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至成
近日一篇文章在網路上發酵,談媒體作者論題為「媒體的抄襲抄襲與改寫」,講述自己在其他網媒投書,與改遭到某網媒「大量參考」地改寫。寫開現自
我在閱讀完內文後不禁有感而發,始上事實也想聊聊自己對於「媒體的後發抄襲與改寫」的看法。
某網媒主管說:「媒體彼此改寫已是己成機器一個默契」。用「默契」來合理解釋「改寫」真的改寫有些噁心,或許,談媒體用「習慣」來形容還比較貼切。抄襲
「媒體彼此改寫已是與改一個習慣」。因為習慣有分好與壞,寫開現自但默契沒有。始上事實顯然的後發,改寫是己成機器個「壞習慣」。
為了避免違反著作權法的抄襲,記者們多會透過「借」的方式,相互流通新聞事實,再透過「換句話說」改寫出新的一篇報導。確實,改寫後的語句沒有抄襲之侵害,但是只要細看、研究,就可以發現新聞A跟新聞B、C、D、E、F……的內容近乎一樣。更扯的是,新聞報導的切入角度、撰寫手法也趨近一致。
事實是素材,但切入角度、手法是骨幹,你覺得有人的骨幹長的一樣的嗎?
新聞改寫真的是新聞界的壞習慣,改寫的人,永遠不知道那只花一眼所看到的事實,背後裡,他人是花了多少時間採訪、紀錄、整理,才能產出一篇全然真實的新聞報導(事實報導)。
只不過,現今資訊交換發達的年代,「事實」早就不值錢了。「速食化」的台灣主流媒體,造就大環境下的傳播環境非常糟糕,他人透過一手資料所撰寫的事實報導,可以讓一位沒有跑新聞的人,改寫出另一篇事實報導。
我自己正是就讀新聞系,在學時候,新聞改寫早發展蓬勃。我聽別人說「改寫新聞其實不是一件壞事,改寫新聞不僅可以訓練寫文章的邏輯能力,還可以跟業界接軌。」能跟業界接軌的原因,是因為「改寫」在許多台灣媒體是一個「職缺」,且是「大缺」。
於是,我就進去上班了。開始上班之後,我發現我十足變成了一位「事實改寫機器」。我被要求乖乖坐在辦公室裡,高效率的產出一篇又一篇的改寫新聞,而桌機的網頁瀏覽器就這樣開著:各式各樣的新聞。
我的任務是消化過新聞的既有事實後,產出一篇「文章語意近乎一模一樣,而文章語句要截然不同」的新聞報導。
就這樣工作了一陣子,菜鳥的我選擇離開。
我知道,「新聞改寫」是台灣媒體大環境下的「習慣」(應該要直呼壞習慣才是),所以我沒有批評。但我堅信,我的離開就是對新聞改寫的一種反抗。
還是學生的我,有理想、有抱負,不願成為「新聞產製機器」,我想要成為記者──精確點說,是會自己跑新聞的記者。
新聞存在的意義,當然是為了「撰寫事實」而存在;重要的是,這個事實一定是要「真實的」。若是「非真實」的事實傳播,正是近年假事實、假新聞招搖撞騙社會大眾的萬惡源頭。
記者透過採訪、觀察,真實可信的事實會被蒐集成新聞素材。有了素材之後,再透過整理、聯想、推理,讓事實與事實彼此之間拼接起來,這正是記者最重要的價值:新聞報導的切入角度、文筆功力。
可悲的是,台灣主流媒體的守門人角色,完全弱化了自身的判準,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喪失能力」。對於真實的追求,早已任由「已經存在的報導而採信」,正是現今「速食報導」的最佳寫照。事實來源,全然毫無價值。
在台灣主流媒體圈與社群軟體推文的演算法(標題先決、點閱先決),兩者相互融合下的結果,讓大家都感受到「歪風似乎已成定局」,就是逃不出來。
在我改寫文章的那段日子,我沒有跑新聞的新聞,也得以登上LINE Today的頭條版面。
那一天我一如往常,下班後搭捷運回家。下班時段就是LINE Today推播新聞的重要時間點,那時候我點進去看今天的推播新聞,第一時間反應是:「下標怎麼跟我剛剛寫完的新聞長好像!」於是,我點進去新聞內頁,發現真的是我剛剛改寫的新聞。
我先是大驚大喜,但後來漸漸感到慚愧。我著實不敢相信,透過改寫他人的真實事實,竟也能躍居「新聞頭版」,而且還不只一次。
傳播已經氾濫,當今時代「好內容」已不是媒體主管所要求「第一要務」,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產出有爆點的新聞」。
這不免歸咎於網路時代下的數位化。數位化,讓過往閱讀新聞的方式有了重大改變,不再需要傻傻等報紙「明日見報」,任何人,隨時隨地都能上網獲取新知。訊息的交流變得「立即且即時雙向」之後,傳播新知的速度就變得非常重要。
數位化帶來的影響還有「資訊爆炸」,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擁有「話語詮釋權」,為世界帶來不同的觀點(自己的觀點)。數位化伴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自然形成「每個人都是媒體」的奇觀。
當「每個人都是媒體」已經成為事實,就形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當代社會已經無須討論「是否真的登的上檯面」的傳播意義,只要夠好笑、夠勁爆、夠有內容,就有傳播意義,就有傳播的價值。
傳播早已氾濫。氾濫的傳播確實是當代新聞媒體的一大課題,追求速度還是追求內容,更是「新聞改寫」的主軸核心。透過改寫,媒體可以「快速且大量」的傳播,不過,大量與快速的優點並不是媒體對改寫新聞讚揚的最大原因,真正原因是因為「改寫幾乎不需要成本。」
「改寫新聞」的產生,讓媒體了解到,可以不需要出資派遣人員採訪、通勤,記者同樣可以產出「具有事實的新聞報導」。
透過改寫產生的新聞,仍然具有強烈的傳播價值。低成本的開銷,讓媒體嘗到甜頭後變本加厲,只要事實存在,改寫必然存在。
世道本是如此,讀了新聞系這4年下來,台灣媒體大環境仍舊如此。但是個人真心認為無須對此失望而卻步,甚至不願踏入媒體業,因為在主流媒體之外,台灣仍有不少媒體秉持著獨到、紮實的態度產製新聞。
林照真老師說過:
「惡劣的新聞處境裡,新聞記者不應以『離開新聞界』做為改革媒體的第一步。新聞記者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在媒體內好好『活著』,絕不輕言離開。」
縱使媒體環境再怎麼惡劣,發揮傳播的關鍵角色依然是「媒體」,加上傳播氾濫的態勢只會更加氾濫的情況下,「離開媒體圈」的決定完全無助於媒體圈,在圈子裡,才能夠進行改革。
願,每一位以記者為志業的記者們,先待在媒體圈裡站穩;再透過「自己在媒體的影響力」一步步地改革。正因為你是一位記者,才能夠重新定義當代台灣社會媒體的環境,以及對於「好新聞」、「壞新聞」的定義。
就算再怎麼對媒體失望,仍要相信著手行動,才能帶來真的改變。
延伸閱讀
- 自媒體時代,身為「庶民」的我們更需要媒體識讀
- 媒體要生存,在廣告和訂閱制以外有第三條路嗎?
- 媒體除了報「確診人數」還有什麼功能?看丹麥公視與英國BBC怎麼做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