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COP28氣候大會將於本週登場,巴黎由於在氣候融資等多項議題各方歧見不小,氣候氣候氣候專家羅列10項攸關達成氣候目標要務的協定項恐預判,若滿分為10分,首次則本屆大會取得成果期望值不到4分。盤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合國簡稱聯合國氣候大會)將於11月30日到12月12日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登場,大會登場本屆氣候峰會將是目標對達標《巴黎氣候協定》努力的首次盤點。
全球近200國於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Paris 難獲Agreement)同意致力降低暖化,讓本世紀結束前的突破氣溫增幅相較工業化前不超過攝氏2度,力求壓在1.5度以內,巴黎因而有所謂2度或1.5度的氣候氣候氣候「氣候目標」。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一篇由負責全球政策主編卡明(Victoria Cuming)撰寫的協定項恐分析指出,對實現巴黎協定極其重要的首次10項要務的進展,若以0到10、盤點滿分10分衡量,各分項分數均偏低,整體平均連4分都不到。
這10項要務與分數為:
- 達成攝氏1.5度氣候目標的2030年進程,1分;
- 有效的全球進度盤點,3分;
- 達成逐步汰除化石燃料,4分;
- 達成能源轉型包裹協議,6分;
- 詳加調整各項目標計畫,4分。
- 達成2025年調整財政目標,5分;
- 富國允供的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6分;
- 讓災損援助款機制上路,3分;
- 達成新的財政目標,4分;
- 確立有效減排與碳權機制,3分。
分析指出,與會各締約方很可能迴避承諾淘汰化石燃料,改以更模糊的「逐步減少」甚至連承諾都提不出。
《法新社》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表示,富裕國家可能已於去(2022)年達標每年向窮國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比原本承諾時間遲到兩年,且僅是「廣泛需求」的一小部分。
OECD負有監測這項承諾落實的任務,這筆資金是幫助開發中國家能源轉型、強化應對氣候加速變遷。
富裕國家2009年承諾,到2020年底前每年拿出1000億美元。OECD的最新數據指出,富裕國家2021年資助金額來到896億美元。
OECD秘書長柯曼(Mathias Cormann)在最新報告的序言中寫道:「根據尚待完整核實的初步資料,這一目標可能終於在2022年達成。」
但柯曼也說,專家們預估到2025年底時開發中國家所需的應對氣候投資款項約為每年1兆美元,到2026至2030年間會攀升為每年約2.4兆美元,顯示就算富國達標,也是杯水車薪。
另一方面,歐盟負責氣候政策的執委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富裕國家幫助新興經濟體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性資金,出資者的標準不應取決於30年前,中國如今也該出錢。
胡克斯特拉20日向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說:「我們不能僅根據已開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劃分來籌錢,這種劃分1992年時可能合理,今則不然。」
由於這項資金是專為特別易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國家,外界對於中國的角色究竟屬出資方或受益方,出現不同看法。
歐盟希望北京當局成為出錢方,而不是拿貸款和補助金的受益國。
COP28的談判基礎是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目的是讓世界擺脫化石燃料依賴。
但自1992年以來的30年,若以人民幣計算則中國經濟規模已擴大逾60倍,目前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新聞來源
- COP28將登場 達成氣候目標10要項恐難獲突破(中央社)
延伸閱讀
- COP28聯合國氣候大會11/30登場,各方目標與潛在弔詭之處一次看
- 兩年前COP26峰會後全球化石燃料補貼不減反增,各國作法一次看
- COP28聯合國氣候大會11/30登場,各國淨零排放期程一次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