 若沒有鈴木敏夫圓融的手腕、德間康快的慧眼識英雄,就絕對沒有今天的吉卜力
- 杜書伍《打造將才基因》:一個人的成熟度夠不夠、火候深不深,可以從這四個指標評量
- 堅持參選桃園市長,民進黨中評會全票通過開除黨籍,鄭寶清:乞丐趕廟公
- 第一集:父女种花显温情,父亲病重藏秘密丨全国首部“年花”贺岁微短剧《父爱如兰 》
- 【關鍵專訪】拍謝少年 X 阿華師:為什麼在台灣,「百分之百」講台語好像是個奇怪的事?
- 《穀物之海》:1870年後美國廉價穀物和麵粉逐漸取代俄國,歐洲地產階級率先倒下
-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亞洲要塞(上):在台灣文化與集體記憶之間,抗衡法國視角與亞洲他國內容
- #科创连连问【宋亚宸】
- 【書評】三津田信三《如無頭作祟之物》:將推理與恐怖全都推演到底——當理性被證明以後,恐懼則迎來新生
- 探索章魚神秘的內心世界:身為章魚是什麼感覺?章魚是否存在多重自我?
- 菲總統小馬可仕出訪印尼,佐科威稱願加強菲印國防與經貿關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