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療傷之旅——與你一起經歷喪親之痛》:解開有關哀悼的迷思

縱然社會思想日益開放,但普遍對於失喪及死亡的療傷事情仍然諸多避諱,人們傾向將憂傷隱藏,旅之痛繼而導致喪親者產生種種對哀傷不正確的與起有關想法或迷思,例如常見的經歷解開有:

「時間會沖淡哀傷,無須刻意照顧自己的喪親思情緒。」

表面看來這也許是哀悼對的,但事實上哀傷若夾雜着恐懼、憤怒、療傷內疚等情緒,旅之痛沒有得到處理,與起有關會轉變成妨礙喪親者日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經歷解開阻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喪親思

「摯愛已去了天堂(或淨土),哀悼所以我不應難過。」

雖然在信仰上亡者已得到安頓,但你的悲傷可能來自對他/她的不捨,又或後悔沒有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時間。縱使喪親者藉着宗教的信念會獲得安慰,但難過的感覺不會一下子消失,故須予以尊重,不應批評。

「我哀慟的程度格外猛烈,時間特別長,這可能是我過分脆弱或心理有問題。」

哀慟的程度與時間因人而異,會受喪親者與亡者的關係、喪親者個人的經歷、亡者的臨終情況等影響,因此沒有「正常」的程度或時間。

「如果我在喪親後很快便重新投入日常生活軌跡,這表示自己冷血,別人亦會認為我不夠愛亡者。」

一如前述,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評論他人,更不應以他人的標準去評論自己。一切依從內心的意向以及身體感覺行事,不需理會他人。

「我想我完全過渡哀傷期的了,只要人們不在我面前提起逝者就可以了。」

我們不需刻意埋藏對亡者的記憶,或逃避觸碰關於亡者的話題。因為有時候透過其他人口中可以知道更多關於亡者的生活逸事、被欣賞的地方、為他人帶來的影響,我們可以藉此更立體認識我們的摯愛。因着亡者真真正正存活於人們心中的憑證,聽着聽着我們反而會得到安慰。若別人提起亡者時你仍會產生強烈不適的反應,這表示你需要多一點時間去哀悼,不需勉強自己盡快裝作沒事一樣。

「面對喪親,忙碌就是最佳的止痛劑。」

喪親者很多時刻意令自己忙碌,如打掃家居、加班工作,盡可能不讓自己安靜下來,來逃避哀傷。但忙碌顯然只是暫時有效的方法。忙碌過後,會更感空虛。相反,給自己多一點空間,好好照顧自己,痛苦較容易慢慢消減。

「亡者不希望我太過傷心。」

這顯然是真的,但你不需因此而壓抑悲傷,因悲傷是自然的,你與其聽從亡者,不如聆聽自己的需要。

「我在孩子面前流露哀傷,會令他們手足無措。」

若果你壓抑哀傷,反而給孩子示範:哀傷是不好的。倒不如跟他們分享你的感受,也容許他們與你一同表達哀傷,悼念亡者,這樣你與孩子的關係會更加密切。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療傷之旅——與你一起經歷喪親之痛》(增訂版),蜂鳥出版

療傷之旅_3DCOVER圖片來源:蜂鳥出版

書名:療傷之旅——與你一起經歷喪親之痛(增訂版)
作者:黃慧英
出版社:蜂鳥出版

  • 本書初版於2015年推出,一直備受生死教育界及哀傷輔導工作者推薦,絕版至今在廣大支持下重新推出增訂版
  • 增訂版除了新增全新篇幅探討失胎的傷痛及疫情下的死亡外,亦加入由伍桂麟先生撰寫的實用資訊

內容簡介:

死亡,對於某些人而言是結束;
對於身邊人卻是一個開始——失去的開始。

接受失去、過渡悲傷、重新出發,
當中需要經歷多少的情緒來襲和多大的思想衝擊?

長年推廣生死教育、現時從事創傷治療及哲學輔導工作的黃慧英教授,將喪親者會經歷的生理、心理、思想、行為等的變化一一解構,並提供實用的療癒建議,陪伴當事人逐步走出摯愛之死的陰霾。

長路漫漫,可幸仍然有人同行。

作者簡介:

黃慧英

從事哲學教育30年,曾任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香港生死教育學會副會長。2002年開辦「生死學」課程,至2020年退休;亦為香港大學持續進修學院開設「死生之念」、「生死之思」等證書課程,向社會大眾推廣生死教育。近年從事創傷治療及哲學輔導工作。

相關書摘:

  • 做個貼心同行者的要點
  • 彈性哀悼期的重要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