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安倍晉三大戰略》賴怡忠:安倍晉三給日本的戰略遺產,與未竟全功的日台關係

文:賴怡忠(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

安倍給日本的安倍戰略遺產與日台關係

相信各位看到後來,應該都跟我一樣對這本《安倍晉三大戰略》讚服不已。晉大竟全作者並不只是戰略忠安戰略談論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外交戰略的內容與功過,而是賴怡從日本戰略思潮的歷史辯證過程,以及在這些時間日本國內外環境的倍晉本變化,以四度時空方式建構出安倍晉三的給日功的關係日本外交戰略的特色與內外影響,其在日本外交的遺產與發展歷程上扮演了什麼角色,又給了後世什麼樣的日台戰略遺產,並讓日本取得什麼樣的安倍國際位置。

作者最後總結出安倍是晉大竟全讓日本走出戰後的吉田茂體制,打造出新的戰略忠安戰略日本國益共識,並讓日本重新取得亞洲,賴怡甚至是倍晉本全球戰略領導者的角色。本書除了讓我們跟著作者重新認識安倍,給日功的關係並對安倍的遺產與成就有另一番體認外,也在閱讀過程見識到作者豐富的理論學養,與對外交實踐強大的操作能量,以及對「日本性」的歷史掌握。相信不少人會與我一樣,發現閱讀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知識探索過程。

安倍對日本的戰略遺產:改變對中戰略、印太構想、價值外交

誠如作者在本書的總結, 安倍晉三讓日本從吉田茂體制走出來,以一個更主動積極的角色提出印太區域秩序的看法,並在美國深陷戰略退縮與內部社會極化之時,一肩扛起了在亞太區域維護開放、自由與民主價值為依歸的區域秩序,甚至更提出印太戰略,領導了美國與其他國家在這個區域的戰略議程。

就一個位於日本周邊,且與日本「共享價值」還是最親近鄰居的台灣而言,安倍給日本戰略遺產最有感受的有三點,分別是日本修正其對中戰略、日本提出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構想、與日本強調以民主價值為判斷基準的外交路線。其對台灣的內部、日台關係、以及台灣所處的區域環境,都具深遠影響。

誠如作者所言,在美國於二〇一七年國安戰略宣示改變過去四十年的對中政策前,日本在安倍於二〇一三年上任後已經開始將其與中關係定位為競爭關係。安倍在二〇一三到二〇一七年初這段期間,剛好是歐巴馬第二任期,原國務卿希拉蕊及亞太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主導的重返亞洲(pivot toward Asia),在歐巴馬第二任時被修正為再平衡(rebalance),繼任希拉蕊任國務卿的約翰凱瑞,更是主張美國對亞洲的外交政策就是經濟政策。

歐巴馬第二任期時主要在煩惱伊拉克撤軍與後的伊斯蘭國問題,北韓核武發展更佔據了其亞洲注意力的大部分,唯一在亞太的正向議程就剩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安倍對中採競爭的策略,歐巴馬根本毫無興趣。所幸二〇一三到二〇一四年在澳大利亞與印度的選舉結果,讓與安倍想法相近的意識形態盟友出面執政,安倍也找到願意傾聽其戰略構想的對象。因此當安倍再度將其五年前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主張提出時,是澳大利亞與印度先於美國在支持安倍構想。這也是印太戰略的起始點是在亞洲,不是在美國出現的原因。

安倍利用機會在川普剛選上時積極遊說川普及其團隊,讓美國接受安倍的印太戰略。但與其說美國接受這個印太戰略是安倍的個人魅力,還不如說在安倍前往紐約試圖推銷其構想時,包括澳大利亞與印度早已相當程度接受了安倍的印太主張,當美國在印太的幾個主要盟友對於區域戰略的口徑一致時,會更容易使美國接受這樣的想法。這是為何澳大利亞學者羅瑞.梅德卡夫那本描述印太戰略發展過程的《印太競逐》一書中,是用日本安倍首相與印度總理莫迪的火車會,而不是美國國安戰略的出場,作為印太戰略在此區域成為共識的起點。

值得注意的是,原先為面對中國而提出的印太戰略,之後演變為建構區域秩序的倡議,使得印太戰略超越了具針對性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讓這個印太戰略獲得更多區域國家的關注,之後甚至外溢到歐洲,促使歐洲國家及歐盟也思考要建構印太戰略。這個過程也讓歐洲國家對亞太區域的關注視角不再被中國支配。使得包括台灣在內等過去被中國陰影覆蓋而得不到關注的國家,取得被關注空間。

安倍將日本對中政策態度轉變為要積極與中國競爭,而為了有效與中國競爭,必須建立在堅實的日美同盟基礎上,日美同盟因此被賦予極為不同的角色。在吉田茂教條下,日美同盟是日本的安全保障之所在,但日本的亞洲政策還是盡量獨立於對美關係,以此做為日本發揮自我意識與建立區域定位的場域。在冷戰到後冷戰初期的日本外交辯論,之所以常出現日中關係與日美同盟相對權重的爭論,與這樣的心理因素有關。

透過高舉日中關係來彰顯日本在美日同盟之外依然具有獨立外交作為,是在這段間在聲稱日本存在自主路線,不完全倚賴於美國的重要例證。但安倍的做法則是在過去被視為戰略少數派的海洋戰略現實主義之上(依循高阪正堯、岡崎久彥等的傳統),明確的採取美日同盟為主軸,並以之衡量對中政策的戰略操作,不同於將日美中視為等距或不等距三邊關係的傳統視角。安倍將對中政策做為日美同盟之下的派生策略,並把日美中關係以美日同盟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處理,不是日美中三邊關係。

安倍讓日本與美國站在明確一方以面對中國的結果,使得日本在台海議題出現存在感。在台海議題上,日本身影隱然出現在美國之後,而過去的美中台三邊關係,也逐漸滑向美日同盟─中─台的關係,將過去美中台、日中台兩個不同的三角關係整合在一起。證諸二〇一八以來美國把對中競爭成為王道之外交策略的發展過程,我們看到安倍不僅先讓美國接受安倍版的印太戰略,也透過日本對美日同盟的影響,促使美國積極擁抱對中戰略競爭的選項,之後更透過美日緊密的合作,影響到二〇一八之後的台海戰略方程式,開啟了二〇二一後的台海安全國際化議程。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